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一語文游褒禪山記教案設(shè)計_游褒禪山記教案 高一語文游褒禪山記教案設(shè)計教學目的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認識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
2025-01-17 02:55
【摘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2語文唐宋散文選讀道山亭記曾鞏第一單元作者簡介曾鞏(1019—1083),字子固,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北宋散文家、學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xiàn)出良好的天賦。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
2024-11-19 14:12
【摘要】樂府詩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稱為樂府,后來人們將樂府采集或創(chuàng)作的詩篇稱為“樂府詩”。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詩人,有“詩魔”之稱。他一生作詩三千多首,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zāi)芙狻薄⑹略娭?/span>
2024-11-19 13:26
【摘要】賣炭翁白居易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之稱。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zāi)芙狻薄⑹略娭小杜眯小?、《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2024-11-17 10:54
【摘要】10《游褒禪山記》導學案【學習目標】1、掌握重點字詞句。2、體味文章中蘊含的深刻道理。3、背誦名句名段,4、學習課文敘議結(jié)合、前后照應(yīng)、詳略得當?shù)膶懛ā?、學以致用,汲取文中精神養(yǎng)料。【教材助讀】背景資料:《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后以追記的形
2024-11-27 21:59
【摘要】游褒禪山記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封荊國公,謚號文。臨川:王安石家族宗祠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2025-08-04 10:37
【摘要】游褒禪山記王安石文學常識褒禪山位于安徽省境內(nèi),風景秀美。主要景點是“一寺二洞”。前洞有“華陽”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稱“碑洞”。褒禪山華陽洞褒禪山位于含山縣城東北處,舊名花山。唐貞觀年間,高僧慧褒禪師結(jié)廬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為褒禪山。北宋至和元年
2025-08-04 09:59
【摘要】課前檢測有碑仆道有碑仆道有碑仆道有碑仆道有碑仆道1、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而不得極夫游之樂后悔跟隨他出來,從而不能盡享那游洞的樂趣,常在于險遠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瑰麗、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都在險阻而僻遠的地方,何可勝道也哉后世弄錯了那些傳言卻沒有
2024-11-17 22:54
【摘要】《石壕吏》——杜甫導入?學生背誦前兩首詩。?回顧所學: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杜甫的兩首詩,初步了解了杜甫這位詩人。他早期的作品風格熱情奔放,戰(zhàn)亂流離時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揚頓挫。這節(jié)課我們將會學習的這首詩,與《春望》是同一個時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亂發(fā)生后寫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詩,而《石壕吏》是敘事詩。
2024-11-19 13:27
【摘要】“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行”是做,效法;“止”是語助詞?!啊对姟酚兄骸呱窖鲋?,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比喻品德像山一樣崇高的人,就會有人敬仰他;行為光明正大的人,
2024-11-17 14:46
【摘要】求諸己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被h竹(清)鄭板橋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仍將竹做籬笆求人不如求己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檐
2024-11-19 13:20
【摘要】-:清平樂李煜-:作者介紹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
2024-11-19 13:25
【摘要】沂水春風------理想之道預習情況檢查一、注音俟()莫()甫()哂()鏗()乘()喟()沂()雩()預習情況檢查:二、詞類活用?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2、鼓瑟
【摘要】破陣子晏殊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前期著名詞人。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遷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等職,仁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知政事加尚書左丞,慶歷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兵部尚書等,封臨淄[zī]公,謚號元獻
2024-11-19 13:23
【摘要】韓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動人的文字都是從心底里流淌出來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淚,句句動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絕,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絕調(diào)”。大家在讀課文時要注意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深摯感情。作者與背景?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祖
2024-11-17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