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回顧、導入(3分)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實驗證明:聲音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物體的振動。同時我們還知道可以用,高低、強弱(大小)來描述聲音的特點和變化。今天我們就來探索“聲音變化”的秘密。(出示課題:聲音的變化。)二、觀察比較聲音強弱(大小)的變化(12分)1、下面我們做個拍手游戲,你們想做么?先來聽聽我拍手的聲音有什么特點?(聲音由弱
2024-11-19 22:44
【摘要】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1、身體的結構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人體根據(jù)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jù)做事情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人體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到,內部的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觀察到。過程與方法:能夠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了解身體內部的結構。能夠根據(jù)觀察目的的不
2024-12-08 08:45
【摘要】《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及每個器官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體內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2、了解食道、胃、小腸等消化器官的特征和功能。二、教學重點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
2024-11-30 14:46
【摘要】云的觀測【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過程與方法: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jù)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對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歷”中關于云的觀察。【教學重點】根
2024-11-20 03:18
【摘要】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教學目標】科學概念: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過程與方法: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fā)生和不發(fā)生時的不同現(xiàn)象;能從多個物體發(fā)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xiàn)象。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tài)度【
【摘要】身體的結構(精備—小學科學研修班南田鎮(zhèn)小公開課教案)一、課時安排:一課時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人體根據(jù)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jù)功能的不同人體還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人體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內部的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觀察。過程與方法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了解身體內部的結構。根據(jù)觀
2024-11-20 03:16
【摘要】《聲音的變化》教學設計喻伯軍版本:教科版四上《聲音》單元為什么選擇這個內容進行教學?1、聲音的強弱和高低兩個概念,學生、成人都很容易搞混,這對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有很大的制約。2、這個內容的教學不容易,平常教學中往往走向太深,學生搞不懂。對小學四年級學生而言,聲音的高低與頻率的關系,很難用普通的觀察方法得到,也不容易理解。因此
【摘要】液體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初步感知和認識溶解現(xiàn)象可以發(fā)生在多種狀態(tài)的物質之間(液體和固體,液體和液體,液體和氣體);過程與方法:能借助實驗進一步觀察多種物質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根據(jù)溶解的主要特征區(qū)分一些常見的溶解現(xiàn)象。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觀察、交流中,將看到的新的“溶解”現(xiàn)象與已知的作比較,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探究
2024-11-30 14:50
【摘要】《身體的結構》教學設計執(zhí)教老師: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陳曉紅指導教師:福建省龍巖市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陳建光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洪文龍教材分析:《身體的結構》是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上冊“我們的身體”單元第一課。本課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組織學生在觀察與體驗中認識身體外形的結構。劃分有不
2024-12-02 10:42
【摘要】保護我們的聽力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會對我們的聽力產(chǎn)生傷害,保護聽力就是要避免我們的耳朵聽到過高或過強的聲音并控制噪聲。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保護聽力的資料,了解我們的聽力經(jīng)常受到哪些傷害,知道保護聽力的做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保護聽力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用耳習慣和在公共場所保持肅靜的習慣。教學
【摘要】溶解的快與慢【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的快慢與物體顆粒的大?。幢砻娣e的大?。?、水的溫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jīng)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科學探究過程和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愿意將對比實驗這種科學的方法運用到解決同
2024-11-20 03:17
【摘要】我們的身體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1、身體的結構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人體根據(jù)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jù)做事情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2、人體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到,內部的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觀察到。過程與方法:1、能夠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了解身體內部
【摘要】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guī)律。過程與方法:統(tǒng)計、分析“天氣日歷”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到長時間進行科學觀察和記錄?!窘虒W重點】對長時間觀察記
【摘要】課題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2、學生能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通過柱狀圖的分析,將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與其聲音聯(lián)系起來。3、學生養(yǎng)成樂于觀察,勤于動腦的習慣。教學準備一把鋼尺、
【摘要】......等降水量線專題練習讀我國某地區(qū)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1—3題。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別是(單位:mm/年)A.400,25B.
2025-06-27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