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 . (7 分 ) 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為了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把 10g 石灰石固體樣品進行高溫煅燒,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 aCO 3 ==== =高溫C aO +CO 2 ↑ 。 中間 右邊 【解釋與結(jié)論】 甲小組的結(jié)論為 。 含 三、簡答題 ( 共 7 分 ) 20 . (3 分 ) 某人用 A 、 B 、 C 、 D 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AD 、 B A C 、 B CD 經(jīng)過一系列十分復雜的化學反應,制造出人類現(xiàn)在還未知的物質(zhì) X 。煅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X + 1 1O 2 ==== =高溫2Fe 2 O 3 + 8SO 2 ,則 X 為 ( ) A . F eS 2 B . Fe 2 S 3 C . F eSO 4 D . F eS A 8 .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在試管中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隨著反應的發(fā)生,縱坐標表示的是 ( ) A .高錳酸鉀的質(zhì)量 B . 氧氣的質(zhì)量 C .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D . 固體物質(zhì)的質(zhì)量 D 9 .某反應 A + 2B == =C + 3D ,若有 30 gA 和 15 gB 恰好完全反應生成 10gC ,那么要得到 7gD 參加反應的 A 的質(zhì)量為 ( ) A . 20g B . 15g C . 12g D . 6g 10 .在試管中裝入 a g 高錳酸鉀,加熱后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 b g ,再往試管中加入c g 氯酸鉀,繼續(xù)加熱后,試管中剩余固體 d g ,則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為 ( ) A . ( a + c - d ) g B . ( a + c - b - d )g C . ( a - d ) g D . ( b - d )g D A 11 .下列制備氧氣的反應中,用等質(zhì)量的反應物能獲得氧氣最多的是 ( ) A . 2H 2 O 2 ==== =MnO 22H 2 O + O 2 ↑ B . 2KClO 3 ==== =MnO 2△2KCl + 3O 2 ↑ C . 2H 2 O ==== =通電2H 2 ↑ + O 2 ↑ D . 2KMn O 4 ==== =△K 2 MnO 4 + M nO 2 + O 2 ↑ C 12 .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 “○” 、 “●” 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項中對圖示模型理解正確的是 ( ) A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 .反應中共有兩種元素參加 C .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種單質(zhì) D .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zhì)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 2 ∶ 3 B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