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起歧義的原因是對句子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的變化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所致。2) 因動詞的屈折變化相同而引起的歧義在英語里,動詞有三種基本的屈折變化形式,即過去形式、過去分詞形式和現(xiàn)在分詞形式。引起結(jié)構(gòu)歧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33) What is his position?這是問他的位置還是觀點呢?如果在大會散會之后,一缺席者向一參加者了解主席關(guān)于雙方都知道某事的意見,那么,該句是問“他是什么態(tài)度?”若換成武警出擊,互相了解各自的位置,順便問第三者的位置,就不可能問態(tài)度。(30)The woman was mad.該例中的“mad”是個多義詞,在這個句子中至少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解釋。我們知道,一個或一串孤立的語言符號,其意義往往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本例出自Vanity Fair的第57頁。話語通常理解為句子在交際活動中的使用(the use of the sentence in munication),被視為一種超句子(beyond the limit of the sentence)的語言單位。因此,通常需要求助于句群語境。“他是從來不去釣龜?shù)摹? 句級語境,指語言表達式與其它語言表達式具有共處關(guān)系,共同構(gòu)成一個句子。先行詞同是指物,但當先行詞是不定代詞、序數(shù)詞或最高級形容詞或被該三類詞修飾時,關(guān)系代詞用that;但當引起非限制性定語從句或緊接在介詞后且作介詞的賓語時,必須用which;而當先行詞是such或the same或被這兩個中的任一個修飾時,又必須用as。語境對英語語言形式的影響通常是出現(xiàn)在句法――詞匯層面上(syntacticolexically)。當x出現(xiàn)在重讀閉音節(jié)首位時,讀作[gz],其它語境中讀作[ks]。如構(gòu)成名詞復數(shù)或動詞第三人稱單數(shù)一般現(xiàn)在時的動詞詞尾有“s”和“es”兩個形式,有[s]、[z]、[iz]三個語音變體。i ?uld m230。?]和[240。也就是說,語境的間接性越強,對語義的闡釋作用越大,其重要性也越大,也是語言學習者應給予高度重視的地方。 語境對語言的制約作用是全面的、廣泛的,只要論及語言就會涉及到語境問題。也就是說,詩中“遼西”已超越了語言符號獲得了無限的話語意義。前提知識的另一方面是話語參與者的背景知識。理解了A的間接指責的話語意義,B的回答“不是我”,其話語意義是否認自己偷吃了糕霜。背景語境因素頗多,最主要的是前提知識或話語參與者背景知識這兩個方面的制約。說話者若是一位作家,本句的含意是他要完成小說的寫作任務,若說話者是一位讀者,這句話表示他打算讀完小說。如果交談是在裝有空調(diào)設備的房子里,那么即使是夏天,他還是要求關(guān)窗。例如:(19)I am reading the novel.這句話的字面意義是“我在讀小說”。狗從頭到腳、從里到外、渾身上下,幾乎一無是處。例如:(16)Shall l 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Shakespeare) (我怎樣能把你比作夏天?你比它更可愛也更溫和。第三句一般不用于陌生人、上司或長輩,但可用于同事、同學、關(guān)系親密的朋友、夫妻之間?!鄙舷挛恼Z境的制約范圍可分為整體制約語境和部分制約語境。語境的制約功能是指語境對于語言應用所起的限制作用,是言語交際以語境的存在與變化為條件。如果離開特定的語境,就會使人費解,甚至造成交際失敗。(8) You are wele to my place to have dinner with me this evening.例(8)中的place一詞的原義特指“廣場”,現(xiàn)在這個詞只有大寫時表示“廣場”,如:Hyde Park Place(海德公園),其它時候泛指一切“地方”,其中包括“住地”、“家”、“辦公地點”等。再如,下列例(5)和例(6)兩句都可以用來表示見面時的問候:(5) Hi!(6) How do you do?例(5)是非正式用語,一般用于非常熟悉的人、親朋好友、家庭成員之間,青年人或?qū)W生用得最多的問候語。但為什么丈夫又去接電話呢?這就是語境的解釋作用,使丈夫理解了妻子的“My fingers are sticky.”的真正含義,即“正在做餡餅或正在做面食,手上粘著面糊不能去接電話”這一“言外之意”。如果沒有語境,我們就不能獲得言語的言外之意,如果沒有獲得話語的言外之意,我們的交際就是失敗的。樓的基地就是語境,建造高樓大廈就是我們的語言運用活動,沒有基地建不起高樓,沒有語境就談不上語用。社交語用能力是指遵循語言使用的社會規(guī)則進行得體交際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說話、何時說和為什么說這些話。就語義、言語意義而言,它們是不斷變化的,還體現(xiàn)著時間意義和空間意義,尤其是言語意義的時空特點更為明顯,而語境在迎合了時空方面的意義之外,不但體現(xiàn)著時間與空間涵蓋下的政治、文化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意義,而且也體現(xiàn)著上下文的意義。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了語義、言語意義和語境的關(guān)系。言語意義是語義的個別體現(xiàn)和具體運用,它是語義的具體存在形式,即語義源于言語意義,因此言語意義是第一性的,具有相對的動態(tài)性;語義是從言語意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是第二性的,從發(fā)展的角度看具有相對的靜態(tài)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語義不斷地從言語意義中得到豐富和發(fā)展。修辭意義是語言單位的主觀評價的感情意義,有褒貶之別,包括表情色彩、語體色彩和聯(lián)想色彩。 (語境學概論第五章,pp 97136)、言語意義和語境語言是在大的社會語境下使用的符號系統(tǒng),而言語則在相對小的語境下(如情景語境、文化語境和上下文語境等)的使用語言的行為。女性特殊的語言優(yōu)勢,決定了女人擁有優(yōu)越于男人的語言天賦,而女人的語言天賦恰恰是為嬰兒早期語言開發(fā)設定的。 另外,學習者現(xiàn)有語言水平的差異也影響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這說明,學生并沒有理解單詞在課文中的意思。比如,有的教師總是在學習課文之前講解生單詞。 1 2 3 4 51我(a)能比較快地記住聽覺形象。 1 2 3 4 5如果聽錄音和看書這兩項活動可以選擇的話, a)我寧愿聽錄音。我對聽過的東西記得特別快。 文秋芳(1996a)設計的一個學習風格類型測量表,如下:學習風格類型測量表 本表共有14道題(其中第12一14道題分別有兩個小題)。他們偏愛默讀,注意教師板書的內(nèi)容,不太注意聽教師的講解。對得分結(jié)果可作如下解釋:單數(shù)題的總分在35分以上 運用左半腦為主雙數(shù)題的總分在25以下單數(shù)題的總分在32—35之間 運用左半腦略多于右半腦雙數(shù)題的總分在25—28之間 左右半腦用得差不多雙數(shù)題的總分在32~35之間 運用右半腦略多于左半腦單數(shù)題的總分在25—28之間雙數(shù)題的總分在35分以上 運用右半腦為主單數(shù)題的總分在25以下除了以左右腦使用情況對認知風格進行分類以外,研究人員還進行了其他分類方法的研究,如場獨立型與場依賴型、思考型與沖動型等。 1 2 3 4 514)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1 2 3 4 56)我喜歡對人的內(nèi)在特點作出主觀的判斷。 .3=這個陳述有時符合我的情況。右腦占主導地位的學習者則比較喜歡使用那些運用形象思維和知覺思維的學習策略。右半球擅長非語言思維和空間想像思維,對由視覺、觸覺和聽覺帶來的信息比較敏感,對整體性信息和情感信息的處理更為有效。下面是對得分的說明:13分以上:比較外向; 9—12分:稍稍外向; 7—8分: 稍稍內(nèi)向; 6分以下:比較內(nèi)向 (Cognitive styl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認知風格是指學習者在認知過程中識別、處理、儲存、提取信息的方式,以及學習者解決問題時的出發(fā)點(orientation),有時也稱為學習風格。b)小組活動。b)參加興趣不大的聚會。b)能及時地了解到別人的近況。b)和大家一起工作。與此類似的一種解釋是,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可能在語法、翻譯、閱讀理解方面鉆研更深(朱純,1994:347)。后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一觀點并不完全正確。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使用這些學習策略,而更多地使用其他學習策略。因此,在初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膶W習策略訓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初高中學習者還不能完全自主地、有系統(tǒng)地發(fā)展和使用語言學習策略。學習者的認知能力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他們的認知方式也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 實施策略要注意哪些? 對付壓力、避免拖延、批評性思考、像天才般那樣思考、做出適宜的決策。二、教學重點影響外語學習策略的因素三、教學難點語境與語言學習。另外,教師的教學、教學環(huán)境等外部因素也從多角度影響學習者學習策略的形成和使用。如果教師能夠給予適當?shù)闹笇Ш陀柧殻W生也能形成和使用有效的語言學習策略。另外,不經(jīng)教師指導、自發(fā)形成的策略不一定是有效的策略,如死記硬背、反復抄寫等。但是,從客觀實際來看,智力還影響著學習策略的形成和使用。智力水平高的學習者不一定能自然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而沒有掌握有效學習策略的學習者也不一定是智力水平低的學習者。但在解釋這兩種現(xiàn)象時,研究者們存在很大的分歧。下面是一個簡單的性格類型測量表(摘自文秋芳,1996a):性格類型測量表說明:請你在下面各題的a、b兩個選項中選擇一個。4)在聚會時,我 a)只與熟人進行交談。8)交朋友時,通常 a)是別人主動。12)當我一個人時,我感到 a)清靜。 得分計算方法:請將b)答案的個數(shù)相加,每個答案1分。 在認知風格研究中,對左右半腦不同功能的研究最為突出。因此,對于左腦發(fā)達的學習者來說,一方面要進一步發(fā)揮邏輯思維和語言思維的優(yōu)勢,同時也應該積極開發(fā)右腦的功能,如非語言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請你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中一個選項作為答案。 1 2 3 4 53)我喜歡把所要解決的問題分成若干部分,然 后運用邏輯關(guān)系逐一解決。 1 2 3 4 511)我喜歡說話和寫文章。 1 2 3 4 519)我喜歡做有固定答案的試題。上課能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解。在語言學習中,這種事物就是語言。3=這個陳述有時符合我的情況。 1 2 3 4 5我聽別人朗讀課文比自己默讀課文要收獲大。 1 2 3 4 5 (b)喜歡看故事書。關(guān)于這一方面我們在本書第十章還要詳細討論。 筆者在大學從事多年綜合英語的教學,學生很重視這門課,而且總是花大量時間預習。研究表明,態(tài)度積極且動機較高的學習者使用的學習策略更多,使用頻率也更高。這里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教師的教學方法、教材、評估標準和評估方法、學生的自主程度以及學習者所受的其他方面的文化熏陶。 精確:具有惟妙惟肖再現(xiàn)所聞事物的能力,尤其是細節(jié)。詞匯意義是語言單位的理性意義,它具有客觀性、概括性、相關(guān)性、民族性和模糊性。因此,我們可以說言語意義與語境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沒有語境便不會產(chǎn)生言語意義。然而,如上所述,語言存在于言語之中,語義又存在于言語意義之中。語境還影響詞語的感情色彩;語境也填補、豐富詞匯的意義。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獲取明確的言語意義。因此,在語言研究和語言學習中語境與語用都具有重要意義,它們的關(guān)系可以理解為以下幾點。語言的表達形式與人們想要表達的意思之間往往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guān)系。” 但是,根據(jù)語境從語用的角度分析,就會知道女主人B的應答并不是“感謝”,它所含的言外之意是“How clumsy you are! Now I’ll have to buy a new set of tea cups.”(看你多笨!我現(xiàn)在只好再買一套新茶具啦。又如,一位顧客在一家西餐餐館里就餐時,發(fā)現(xiàn)餐桌上只有叉而沒有餐刀,于是就向服務員說:(4)I haven’t got a knife.過了一會兒,服務員給顧客送來一把餐刀,解決了顧客的餐具問題,交際獲得成功。所以,人們對交際中的話語的領(lǐng)會和理解通常要借助于一定的語境,否則,交際也會失敗。假如我們知道他不是一個內(nèi)科醫(yī)生,而是一個木匠,那么,例(10)就是一句隱喻性話語。如果我們知道他不是一個管鑰匙的人,而是一位權(quán)威人士,那么,例(13)就是一句雙關(guān)語。.上下文語境制約上下文語境指一句話的前言或后語,也可以指一篇文章的上下文,按語用原則來劃分,可分為詞的前言后語,短語的前言后語,段落的前言后語。第一句最為正式,第二句也比較正式,這兩舉一般用于陌生人,通常不用于關(guān)系親密的人或夫妻之間。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這已成為共識。如:(17)work like a dog(拼命工作);a lucky dog(幸運的人);a gay dog(快樂的人);love me,love mg dog(愛屋及烏);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刀子嘴,豆腐心);old dog(老手、行家里手)等等。由情景而產(chǎn)生的語義叫做“情景意義”(situational meaning),也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