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績(Roa)、股份增發(fā)(Eissue)、資產(chǎn)周轉(zhuǎn)率(Turn)、公司規(guī)模(Size)、采用國際四大審計的公司(Big4)無論從均值還是中位數(shù)來看,均有顯著增加,公司虧損(Loss)和政府控制(Gov)則有顯著下降。對于應計盈余管理,如表4所示,當因變量為Abs_DA時,Law的系數(shù)顯著為負,說明新公司法的實施對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空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插入表5結(jié)合表4和表5來看,新公司法的實施并沒有改變公司的激進會計行為,公司仍是通過應計盈余管理來操縱利潤,盡管公司的具體真實盈余管理行為可能有所調(diào)整,但是在總體調(diào)節(jié)利潤上并沒有出現(xiàn)一致性的變化。Abs_DA與R_CFO 負相關,與R_PROD 、R_DISX、 RMProxy和NRMProxy均顯著正相關,也沒有一致性關系。插入表6從表7來看,當因變量是Abs_DA時,IFRS的系數(shù)顯著為正,因變量為正向應計盈余管理時,IFRS的系數(shù)顯著為正,因變量為負向應計盈余管理時,IFRS的系數(shù)顯著為負。這樣,結(jié)合表7和表8來看,新會計準則實施后,公司增加了應計盈余管理的幅度,降低了通過真實盈余管理調(diào)增利潤的水平。當然,這與IFRS的制定者及各實施IFRS國家的監(jiān)管者的期望相反。結(jié)果如表10所示, 在扭虧樣本組,IFRS強制采用后,Abs_DA的均值顯著高于IFRS強制采用強前,表明在IFRS強制采用后,應計盈余管理的空間顯著增加了。插入表9 穩(wěn)健性測試對表4的進一步分析 在表4中,新公司法對正向盈余管理具有促進作用,對負向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采用這兩種方式計算的DA,對表表表表8和表10重新進行了相應的回歸,發(fā)現(xiàn)文中的結(jié)論基本不受影響。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首先,在法律責任加重以后,盡管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空間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這可能是公司激進會計政策的結(jié)果。由于原則導向會計準則比規(guī)則導向會計準則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給予了公司更大的操縱空間,降低了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的成本,因而公司就選擇了應計盈余管理,減少了所需成本較高的真實盈余管理。D Expenditure and Earnings Targets,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Forthing, M. 2009. 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 Sets: Comparing Approache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2 : 435—480., M. and S. Rajgopal. 2002. The Iinteraction Between Accrual Management and Hedging: Evidence from Oil and Gas Firms. The Accounting Review, 77: 127160., S. 2006.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2: 335370, N., 2009. Ramp。(3)括號內(nèi)是P值。(4)本表按公司進行了Cluster調(diào)整。(2)括號內(nèi)是P值。編號:時間:2021年x月x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頁碼:第27頁 共27頁表3:盈余管理各變量的相關系數(shù)(20032006) DAAbs_DAR_CFOR_PRODR_DISXRMProxyNRMProxy DA1Abs_DA***()1R_CFO***()***()1R_PROD***()***()***()1R_DISX***()***()***()***()1RMProxy***()***()***()***()***()1NRMProx***()***()***()***()***()***()1說明:(1)本表是Pearson相關系數(shù)(雙尾)。D Investment Behavior. The Accounting Review ,73: 305–333., C. J. and T. J. Steenburgh, 2009. An Investigati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Marketing Actions, working paper, . , L. Rees and K. Sivaramakrishnan, 2008. On the Use of Accounting vs.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Meet Earnings Expectations – A Market Analysis. Working paper, D. A., A. Dey and T. Z. Lys, 2008a.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nagement in the Pre 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 The Accounting Review, 83:757787, D. A. and P. Zarowin, 2008b.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working paper, D. A., R. Mashruwala and T. Zach, 2009. The Use of Advertising Activities to Meet Earnings Benchmarks: Evidence from Monthly Data,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Forthing, ., Sloan, R., 1991. Executive Iincen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4:51–89., P. M., R. G. Sloan, and A. P. Sweeney. 1995.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Accounting Review, 70: 193–225., M., Jiambalvo, J., 1994. Debt Covenant Viol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Accruals: Accounting Choice in Troubled Compan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mp。從整體方面看,也是顯著地調(diào)低了利潤。但是,究竟會計準則和司法體系分別在提高會計信息、抑制盈余操縱行為分別扮演了何種角色,尤其是在強制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情況下?則還沒有較為直接的經(jīng)驗證據(jù)。在文中的表表表表8和表10中,所有變量的VIF均不超過5,表明所有回歸模型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應計盈余管理計量基本上能捕獲公司的一些應計盈余管理行為,但結(jié)果不是很理想。從前面的結(jié)果來看,由于公司的真實盈余管理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2005年至2008年)的變化比較明顯,因此,我們選取了2005年至2008年的數(shù)據(jù)。IFRS的強制采用可能改變了公司應計盈余管理與真實盈余管理的成本。同時,從表8來看,當因變量是R_CFO時,IFRS的系數(shù)均顯著為正,當因變量為RM_PROD時,IFRS的系數(shù)均顯著為負,說明實施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的新會計準則以后,公司顯著增加了通過現(xiàn)金流和成本方面進行的真實盈余管理,進行了調(diào)低利潤的操控。RMProxy與NRMProxy也顯著正相關。這也可能表明,中國的新公司法并沒有對公司的會計行為產(chǎn)生象SOX法案那樣明顯的影響。RM_Proxy的系數(shù)顯著為負,真實盈余管理在整體上有明顯降低,NRM_Proxy的系數(shù)不顯著,真實盈余管理在調(diào)節(jié)利潤上沒有明顯的一致性方向。RMProxy與NRMProxy也顯著正相關。對于正向應計盈余管理(+DA)和負向應計盈余管理(DA),無論是均值還是中位數(shù),20072008年均比20052006年在應計盈余管理幅度上均顯著增加。 插入圖2 插入圖3 插入圖4 從表1來看,Abs_DA的均值在20052006年明顯降低。從2003年至2008年應計盈余管理絕對值的折線圖(圖2)來看,2005和2006年比2003和2004年有所降低,2007和2008年比2005和2006年有明顯上升。從2006年1月1日 因2005年的會計年報在2006年1月1日以后提供,會受新公司法的約束。Gov=啞變量,如果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取值為1,否則為0。LEV=年末負債總額除以年末總資產(chǎn)。該指標的含義是,NRMProxy高則意味著公司調(diào)高了利潤,反之,則表示公司調(diào)低了利潤。是當年的可操控性費用,包括當年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刹倏刭M用的增加會使公司的利潤降低,反之,則使公司利潤增加。 (4)產(chǎn)品成本就是銷售產(chǎn)品成本加上當年存貨的變動額。TAt/ At1=α1 (1/ A t1)+α2 (△REVt / A t1)+α3 (PPEt / A t1) +εt (1)NDAt =α1(1/ A t1)+α2(△REVt/ A t1△REC t/ A t1) +α3 (PPEt/ A t1) (2)DAt= TAt/ A t1NDAt (3)這里,TAt=NTtCFOt,其中NTt為第t期經(jīng)營利潤,CFOt為第t期的經(jīng)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At1:第t1期期末總資產(chǎn);NDAt:經(jīng)過t1期期末總資產(chǎn)調(diào)整后的第t期的非操控性應計數(shù);△REVt:第t期和第t1期主營業(yè)務收入的差額;△REC t第t期和第t1期應收帳款的差額;PPEt:第t期期末總的廠場、設備等固定資產(chǎn)原值。一般而言,應計盈余管理主要是利用會計準則的靈活性進行賬面上的調(diào)整,盈余管理的難度較小,所需成本較少,而真實盈余管理則可能涉及真實交易業(yè)務的操縱,需要其他公司和部門的配合,操縱的難度較大,所需的成本相對較高(Cohen and Zarowin,2008b)。 Roychowdhury,2006)。這就說明,該法案通過之后,公司的盈余管理從應計盈余管理方式轉(zhuǎn)向了真實盈余管理方式。Gunny (2005)發(fā)現(xiàn)真實盈余管理對公司未來的業(yè)績有負面影響,Roychowdhury (2006)發(fā)現(xiàn)為了避免年度報告虧損,公司利用真實盈余管理(包括經(jīng)營活動現(xiàn)金流操縱、產(chǎn)品成本操縱和費用操縱)來進行盈余管理的證據(jù)。 Dechow and Sloan,1991。 Gaver and Paterson, 1999。這可能是由于公司自愿采用IFRS和強制采用IFRS存在系統(tǒng)性偏差所致,自愿采用是公司的一種選擇,而強制采用則反應了整個上市公司的情況,沒有自選擇問題。公司通過真實盈余管理在同時調(diào)增和調(diào)低利潤,真實盈余管理在整體上調(diào)節(jié)利潤沒有一致性的方向。這就為我們檢驗法律趨嚴對公司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提供了較好的獨特條件。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執(zhí)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三十條規(guī)定,虛假陳述行為人在證券交易市場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范圍,以投資人因虛假陳述而實際發(fā)生的損失為限。我國近年來在法律和會計準則上的實施情況,則為研究上述問題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獨特環(huán)境。與此相反,以原則為基礎的會計準則包括一個關于主要會計原則的簡明扼要的陳述,在這些陳述中會計目標是會計原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很少有(如果有的話)與這些原則例外或不一致的地方。盡管Cohen et al.(2008)發(fā)現(xiàn)在美國的規(guī)則導向會計準則的背景下,SOX法案的實施限制了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行為,使得公司轉(zhuǎn)向真實盈余管理操縱方式,但這個結(jié)論的普適性尚無相關證據(jù)支持。 Hail et al.,2009)認為,僅僅改變會計準則可能無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zhì)量、抑制公司的盈余操縱行為,各國的制度環(huán)境如司法體系等也是影響會計信息質(zhì)量的重要方面(Leuz et al.,2003;Cohen et )。利用我國獨有的2003至2008年的制度環(huán)境,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首先,在法律責任加重以后,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空間盡管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這是公司選擇激進會計政策的結(jié)果。 本文是教育部課題(項目批準號:08JC630060)的階段性成果之一。其次,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的新會計準則在我國實施以后,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增加了,與此同時,公司通過真實盈余管理調(diào)低了利潤。而且,關于強制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對公司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影響的問題,目前還尚無相關的經(jīng)驗證據(jù)。因此,利用處于轉(zhuǎn)型經(jīng)濟中的中國大陸地區(qū)的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來分析在第三類會計準則的基礎上,法律的趨嚴對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這既可以對Cohen等人的發(fā)現(xiàn)提供進一步的佐證證據(jù),也可以拓展該結(jié)論的適用范圍。這樣,原則導向會計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