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除掉會在得到的鹽中含有過量的這些物質,所以加適量的稀鹽酸可以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 或除去過量的堿和碳酸鹽 ) ; 中小學課件 由于稀鹽酸與 N aO H 和 Na2CO3反應時會生成氯化鈉,所以得到的氯化鈉可能比粗鹽中含有的氯化鈉要多。 答案 : C 中小學課件 15 . ( 201 4 德陽 ) 下列除去雜質的試劑和方法可行的是( ) 選項 物質 ( 括號內為雜質 ) 除雜試劑和方法 A M g( N O3)2溶液 ( A gN O3) 加入過量鐵粉,過濾 B N aC l 溶液 ( N a2SO4) 加入適量 B a C l2溶液,過濾 C CO2( C O ) 通過足量澄清石灰水 D N2(O2)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中小學課件 解析: A gN O3可與鐵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形成了新的雜質硝酸亞鐵; B aC l2可與 Na2SO4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 N aC l ,再過濾即可除去沉淀得到氯化鈉溶液; CO2可與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造成被提純的物質減少; N2和 O2均不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無法除去雜質。 答案 : A 中小學課件 8 . ( 2020隨州 ) 為達到實驗目的,下列實驗方案或結論不正確的是 (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或結論 A 除去銅粉中含有的少量鐵粉 將混合固體加入到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中小學課件 B 鑒別 ① C u S O4溶液 ② 稀 H2SO4 ③ N aCl 溶液 ④ N aO H 溶液 不用其他任何試劑就能鑒別,且鑒別的順序為①④②③ 或 ①④③② C 除去 CO2中的少量H C l 氣體 先通過 N aO H 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D 鑒別 N aCl 溶液、Na2SO4溶液和( N H4)2SO4溶液 各取少量于試管中,分別滴加 B a( O H )2溶液,觀察現(xiàn)象 中小學課件 解析: 鐵能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而銅不和鹽酸反應,所以可將混合固體加入到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的方法除去銅粉中含有的少量鐵粉,故 A 正確; ① C u S O4溶液 ②稀 H2SO4③ N a C l 溶液 ④ N a OH 溶液中,首先鑒別出藍色的 C u S O4溶液;把 C u S O4溶液與另外三種溶液混合,出現(xiàn)藍色沉淀 的溶液為 N a OH 溶液;再把剩余的兩種溶液滴加到產生的藍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溶解的是稀 H2SO4,無明顯變化的是 N a C l 溶液;故將它們一一鑒別開來鑒別出來的先后順序可能是①④②③ 或 ①④③② ,故 B 正確; 中小學課件 氯化氫氣體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而二氧化碳也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所以不能用 N aO H 溶液除去 CO2中的少量 H C l氣體,故 C 錯誤;硫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硫酸銨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氨氣和水,氯化鈉溶液不能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所以可用滴加 B a( O H )2溶液,觀察現(xiàn)象的方法鑒別 N a C l 溶液、 Na2SO4溶液和( N H4)2SO4溶液,故 D 正確。 中小學課件 答案: ( 1) 純堿、氯化銨 ( 或碳酸鈉、氯化銨 ) ( 2) B 、 C ( 3) 使溶液顯堿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 4) 2 N aH C O3= = = = =△Na2CO3+ H2O + CO2↑ 中小學課件 例 3 ( 201 4 泰安 ) 海洋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海水“ 制堿 ” 體現(xiàn)了化學科學在改造物質中的智慧。有 Fe3 +、 Cu2 +、 Mg2 +等常用堿,SO42 -、 Cl-分別用 Ba2 +、 Ag+等。 ( 3) 防止干擾:鑒別 Cl-和 SO42 -時,只能用 B a ( N O3)2溶液,不能用 A gNO3溶液。 中小學課件 專題三 物質的除雜、分離與鑒別 中小學課件 中小學課件 考點一 物質的除雜、分離 1 .物質的除雜是通過適當?shù)姆椒ò鸦烊肽撤N物質中的少量雜質除去,以便獲得相對純凈的物質,又稱為提純。 中小學課件 2 .物質鑒別的方法 ( 1) 不加任何試劑型 ① 觀察顏色、聞味法:先找出有特殊顏色或有特別氣味的一種物質,然后再用它和其他物質混合,根據(jù)特殊現(xiàn)象鑒別出第二種物質,再以第二種物質為試劑,讓它與剩余物質混合,鑒別出有特殊現(xiàn)象的第三種物質,以此類推。 中小學課件 3 .常見物質的特征顏色 特征顏色 常見物質 紅褐色沉淀 氫氧化鐵 [ F e ( O H )3] 藍色沉淀 氫氧化銅 [ C u ( O H )2] 不溶于稀 硝酸的白色沉淀 氯化銀 ( A g C l ) 、硫酸鋇( B aS O4) 沉 淀 能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氫氧化鎂 [ M g( O H )2] 等不溶性堿;碳酸鈣 ( C a C O3) 、碳酸鋇 ( B aCO3) 中小學課件 藍色溶液 可溶性銅鹽溶液 ( C u2 +) 黃色溶液 可溶性鐵鹽溶液 ( F e3 +) 淺綠色溶液 可溶性亞鐵鹽溶液 ( F e2 +) 溶 液 紫紅色溶液 高錳酸鉀溶液 ( K M n O4) 中小學課件 固 體 綠色固體 堿式碳酸銅 [Cu2(OH)2CO3] 紅色固體 銅 (Cu)、紅磷 (P)、三氧化二鐵 (Fe2O3)、氧化汞 (HgO)等 黑色固體 木炭 (C)、氧化銅 (CuO)、二氧化錳 (MnO2)、四氧化三鐵 (Fe3O4)、 鐵粉 (Fe)等 紫黑色固體 高錳酸鉀 (KMnO4) 白色固體 無水硫酸銅 (CuSO4)、氯化銀 (AgCl)、硫酸鋇 (BaSO4)、碳酸鋇 (BaCO3)、氫氧化鋁 [Al(OH)3]、氧化鈣 (CaO)、氫氧化鈣 [Ca(OH)2]、碳酸氫銨 (NH4HCO3)、五氧化二磷 (P2O5)、氧化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