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并由此激起你對勞動的熱愛。幸福的生活靠勞動創(chuàng)造,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又是怎樣參加勞動的呢。師:當我們背著書包走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時,當我們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時,你是否會想到那些為我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勞動者?你是否體會到這些勞動者們所付出的艱辛呢?假如這些勞動者都停止了勞動,我們的生活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景?(小組討論 指名說)生1:我們天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由工人、農(nóng)民創(chuàng)造的。交通警察冒嚴寒,戰(zhàn)酷暑,我們在敬佩之余,還應該學習他們的勞動精神。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勞動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你該怎樣去做一個熱愛勞動的好學生呢?(請小組內(nèi)談論,指名回答),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體現(xiàn)在日常的生活中,全體起立,宣讀倡議書)(九)活動總結(jié)同學們,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勞動創(chuàng)造人類。2.要認真負責地當好值日生。5.揭示班隊主題——勞動最光榮二、情感教育(出示照片)圖①地面有果皮、紙屑、泥塊等; 圖②桌子排得很亂、黑板沒擦;圖③掃帚、紙簍等亂七八糟堆在一起;同學們,從這幾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學生邊看圖邊找問題,最后引導學生說出:衛(wèi)生又差又亂,在這樣的教室里上課,心里很不舒服,會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等??)三、怎樣當好值日生1.出示圖片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有的灑水、有的掃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擺桌椅、有的坐在一邊、有的在聊天??)?a.每人都有自己的職責,互相幫助。① 下雨了,一個小朋友兩腳都是泥,就進了教室; ② 一個小朋友掃地時,滿教室都飛著灰塵; ③ 小剛拖完地說:“強強咱倆去倒垃圾。五、夸夸這些值日生1.各小隊討論選出優(yōu)秀值日生,并組織大家說一說他們是怎樣當值日生的。因此,學會自理并不只是一個學生個人的事,我們可愛的祖國,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將如何發(fā)展,如何雄立于世界,全在于新一代的少年兒童。女:我們沐浴著集體的陽光。女:小寶是一名和我們同齡的孩子。乙:下面請聽兒歌齊誦:(根據(jù)兒歌意思加進動作,以小組為單位。三組:紅太陽笑瞇瞇,自己學著來洗衣。合:大家愛勞動,互相來學習。甲:我給大家出一個謎語: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手有勤勞的手,有懶惰的手。甲:你們能做到嗎?甲: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愛勞動的手,相信我們班的全體小朋友以后都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會做的事情經(jīng)常做。蛙鳴蟲叫,魚躍雀散,初春的曠野已是喧聲鼎沸了。1886年5月1日,在美國芝加哥,20萬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在樓外高樓,在亭外長亭,讓我們手挽手,肩并肩,豪情萬丈,血氣方剛的唱一首大江東去,把全世界勞動者的心愿送給遠方,送給明天。讓我們來聽一聽為勞動者的高歌吧。是勞動者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嶄新的世界;是勞動者的智慧,開辟了光明的大道。是勞動,帶來了民族的振興;是勞動,迎來了祖國的富饒;是勞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是勞動,釀造了生活的美妙。“勞動”,是莊嚴而又神圣的旗幟,“勞動者”是親切而又光榮的稱號。用齒輪,演奏出時代的優(yōu)美旋律;用麥穗,描繪出祖國的江山多嬌。主持人:“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而家長卻認為孩子只要有特長、學習好就是萬能的。如:自己洗衣服,打掃房間,做飯,買菜等。準備節(jié)目道具及音樂。老師看了,知道同學們希望能做生活的小主人,都努力做勤勞的好孩子。首先有請和同學為我們表演《小皇帝》,大家歡迎?。ㄒ唬┬∑繁硌荨缎』实邸贰#▽W生圍繞對小品的人物角色和自己的感受、收獲談。男主持人:曾在報上登摘了這么一件事。平時在家里,他不要說幫父母做家務了,就連自己的事也要父母代勞,比如說穿衣服、系鞋帶、事理書包、事理床鋪等這些力所能及的事他都不會干。最后他被學校退了回去。女主持人:請欣賞《我們從小愛勞動》。)比賽過程:①穿衣——拿起衣服穿好扣齊。(將接力棒傳給第二個同學,依次進行?!驹O計意圖】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技能。男主持人:是伙伴們的揮汗如雨,換取勞動后的歡聲笑語。嗯,有了。先把地面掃干凈,再把椅子擺擺好,衛(wèi)生工具放整齊,三清三齊要做到。大家一起來動手,做個勤勞好兒童。【設計意圖】在校做到勤勞合作、有責任感,搞好值日工作。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生活,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小事做起,都來爭做勤勞的好少年?。┙Y(jié)束部分:(男主持人:)今天,大家都暢所欲言,美好的時光總是很快過去,我們的主題班會已接近尾聲了,現(xiàn)在,請班主任為我們?yōu)樾〗Y(jié)。欣賞兒歌《幸福在哪里》結(jié)束主題班會【設計意圖】讓學生懂得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內(nèi)涵。在這里,我設計了一個小品:《小皇帝》和《好孩子》,主要是考慮到了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如果直接讓小朋友說怎樣做勤勞的孩子,他們未必能說得出來;但是他們可以判斷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學生的競爭意識很強,通過各種各樣的比賽,既可以讓學生獲得一定的知識,又可以增強學生平時要愛勞動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