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基礎達標一、填空題1.距今約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動地展現了我國流域原始農耕的圖景,他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耕地,種植,住著房子,過著定居生活。他們已挖掘,飼養(yǎng)家畜,會制造,
2025-11-06 13:23
【摘要】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fā)展●教學目標:水利的興修,農具的改進,農作物的種植。:絲織技術的提高和冶煉技術的進步。;城市的興盛,交通的發(fā)展,商業(yè)場所的出現(專門),商品種類的增多以及了解統治者的“重農抑商”政策。、手工業(yè)的成就,培養(yǎng)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抑
2024-12-08 08:43
【摘要】《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學設計河東益民實驗中學申桂彩★學情分析初中學生對民族融合一詞不易理解和領會,對北方民族了解甚少,因此要注意講清具體的歷史事實。通過前階段對歷史的學習,學生對古代朝代的更迭和經濟、文化等方面已經有初步的接觸,這些都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初一年級的學生雖然認知水平有限,但是樂意接受新知識、新事物,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
2025-11-23 09:29
【摘要】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fā)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fā)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2、過程與方法本課教學用具是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方法是啟發(fā)式的談話法,設計探究問題與學生質疑相結合。3、
2024-12-09 07:14
【摘要】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學習目標]1.簡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2.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異同點。(重點)3.掌握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難點)[自主學習](用15分鐘時間閱讀課文,找出下列問題并記憶。)1、河姆渡的原始農耕距今時間是______
2025-11-11 03:08
【摘要】第4課夏、商、西周的興亡堯舜禹傳說中,堯舜禹是通過什么方式做部落聯盟的首領的?二里頭文化陽城一、夏朝時間統治者都城1、建立
2024-12-08 05:58
【摘要】學習目標學習要點歷史圖片地圖學習測試
2024-12-08 01:52
【摘要】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秦始皇(嬴政)咸陽公元前221年始皇考考你:你知道為什么我能實現11“威征六國,一統天下”?你知道我創(chuàng)立了一的?社會趨勢:統一是歷史發(fā)展趨勢。經濟狀況:商鞅變法
2024-12-08 07:17
【摘要】1、記住春秋戰(zhàn)國的起止時間;春秋時著名的霸主;三家分晉;戰(zhàn)國七雄。2、能解釋齊桓公首先稱霸的原因。3、能通過比較,說出春秋爭霸戰(zhàn)爭與戰(zhàn)國兼并戰(zhàn)爭的不同時代特征。西周滅亡!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公元前770年
2025-11-19 01:57
【摘要】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強大的秦帝國,嬴政自稱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國千秋萬代,但是帝國卻僅僅存在了短短的14年,秦王朝為什么曇花一現、迅速走向滅亡了呢?小活動:材料一:秦朝法律規(guī)定,男子17歲就需要到官府登記戶籍,從此開始服徭役,直到60歲才能免除。據估計,當時全當時全國人口有2021萬
【摘要】第19課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秦朝疆域咸陽西漢疆域長安洛陽1.“三國”指的是哪三個政權?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別是誰?各是哪一年建立的?國號都城建立者建立年代魏洛陽曹丕
【摘要】第18課三國鼎立一、官渡之戰(zhàn)二、赤壁之戰(zhàn)三、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袁紹曹操官渡之戰(zhàn)前的形勢袁紹曹操白馬延津3-4萬軍隊公元200年官渡之戰(zhàn)曹操以少勝多官渡之
【摘要】一、細聽音樂走進歷史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畎R楚秦燕趙魏韓戰(zhàn)國七雄二、伴隨課本重溫歷史(一)六合一統——彰顯霸氣齊楚燕韓趙魏秦齊楚
【摘要】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學習目標: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現,有關陳勝、吳廣起義及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知識,及楚漢之爭的簡單情況。2、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原因,培養(yǎng)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3、認識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學習重點:秦末農民戰(zhàn)爭學習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等領導
【摘要】第10課“秦王掃六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秦滅六國統一全國的過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長城、靈渠兩項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自學和分組討論“秦朝完成統一的原因”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等問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培養(yǎng)學生初步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