【正文】
? 切割體 ——基本體被平面截切后的部分。 三、 圓 球 球面 ——半圓繞其直徑為軸線回轉(zhuǎn)一周而成。 (n) 作圖 : 二、圓錐 圓錐面 ——一直線繞與它相交的軸線回轉(zhuǎn)而成。 (a) 圓柱 (b) 圓錐 (c) 圓球 (d) 圓環(huán) 一、圓柱 圓柱面 ——一直線繞與它平行的軸線回轉(zhuǎn)而成。 ——如果點(diǎn)或直線在一般位置平面內(nèi) ,則需過已知點(diǎn)的一個(gè)投影 作輔助線 ,求出其他投影。 a b c s a (c) b s b39。 s a b c (c) a b s O Z X 已知棱面 SAB上點(diǎn) M的正面投影 m39。 O (c) (a) 直觀圖 (b) 投影圖 a b a′ b′ c′ c a (c) b 圖 3–3 正 三棱錐 的投影 s s s′ A S C B a39。 1. 棱錐的投影 分析 :正三棱錐 由底面和三個(gè)側(cè)棱面組成。 (b) 投影圖 m (a) 直觀圖 a(d) b(c) a′ d′ b′ c′ m a d b c M A B D C m a(d) b(c) a′ d′ b′ c′ m39。 正棱柱 ——頂面和底面為正多邊形的直棱柱。 ?平面立體側(cè)表面的交線稱為 棱線 。 . 167。 。 167。 棱臺(tái) 棱柱 棱錐 ?繪制平面立體的投影,即是繪制平面立體上所有平面的投影,也就是繪制平面立體上各平面間的交線 (棱線 )和各頂點(diǎn) (棱線的交點(diǎn) )的投影。 (a) 直觀圖 (b) 投影圖 圖 3–2 正六棱柱的投影 x y z 由于棱柱的 表面都是平面 ,所以在棱柱的表面上取點(diǎn)與在平面上取點(diǎn) 的方法相同。 (3)在平面立體的每一投影中,外形輪廓線內(nèi),若多條棱線交于一點(diǎn),且 交點(diǎn)可見 ,則這些 棱線均可見 ,否則均不可見。左、右側(cè)棱面是 一般位置平面 ,在三個(gè)投影面上的投影為 類似形 。 b39。 2. 棱錐表面上點(diǎn)的投影 采用什么方法? 平面上取點(diǎn)法 (a) 直觀圖 (b) 投影圖 m ? m ? m ? M n (n ?) n ? m 作圖方法 1 m m ? m ? m (a) 直觀圖 (b) 投影圖 作圖方法 2 注意: 分清直線所在表面,求出與所有棱線的交點(diǎn)。 c39。 ?一動(dòng)線繞一定線回轉(zhuǎn)一周后形成的曲面稱為 回轉(zhuǎn)面 。 轉(zhuǎn)向輪廓線 作圓柱投影圖 圓柱的投影特性 : ? 回轉(zhuǎn)軸線用點(diǎn)畫線表示; ? 水平投影積聚為一圓; ? 正面投影和側(cè)面投影均為矩形。 作圓錐投影圖 圓錐的投影特性 : ? 回轉(zhuǎn)軸線用點(diǎn)畫線表示; ? 水平投影為一圓(底面輪廓線),無積聚性; ? 正面投影和側(cè)面投影為相同的等腰三角形。 已知球面上點(diǎn) A的正面投影,求水平投影和側(cè)面投影。 ? 截交線 ——截平面與立體表面的交線。 (a) 題圖 p39。) 4 4 139。 339。 339。 (2) 作圖 : ① 作圓柱體的三視圖。 ③ 作一般點(diǎn) Ⅴ 、 Ⅵ 、 Ⅶ 、 Ⅷ 的投影。 (339。 (c) 139。 解: (1) 形體分析與投影分析。 (2) 作圖: ① 找特殊點(diǎn) Ⅰ 、 Ⅱ 、 Ⅲ 的側(cè)面投影和正面投影。 圖 3–23 平面與球面交線的基本作圖 [例 37] 畫出立體的投影。 相貫線 ——相交立體表面的交線。 139。 (3) 相貫線的簡(jiǎn)化畫法 圖 3–29 相貫線的簡(jiǎn)化畫法 圓柱直徑相對(duì)大小的變化對(duì)相貫線的影響如下圖所示。 339。) Ⅵ Ⅶ Ⅷ L R R L ③ 判別可見性,光滑連線 ,完成作圖。 2. 作圖要領(lǐng) (1) 作圖開始之前,對(duì)相貫線的形狀、投影特征有個(gè)初步 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