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四節(jié)物質在水中的溶解(二)課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二)課型新授課時間學習目標執(zhí)筆人審核一、知識與技能1、掌握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2、能夠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3、初步學會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方法。
2024-12-08 20:08
【摘要】課題空氣的成分(二)課型新授時間執(zhí)筆審核學習目標1.能準確流利的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2.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養(yǎng)成關注環(huán)境、熱愛自然地情感。3.了解氧氣、氮氣及稀有氣體等氣體的主要用途。,治理方法,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學習重點氧氣、氮氣、稀有
2024-11-19 18:19
【摘要】§3-3性質活潑的氧氣(1)【學習目標】班級______________1、掌握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姓名______________2、知道什么是催化劑以及催化劑的特點【學習重點】
2024-11-19 23:03
【摘要】第七單元第三節(jié)鋼鐵的銹蝕與防護一、簡介本節(jié)課的主題:從學生已有的有關鋼鐵生銹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對鋼鐵生銹的原因和促進鋼鐵生銹的因素提出猜想,然后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再通過交流、討論得出導致鋼鐵銹蝕原因及促進鋼鐵生銹的因素,分析提出減緩鋼鐵生銹的措施。關鍵信息:以教材作為出發(fā)點,依據《化學課程標準》,利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
【摘要】第二節(jié)化學反應的表示第五單元定量研究化學反應物質總質量原子質量原子數目元素質量原子種類元素種類分子數目物質種類分子種類將下列各項按要求填表格學而不罔不變改?變可能變宏???觀微??觀物質總質量原子種類原子數目原子質量元素種類元素質量
2025-06-15 08:57
【摘要】單元質量評估(二)B卷第2章化學鍵化學反應與能量(60分鐘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表示正反應是吸熱反應的是()【解析】選A。若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則反應吸熱,從圖中看出,只有A項符合。2.(2021·宣城高一檢測)廢
2024-12-05 05:28
【摘要】第二節(jié)化學之旅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_________的方法學習化學,它提倡你親自去發(fā)現和探索。_________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在“_________”中“_________”,體會化學的樂趣。答案:科學探究化學實驗做實驗學化學,包括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樣等等,教師引導、歸納整理:
2024-12-06 00:19
【摘要】課題2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人體的元素組成。2.了解一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3.了解人體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過程與方法1.通過同學間討論、查閱資料,了解鈣、鐵、鋅、碘等營養(yǎng)元素的食物來源。2.調查市場上有關補鈣、補鋅等保健藥劑,查看它們的標簽或說明書,了
2024-12-09 03:23
【摘要】第二節(jié)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設計人:趙玉浦【學習目標】1、說出人體化學元素及常見元素對人體的作用2、了解元素在人體內平衡的意義3、養(yǎng)成合理膳食的習慣學習重點:了解一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認,認識元素在人體內的重要性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學習任務一:說出人體中的化學元素
2024-11-19 18:06
【摘要】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恒第五單元定量研究化學反應我們都學過哪些化學反應?知識回顧鐵絲燃燒木炭燃燒鎂條燃燒電解水氫氣燃燒我們已經知道,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會轉變成其他的物質,那么,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是否也發(fā)生變化呢? 提出問題增大?減少?不變?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與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否相等
2025-06-13 12:10
【摘要】化學反應的表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1、通過分析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這一反應的不同表示方法,自主推導并自學課本得出化學方程式,在推導的過程中了解方程式表示化學變化的優(yōu)點,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2、能夠掌握化學方程式中有關符號的使用,能夠找出化學方程式常見的書寫錯誤,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3、通過對比元素符號、化學式這兩個化學用語體現
2024-12-08 10:32
【摘要】第二節(jié)《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預習學案班級:姓名:組別組號化學老師寄語: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xù)累積而成的。一、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一)知識教學點1、知道人體的主要元素組成,認識青少年身體的成長過程就是這些元素在人體內不斷積累的過
【摘要】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爭取民主的斗爭第15課近代中國民主思想的萌生【課標要求】1、了解19世紀后半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基本主張,認識當時中國社會各階層對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應。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和孫中山關于民主的主要論述,比較其觀點的異同。【學習重點】19世紀后半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基本主張,認識當時中國
2025-06-10 03:15
【摘要】第四單元燃料與燃燒第一節(jié)燃燒與滅火課題第四單元第一節(jié)燃燒與滅火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常見滅火方法的分析,從化學反應角度認識燃燒和滅火的原理,通過對氫氣燃燒和爆炸的實驗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爆炸的措施。2、2、通過對乙炔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條件的探究,知道控制燃燒的條件就能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