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滿井游記明袁宏道滿井,是地名,在北京東直門外東北三里,明清兩朝是京城近郊的一個風景區(qū)。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時不落”而得名。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湖廣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人。與兄宗道、弟中道,并稱“三袁”,“公安派”的創(chuàng)始者,他
2024-12-08 05:23
【摘要】江蘇省高郵市送橋中學高中語文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始得西山宴游記第2課時導學案蘇教版必修1【學習目的】1.學習本文在比照與映襯中寫景的特點。2.體會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藝術(shù)特色?!緩土暀z查】檢查字詞(1)施施(yíyí)緩慢行走的樣子(2)徒:隨從
2024-12-09 11:39
【摘要】更上一層樓 筑基達標 1.填空。 《始得西山宴游記》選自 ,作者 ,字 ,世稱 ,他與 倡導古文運動,并稱 。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以山水游記最為著名,本文...
2025-03-15 03:52
【摘要】慧骃國游記教案教學目標:了解《格列佛游記》及作者斯威夫特,把握小說對人物的心理描寫,并體會其作用。:品讀課文中對慧駟和耶胡的描寫部分,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精讀文中對“我”的心理描寫的句、段,探究我不愿與耶胡為伍的真正原因。:了解寫作背景,走進斯威夫特所生活的時代,體會作品深刻的主題,做一個有理性的人。課前預(yù)習1.字詞注
2024-11-29 14:00
【摘要】慧骃國游記第一部分:1、課文選自,作者是(國別)作家。題目中的“慧骃”意思是。2、說一說,“我”在慧骃國里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3、慧骃國的統(tǒng)治者是馬,那里的馬有哪些特點?4、慧骃為什么要將“我”和那些看上去令人討厭的
2024-12-03 07:03
【摘要】始得西山宴游記[唐]柳宗元學習目標:1、掌握重點詞語和句式。2、理解作者情感。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永貞元年,柳宗元積極參加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活動,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長達10年,后雖奉召回京,旋即又被
2025-06-06 01:27
【摘要】《流星》教案教學目標:了解科幻小說的特點;了解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并學會在寫作中運用這種寫法。: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層次;仔細研讀重要語段,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凌偉堅忍的性格。作者作品韓松,1969年出生于重慶,本科就讀于西南師范大學外語系,碩士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新聞學院。19
2024-12-08 23:40
【摘要】《哨子》教案教學步驟]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哨子》,作者富蘭克林是美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的民主主義者,科學家。他在研究大氣電方面有貢獻,發(fā)明了避雷針。他年輕時注意培養(yǎng)美德,要求自己每天晚上自省日間的某些過失,這種嚴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是很可貴的。二、指導預(yù)習。①提示預(yù)習要點:A、本文的論點是什么?B、本文
2024-12-08 09:22
【摘要】對岸一、教學目標:1.通過詩人對于“對岸”的富有想象力的圖景描繪,體會其熱愛大自然,熱愛人民,熱愛故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2.了解泰戈爾及其詩文特點,藝術(shù)風格二、教學重點:了解文章的象征意象三、教學難點:掌握散文詩的特點及泰戈爾詩選的兒童心理描寫四、教學安排:一課時講授課
2024-11-18 21:05
【摘要】海底森林[教學目標]指導學生感受幻想的海底世界的特點。追隨人物的行蹤,把握小說情節(jié)。讓學生通過復述故事情節(jié)提高他們的記憶力,表達能力。[教學重點]把握小說情節(jié)。感受“把科學與文學結(jié)合的非常巧妙”的藝術(shù)魅力[教學難點]感受藝術(shù)魅力[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作者、作品簡介,故事梗
2024-11-18 21:02
【摘要】新課指南:了解科幻小說的特點;了解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并學會在寫作中運用這種寫法。: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層次;仔細研讀重要語段,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凌偉堅忍的性格。怏()噎()撳()攫住()
2024-12-08 11:04
【摘要】《登泰山記》教案教學目的一、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一定的文言實詞,進而疏解文意。二、指導學生理清本文思路,體會描景特點。三、指導學生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品位形象而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寫作方法。教學設(shè)想一、安排兩課時教學。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huán)節(jié),知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理清思路。三、利用預(yù)習的效果教學,重點突出一些疑
2024-12-08 17:53
【摘要】《秋夜》教案一教材分析和教學設(shè)計思想本文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作于1924年9月,《秋夜》是一篇含蓄雋永的散文詩,文章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緊扣各種景物的特征,賦予它們不同類型的人物性格,借以寄寓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因此,教授本文時,應(yīng)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點理解景物的象征意義,并體會象征手法的表達作用,同時輔以一定的
【摘要】《觀蓮拙政園》教案教學目標:了解作者周瘦鵑,了解游記散文的特點。:熟讀課文,理清本文的寫作順序;學習本文以行蹤為線索,按方位順序敘寫觀蓮這一中心的寫作技巧;研讀課文,揣摩重點句子和詞,語的表達作用;精讀課文,學習本文動靜結(jié)合的寫景方法。:搜集有關(guān)的文化知識,規(guī)范自己的道德行為。課前預(yù)習軒()
【摘要】海底森林節(jié)選自《海底兩萬里》【法國】儒勒·凡爾納本文學習內(nèi)容?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神奇多姿的環(huán)境描寫豐富奇特的想象本節(jié)課學習的任務(wù):?感知梳理?品讀賞析?儒勒·凡爾納(J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