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 且 B39。 C = 3, 則 AM 的長為 2 . 類型 2 勾股定理的實際應(yīng)用 典例 2 如圖 , 小亮將升旗的繩子拉到旗桿底端 , 繩子末端剛好接觸到地面 , 然后將繩子末端拉到距離旗桿 8 m 處 , 發(fā)現(xiàn)此時繩子末端距離地面 2 m . 求旗桿的高度 . ( 滑輪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計 ) 【解析】 如圖所示 ,作 BC ⊥ AE 于點(diǎn) C ,則 B C = D E= 8 .設(shè) A E=x m, 則AB = x m, A C = ( x 2 ) m, 在 Rt △ AB C 中 , AC2+ BC2= AB2,即 ( x 2 )2+ 82=x2,解得 x= 17, 即旗桿的高度為 17 m . 【針對訓(xùn)練】 ,底面直徑長 12 cm,高為 16 cm,將一根長 24 cm的竹筷子放入其中 ,杯口外面露出一部分 ,甲、乙、丙、丁四名同學(xué)測量露在外面一部分的長度 ,他們測量的結(jié)果是甲 :3 cm,乙 :6 cm,丙 :9 cm,丁 :12 cm,則測量正確的是 ( B ) 2 . 如圖 , 一艘輪船以 16 海里 / 時的速度從港口 A 出發(fā)向東北方向航行 , 另一艘輪船以 12 海里 / 時的速度同時從港口 A 出發(fā)向東南方向航行 , 離開港口 2 小時后 , 則兩船相距 ( C ) A . 25 海里 B . 32 海里 C . 40 海里 D . 56 海里 3 . 如圖 ,在長方形 A BC D 中 , M 為 BC 邊上一點(diǎn) , 連接 AM , 過點(diǎ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