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0 3 7 3 1 5 .7 3 6 1 0 3 7 3 5 .9 9 9 1 0 3 7 3 ) 8 .3 1 4 5? ? ? ?? ? ? ? ? ? ? ? ? ? ? ? ? ?8 5 . 0 3 6 4 6 . 3 5 6 1 5 0 . 7 5 5 6 7 . 9 3 9 9 . 6 5 4? ? ? ? ? 111 3 1 .1 5 J m ol K??? ? ? 每摩爾物質(zhì)在 100℃下的焓值 (1) 每摩爾水的焓值 6 ? ? ? ? ? ?2373 3r 2 , , , 3 7 3 298 7 5 . 5 3 7 9 1 0 3 7 3 2 9 8 4 0 . 6 8 8v a p mm H O p m H O l KH c d T H ?? ? ? ? ? ? ? ? ?? mol??? 同理: (3) 每摩爾的乙醇的焓值 ? ? ? ? ? ?3 5 1 . 5 3 7 3r 3 2 , 3 2 , , 3 5 1 . 5 , 3 2 , , 3 7 32 9 8 3 5 1 . 5v a p mm C H C H O H p m C H C H O H l K p m C H C H O H l KH c d T H c d T? ? ? ? ??? ? ? ? ?331 1 5 . 1 5 3 2 1 0 3 5 1 . 5 2 9 8 3 8 . 7 4 4 7 6 . 6 9 7 1 0 3 7 3 3 5 1 . 5??? ? ? ? ? ? ? ? ? 6 .1 6 0 7 3 8 .7 4 4 1 .6 4 8 9? ? ? mol??? (4) 每摩爾乙酸的焓值 ? ? ? ? ? ?373 3r 3 , 3 , , 3 7 3 298 1 3 9 . 8 2 3 3 1 0 3 7 3 2 9 8m C H C O O H p m C H C O O H l KH c d T ?? ? ? ? ?? mol??? (5) 每摩爾乙酸乙酯的焓值 ? ? ? ? ? ?3 5 0 . 2 3 7 3r 3 2 3 , 3 2 3 , , 3 5 0 . 2 , 3 2 3 , , 3 7 32 9 8 3 5 0 . 2v a p mm C H C O O O C H C H p m C H C O O C H C H l K p m C H C O O C H C H l KH c d T H c d T? ? ? ? ??? ? ? ? ?331 5 9 . 4 6 9 1 0 3 5 0 . 2 2 9 8 3 0 . 5 3 9 1 3 1 . 1 5 1 0 3 7 3 3 5 0 . 2??? ? ? ? ? ? ? ? ? 8 .3 2 4 3 0 .5 3 9 2 .9 9 0? ? ? mol??? 總能量衡算 ( 1) 1Q 的計算 物質(zhì) 進料 /kmol h 出料 /kmol h 乙酸 乙醇 乙酸乙酯 0 水 ? ? ? ? ? ?1 3 r 2 0 r 3 2 r 2 3 r3 2 3 2n n n nC H C O O H H C H C H O H C H E C O O C H C H mm C H C O O H m H O m C H C H O HQ H H H H? ? ? ? ? ? ? ? ? ? ? ?3 3 3 31 5 . 7 8 3 1 0 1 0 . 4 8 7 7 1 . 0 2 1 0 4 6 . 3 5 3 4 1 . 1 7 3 1 0 4 6 . 5 5 4 0 1 0 4 1 . 8 5 3? ? ? ? ? ? ? ? ? ? ? ? 7 1 6 5 5 1 6 . 3 2 1 3 2 9 1 9 9 0 . 0 6 1 9 1 6 7 6 7 . 8 4 2 0? ? ? ? 5374274. 223 / hKJ? ( 2) 2Q 的計算 3 2 5 3 2 5 2C H C O O H C H O H C H C O O C H H O? ? ? ? ? ? ? ? ? ? ?? ?32 r r r r2 3 2 0 0 3 3 2 3 29 . 4 7 1 0 m H O m C H C H C C H m C H C H O H m C H C H O HQ H H H H? ? ? ? ? ? ? ? ? ? ? 39. 47 10 ( 46 05 54 10 .4 87 46 .3 53 41 .8 53 )? ? ? ? ? ? /KJ h?? ( 3) 4Q 的計算 ? ? ? ? ? ? ? ?1 1 1 11 2 0 r 2 r 3 2 r 3 2 3 r2 0 2 3 2 3 2 3n n n nH H O C H C H O H C H C H O O C C Hm H m H O m C H C H O H m C H C H O O C C HQ H H H H? ? ? ? ? ? ? ? ? ? ? ? 3 3 3 36 . 3 1 3 1 0 1 0 . 4 8 7 8 0 . 4 9 1 0 4 6 . 3 5 3 3 1 . 7 0 3 1 0 4 6 . 5 5 4 9 . 4 7 1 0 4 1 . 8 5 3? ? ? ? ? ? ? ? ? ? ? ? 6 6 2 0 4 . 4 3 1 3 7 3 0 9 5 2 . 9 7 1 4 7 5 9 0 1 . 4 6 2 3 9 6 3 4 7 . 9 1? ? ? ? 5669406. 773 / hKJ? 因為: 1 2 3 4Q Q Q Q? ? ? 即: + 3Q = 求得: 3Q = /hKJ 3Q 0,故應是外界向系統(tǒng)供熱。 用精煉的語言、簡潔的文字、清晰地圖表來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和計算結果。 壁厚設計 。通過物料衡算、熱量衡算,反應器體積為 、換熱量為 10 / hKJ? 。 關鍵字: 間歇釜式反應器 。因此,當學生首次完成該課程設計后,應達到一下幾個目的: 熟練掌握查閱文獻資料、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正確選擇公式,當缺乏必要的數(shù)據(jù)時,尚需要自己通過實驗測定或到生產(chǎn)現(xiàn)場進行實際查定。反應在 100℃下等溫操作,其反應速率方程如下 rR=k1(CACB- CRCS/K) [1] 100℃時, k1= 104L/(mol 高徑比對傳熱的影響:當容積一定時, H/Di越高,越有利于傳熱。 12 第 6 章 反應釜釜體及夾套的壓力試驗 釜體的水壓試驗 水壓試驗壓力的確定 ? ?? ? M P aPP tcT ????? ?? 水壓試驗的強度校核 M P aCS CSDP n niTT 451)(2 )()(2 )( ??? ????? ???? 16MnR 的屈服極限 MPas 345?? M P as 1 013 4 ?????? 由 M P aM P a sT 1 ???? ?? 所以水壓強度足夠 壓力表的量程、水溫 壓力表的 最大 量程: P 表 =2 Tp =2= 或 ? P 表 ? 4PT 即 ? P 表 ? 水溫 ≥ 5℃ 水壓試驗的操作過程 操作過程:在保持釜體表面干燥的條件下,首先用 水 將釜體內(nèi)的空氣排空,再將 水 的壓力緩慢升至 MPa , 保壓不低于 30 min ,然后將壓力緩慢降至 , 保壓足夠長時間,檢查所有焊縫和連接部位有無泄露和明顯的殘留變形。 14 第 7 章 攪拌器的選型 攪拌設備規(guī)模、操作條件及液體性質(zhì)覆蓋面非常廣泛,選型時考慮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考慮的因素是介質(zhì)的黏度、攪拌過程的目的和攪拌器能造成的流動形態(tài)。根據(jù)以上本反應釜選用圓盤式攪拌器。 聯(lián)軸器的 型式及 尺寸的設計 由于選用擺線針齒行星減速機,所以 聯(lián)軸器的 型式選用立式夾殼聯(lián)軸節(jié)( D型)。 =1020? = 錯誤 !未找到引用源。完成設計任務,達到實際要求。 在此特別感謝。反應釜高 33500mm,直徑 3000mm,壁厚 8mm,標準橢圓形封頭,壁厚 8mm,曲面高度為 750mm,直邊高度為 40mm,夾套直徑為3200mm,壁厚 8mm,高度為 2570mm,標準橢圓形封頭,壁厚 8mm,攪拌機功率為 30KW,葉輪直徑為 1000mm,攪拌軸直徑 75mm, B 型耳式支座 3 個。 =550 錯誤 !未找到引用源。 由 53 10 Pm n??得: m = NmmNm 3 1 8 4101 8 5 690306 ?????? 利用截面法得: ??mMTmax ?? 由max []TMW????? 得: 69 .5 5 3 1 0[]PW n? ???= ?? 攪拌軸為實心軸,則: dW ?? = ?? d ≥ 取 d = 75mm ( 2)攪拌軸剛度的校核:由 3m a xm a x4p180 10J 32TpMGJd? ??? ? ?? 剛度校核必須滿足: ? ?max??? ,即: ? ? 4 324318063231806??? ?? ?????????? ??G nPd = 所以攪拌軸的直徑取 d = 75mm 滿足條件。氣體吸收用圓盤渦輪式最適宜,其流量大、剪切強、氣體平穩(wěn)分散。若質(zhì)量不合格,修補后重新試壓直至合格為止。為防止反應釜內(nèi)溫度過高,在反應釜的上方設置了冷凝器進行換熱,因此不需要進行傳熱面積的校核。選擇罐體高徑比主要考慮以下兩方面因數(shù): 高徑比對攪拌功率的影響:在轉(zhuǎn)速不變的情況下, 3iDp? (其中 D— 攪拌器直徑, P— 攪拌功率), P 隨釜體直徑的增大,而增加很多,減小高徑比只能無謂地消耗一些攪拌功率。 3 目 錄 第 1 章 設計任務及條件 .................................................................................. 2 第 2 章 工藝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