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課堂上與孩子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短短三天的學習,收獲頗多,真是“聽君一席講座,勝讀十年書”,返校之后,細細反思:我們應該向專家學什么?怎么做?如何把自己的感受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呢,俗話說的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⑦回顧過程,總結學習方法。朱老師開玩笑得說:當然你的課堂你作主!聽了朱老師的案例分析,總體上說,我認為可以嘗試在新授課時不復習的課多一些,復習的新授課相對少一些,這樣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去嘗試解決問題,這對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是有好處的,對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是有益的。因為復習的內容是針對著豎式計算的方法或者是對242+2410這類方法的,而對其他的方法可能是無利的,甚至可能是有弊的。朱樂平老師就“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帶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yǎng)成現(xiàn)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xiàn),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發(fā)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于擔當?shù)娜恕W灾靼l(fā)展,重在強調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發(fā)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成就出彩人生,發(fā)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一)文化基礎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在12月中旬,我有幸和兄弟學校的教師,一行15人,一起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去了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參加了“千課萬人”第二屆小學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八大核心”與課堂落實專題研討會的活動,這是一個邀請函里都會夾著千紙鶴的培訓,一個課間音樂都會連成篇章的培訓,浪漫和嚴謹奇妙地組合在了一起,將近三天的專家講座,讓我們仿佛經(jīng)歷了一場頭腦風暴,品嘗了一桌豐盛的滿漢全席。2016年9月13日上午,北師大舉行了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成果發(fā)布會。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xiàn)。主要是學生在認識自我、發(fā)展身心、規(guī)劃人生等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主要是學生在日?;顒?、問題解決、適應挑戰(zhàn)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行為表現(xiàn)。或者用2426,2434。不復習就是不想限制學生的思路,希望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從多種角度嘗試去解決問題。④小組交流,相互取長補短?!稊?shù)學課程標準》所提及的10個核心概念:數(shù)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shù)據(jù)分析、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最后一段話我們共勉)用溫暖的目光迎接孩子,用真情給孩子的生命涂上愛的底色。27日上午,三位浙江省的專家分別執(zhí)教了《千以內數(shù)的認識》、《年、月、日》、《認識負數(shù)》三節(jié)概念課,向所有在場老師展示了數(shù)學概念課的不同設計、不同教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駱雙老師教學的《周長》讓學生自己量腰圍的活動非常有趣,既幫助學生深切體會周長的概念,又創(chuàng)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那種愉快的學習課堂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老師。時長兩天半的聽課活動已告一段落,非常慶幸自己有這樣的機會去聽這些名師的課,作為一個年輕教師,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還太弱,需要多加努力學習,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教學上有所突破。領略名師風采,并從中汲取經(jīng)驗。他極富創(chuàng)意地將“看到的”與“想到的”對應起來,甚至由此將文章改編成一篇詩歌,引導孩子通過師生合作朗讀得有聲有色,聲情并茂?,F(xiàn)在我的定義是聽大師的課是百聽不厭的,即使同樣的課再聽一遍,也會津津有味,沉浸于大師們的舉手投足,沉迷于他們在課堂間行云流水的姿態(tài)。徐瑾老師的課堂《I can get one apple》讓我深深為她的教學設計折服。讓學生帶著Who? When? Where? 3W的問題預測任務型教學將學生帶入了新課學習。閱讀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回答問題、做選擇題、填空等。面對孩子們踴躍舉手發(fā)言的情形,他極其真誠的贊美他們:you’re so smart very good等等,讓我們明白雖然好孩子不一定是夸出來的,但是給予他們必要地贊美必要的鼓勵很重要,因為小學階段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不來大師們精妙的教學設計,他們的課堂如行云流水,給人以“水到渠成”之感,常常會使我們眼前一亮,豁然開朗。整堂課,虞老師在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朗讀中,讓學生反復認識的是:“這就是英雄本色,這才是壯士情懷。張老師的這堂課不但實現(xiàn)了閱讀能力,更提升了理性思辨。王崧舟老師用“一課兩上”的方式執(zhí)教《與象共舞》,實在精彩!最吸引我的是王大師的語言魅力。而祖慶老師他側重的是學習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對比閱讀,注重學生寫作方法的培養(yǎng)。一句話,他們是智者。一路風塵,不虛此行。本課的閱讀材料,她用rhyme的形式,時尚的節(jié)奏讀出。在操練階段,教師并沒有停止對學生的知識的細微滲透,而是選取了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