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朱勔傳朱勔傳——《宋史》卷四七○[說明]朱勔(1075—1126),宋蘇州(今屬江蘇)人。因父親朱沖諂事蔡京、童貫,父子均得官。當時宋徽宗垂意于奇花異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進獻,并逐年增加。政和年間,在蘇州設置應奉局,摩費官錢,百計求索,勒取花石,用船從淮河、汴河運入京城,號稱“花石綱”。此役連年
2024-12-13 11:04
【摘要】第一篇:《宋史宇文昌齡傳》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宇文昌齡,字伯修,成都雙流人。進士甲科,調榮州推官。熊本經制梓夔,辟干當公事。凡攻討招襲,建南平諸城砦,皆出其畫。本歸闕,言其功,擢提舉秦鳳路常平。...
2024-10-20 20:53
【摘要】第一篇:《宋史·王霆傳》的原文及翻譯大全 原文: 王霆,字定叟,東陽人。霆少有奇氣,試有司不偶,去就武舉,嘉定四年,中絕倫異等。喬行簡考藝別頭,喜曰:“吾為朝廷得一帥才矣?!? 時潘甫等起兵事甫定...
2024-10-28 23:51
【摘要】【唐代傳奇《李娃傳》】 唐代傳奇小說《李娃傳》又稱《汧國夫人傳》,收入《太平廣記》484卷,此小說為唐傳奇中的名篇,作者白行簡?! “仔泻?776-826)唐代文學家。字知退,祖籍太原(今屬山西渭南)。白居易的弟弟?!独钔迋鳌窞槠浯碜鳌A矶鼗瓦z書中存有《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述男女交媾之事。生平事跡見《全唐文》卷六十八。編輯本段〖故事簡介〗 滎陽公子赴京應試,與名妓李娃相
2025-06-27 03:49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徐邈傳徐邈傳——《三國志》卷二七[說明]徐邈(170—249)字景山,東漢末魏初燕國薊(今北京市)人。早年被曹操征辟為丞相軍謀掾,試守奉高縣令,入朝為東曹議令史。魏國初建時,任尚書郎。后領隴西太守,轉為南安太守。曹丕受禪稱帝,他歷任譙國國相,平陽、安平太守,穎川典農中郎將,所任皆有政績,賜爵為關內侯。再遷任撫軍大
2024-12-13 10:34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元載傳元載傳——《舊唐書》卷一一八[說明]元載(?—777),字公輔,鳳翔岐山(今陜西岐山)人,出身寒微。肅宗時累官至戶部侍郎、度支使及諸道轉運使,掌管國家財政。后勾結宦官李輔國,升任宰相。代宗即位后仍為宰相。用財物收買了宦官董秀,由此受到代宗的寵信。大歷五年(770),與代宗密謀殺掉自己的政敵宦官魚朝思。此后益驕奢,
2024-12-12 17:39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孔奮傳孔奮傳——《后漢書》卷六一[說明]孔奮,字君魚,東漢初扶風茂陵(今陜西西安西北)人。少年時跟隨劉歆學《春秋左氏傳》。遭王莽之亂,與老母和幼弟到河西地區(qū)躲避兵亂。東漢建武五年(后29),任河西大將軍竇融官署議曹掾,寧姑臧長。任職四年,雖在富庶地區(qū)為官,財產卻無所增,為時人所笑。侍奉母親極孝。他自己生活極儉,卻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湯斌傳湯斌傳——《清史稿》卷二六五[說明]湯斌(1607—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年又號游庵,河南睢陽人,以清廉剛正、敢言直諫聞名于順、康兩朝。湯斌的青年時代,正值易朝之戰(zhàn)亂,他飽受顛沛流離的痛苦,閱盡民間疾苦和貪官污吏的暴戾,因而鑄就了他嫉惡如仇、剛直不阿的性格和體恤民情、主持正義的思想。考取進士后,他并不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鄧攸傳鄧攸傳——《晉書》卷九○[說明]鄧攸(?—326),字伯道,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東南)人。他小時以孝著稱,被中正品評為灼然二品,出任吳王文學,后歷任太子洗馬、東海王可馬越參軍、吏部郎、河東(治今山西夏縣西北)太守。西晉懷帝永嘉(307—313)末,他被石勒所俘虜,攜帶妻子逃出。由于考慮無法兩全,他舍棄親生
2024-12-13 16:31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胡威傳胡威傳——《晉書》卷九○[說明]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壽春(今安徽壽縣)人。他父親胡質在三國魏政權中以忠正清廉而著稱,任官至征東將軍、荊州(治今河南新野)刺史。胡威自小就廉潔謹慎,他從京城洛陽去荊州探望父親時,沒有車隊仆從,只是單身騎驢而行。在歸途中,當他發(fā)現沿途對他加以照顧的人是父親帳下的都督時,就把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王黼傳王黼傳——《宋史》卷四七○[說明]王黼(1079—1126),宋開封府祥符縣(今屬河南開封)人,字將明,原名甫,賜改為黼。為人多智善佞,寡學術。崇寧進士。初因何執(zhí)中推薦而任校書郎,遷左司諫。因助蔡京復相,驟升至御史中丞。歷翰林學士、承旨。勾結宦官梁師成,以父事之。宣和元年(1119),拜特進、少宰,權傾一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司馬芝傳司馬芝傳——《三國志》卷一二[說明]司馬芝(生卒年不詳),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曾以遵守禮義著名。曹操平定荊州后被任命為營縣長。他能依法辦事,不徇私情,善于斷案,歷任大理正、甘陵等郡太守、大司農、河南尹等。司馬芝為人正直,不懼權勢,連曹操夫人卡太后的說情也不予通融,又能體貼下屬,不謀私利,是魏國歷任河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噶禮傳噶禮傳——《清史稿》卷二七八[說明]噶禮,姓棟鄂氏,滿洲正紅旗人。他有才能,辦事干練,因而入任之后升遷很快。但是,一旦身居高位之后,噶禮再也沒有把他的才干用在正道上,而是當作貪婪的資本和謀求私利的手段。正如其本傳所言“當官勤敏能治事,然貪甚,縱吏虐民,撫山西數年,山西民不能堪?!备炼Y生活的時代正是清王朝處于上
2024-12-11 06:37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大公鼎傳大公鼎傳——《遼史》卷一○五[說明]大公鼎(1043—1121),遼中京大定(今內蒙古寧城西)人,為渤海族。祖先世代居住在遼陽率賓(今俄羅斯雙城子附近),圣宗統(tǒng)和年間,徙遼東豪族于中京,他祖先也隨之遷居于大定。咸雍年間中進士,任沈州觀察判官,改良鄉(xiāng)令,遷興國節(jié)度副使,進拜大理卿。天柞帝時,歷長寧節(jié)度使、南京
2024-12-13 16:32
【摘要】《清貪官傳》原文和翻譯:譚澄傳譚澄傳——《元史》卷一九一[說明]譚澄,字彥清,金末元初人。襲叔職任交城令,時年十九,壓制豪強,扶救貧民。入忽必烈藩府,頗受信任。忽必烈即位后,被提升為懷孟路總管,教民種植,地無遺利。歷河南、平灤兩路總管,至元七年(1270),入為司農少卿。西南夷羅羅斯內附于元,元世祖以譚澄為副都元帥,同知宣尉使司事。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