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間段,分別是較長的分裂間期 (A ~ B 、 C ~ D 、 E ~ F)和較短的分裂期 (B ~ C 、 D ~ E 、 F ~ G) 。 末期:兩消兩現(xiàn)重開始 ( 兩消:紡錘體消失,染色體變染色質;兩現(xiàn):核膜、核仁重新出現(xiàn) ) 。 ① 細胞分裂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中心體的不一定是動物細胞,低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分裂期紡錘體的形成也與中心體有關。用紙巾把它們吸干,用塑料刀把瓊脂塊切成兩半。 (2 ) 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著色。 ④ 染色:主要是使染色體著色。特別注意觀察各時期細胞內染色體的變化,細胞分裂各期常要在幾個視野里才能找全。 考點一 、 生物體的生長 、 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例 1. ( 2 0 1 3 濟南練習 ) 科學家用含15N 的硝酸鹽作為標記物浸泡蠶豆幼苗,追蹤蠶豆根尖細胞的分裂情況,得到蠶豆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連續(xù)分裂的數(shù)據如下,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在蠶豆根尖細胞分裂過程中活動旺盛 B .蠶豆根尖細胞的 DNA 分子結構穩(wěn)定性最低的時期有 0 ~ 2 h 、1 9 . 3 ~ 2 1 . 3 h 、 3 8 . 6 ~ 4 0 . 6 h C .一個細胞周期可以用 0 ~ 1 9 . 3 h 、 1 9 . 3 ~ 3 8 . 6 h 來表示 D .蠶豆根尖細胞分裂的一個細胞周期為 1 9 . 3 h 解析: 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上一次細胞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細胞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間期經歷時 間長,分裂期經歷時間短。丙尚未分裂為 2 個子細胞,所以細胞內有 8 條染色體,乙圖中僅有 4 條染色體,甲圖中有 4 條染色體,丁圖中著絲點分開,姐妹染色單體消失。丙中的部分細胞會隨著著絲點的分開而出現(xiàn)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如果將 DNA 的復制阻斷,則會導致甲細胞數(shù)增多,而乙、丙細胞數(shù)相對減少。 跟蹤訓練 1 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一植物細胞,其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和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的比為 ( ) A . 1 ∶ 2 ∶ 4 B . 1 ∶ 1 ∶ 2 C . 1 ∶ 4 ∶ 2 D . 2 ∶ 2 ∶ 1 【答案】 A 【解析】 解此題有兩個注意事項:一是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的特殊性,即染色體已經復制,而著絲點尚未分裂;二是染色體 ( 染色質 ) 復制后,染色體數(shù)目不變, DNA 分子數(shù)目加倍,形成姐妹染色單體,此時的一條染色體有兩條染色單體和兩個 DNA 分子,一個 DNA 分子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組成,故此時的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和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的比為1 ∶ 2 ∶ 4 。 (3) 在做 C 組實驗時,應選擇圖甲 ________ ( 填編號 ) 處細胞為材料。 (4) 根據曲線圖判斷, a 、c 兩個時期 m R N A 的含量高,是轉錄旺盛的時期, RNA 聚合酶催化 mRNA 的合成; e 時期植物細胞分裂為兩個子細胞,赤道板位置形成細胞板,進而形成細胞壁,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①→② 為 DNA 復制,發(fā)生在分裂間期, ②→③ 為染色質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體,發(fā)生在分裂前期。 【預測演練】 下圖是同一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據圖分析可作出的判斷是 ( ) A .圖 ①②③④ 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 B .若按分裂的先后順序排列,應為 ①→④→③→② C .該種生物的葉肉細胞中共含有 6 個 DNA 分子 D .圖 ③ 過程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答案】 B 【解析】 細胞周期應該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葉肉細胞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 DNA ;在有絲分裂時沒有基因重組。 通過設計表格和繪制曲線,實現(xiàn)文字語言與其他生物學語言的轉換,提高圖文、圖表轉換能力。 a .視野選擇不合適 b .取材時間不合適 c .制片時壓片力量不合適 d .解離時間不合適 ( 4 ) 研究洋蔥根尖處于有絲分裂各階段細胞核中 D N A 和細胞質中 m R N A 的含量變化,獲得如圖丙所示曲線。 長春一次調研 ) 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速度主要取決于 ( ) A .細胞的體積 B .細胞的表面積 C .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 D .細胞分裂的快慢 解析 通過探究實驗可以看出,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越大,越有利于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反之,這個比例越小,越不利于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 黑龍江牡丹江 模擬 ) 下圖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運動。 例 3. (2022 答案: D 考點 三 、 有絲分裂過程中相關結構和數(shù)據的規(guī)律性變化 例 1. ( 2 0 1 3 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細胞的核質比和細胞內物質的交換是制約細胞體積大小的三個方面的因素。 4 .注意問題: ( 1 ) 臨時裝片的制作分為五步: ① 取材 →② 解離 → ③ 漂洗→④ 染色 →⑤ 壓片,順序不能顛倒。 m L- 1龍膽紫溶液、醋酸洋紅液等 ) 染色 3 ~ 5 mi n 。 2 .實驗材料:洋蔥 ( 可用蔥、蒜代替 ) 。記錄測量結果 應避免 N a O H與皮膚和眼睛等接觸。 ③ 區(qū)分動、植物有絲分裂最可靠的方法 —— 子細胞形成方式。染色體 變化規(guī)律相同:分裂間期染色體復制,然后 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 10 . 圖像: (1 ) 動物細胞一般畫成圓形,外面代表細胞膜,植物細胞一般畫成長方形,外面代表細胞壁。 ② 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組織,其細胞周期長短不同。 細胞核 紡錘絲 染色體 蛙的紅細胞 溫馨提示 雖然無絲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但 DNA 也需復制并平均分配。 ( 2) 起止點: 從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