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劃地找學生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困難以及他們對教學的看法、要求。親其師,則信其道。于是,我微笑著真誠邀請他們,稍加點撥后,他們也紛紛舉手,可見,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另外,教師必須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找到并確定教材中訓練的內容和思想教育內容的結合點,以防止德育空泛化。我說:“沒有一個父母會忘記自己孩子的生日,但為什么作為孩子的我們卻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呢?” 學生們陷入了沉思,教室里一片寂靜,我把回答這兩個問題作為家庭作業(yè)。英語課外活動是英語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渲染學習氣氛,同時英語課外活動還可以豐富中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其道德情操,有助于進行具體生動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國際主義思想教育,培養(yǎng)他們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素質,使之成為學習、教育的真正主體。英語播音小組可定期播放校園新聞、好人好事、英文歌曲等;板報小組開辟校園英語專欄,宣傳時事政治,選登名人成才史,介紹學習方法等;表演小組定期演唱英文歌曲、排練短劇小品,積極準備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型文藝活動;會話小組定期練習口語表達;閱讀小組定期閱讀原著、背誦名言警句、寫讀書心得等。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品德修養(yǎng),才能以高尚的道德影響學生。第二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英語是基礎教育的必修課,通過英語學習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F(xiàn)就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談一些粗淺的看法。我們教師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有責任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每一節(jié)英語課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使英語課充滿陽光。這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講文明講禮貌的習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2、通過鼓勵和表揚進行德育滲透激勵和表揚對學生的觸動是很大的,因此我常常用榜樣的作用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尤其是對于那些基礎差、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老師鼓勵性的言語,對他的正面評價,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樹立自信心的因素。通過學動物的名稱及 I like? 句型,培養(yǎng)起愛護動物,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傊?,這節(jié)課通過主動參與、創(chuàng)設情景、對比辨析等策略,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活動中,培養(yǎng)了正確的道德情感?!癕y father is a doctor.”“My mother is a teacher.”“My uncle is a boss.”氣氛挺活躍的?!蓖瑢W們深受教育。如課開始時,未準備就緒的課堂:黑板未擦,燈沒有開,書本也沒有放在桌面上等,通過復習please?和Let’s?句型,為班級上課做準備,同時運用這個句型,使學生明白要求別人做事要有禮貌,而且懂得,要上課了,應作好準備工作。然后通過看同學已改正的錄象,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指導,進一步鞏固什么是對的的認識,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指導,讓他們向改正的同學學習,也明白“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改正了就好。小學的英語課內涵豐富,有自己獨特的意義和魅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課堂上,我給表現(xiàn)好的同學印“Good小貓”的印章時,學生自然地說出“Thankyou”?!碑斍拔覀兊慕滩亩际菄@我們的日常生活來進行的話題,所以,教師必須要善于喚起和誘發(fā)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道德現(xiàn)象的情感體驗。學生會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方法,讓他們帶著這些見解和方法去參加實際活動,讓他們能更加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我在教學歌曲FatherandMother時,發(fā)現(xiàn)學生唱得感情豐富,而且唱得非常投入,便即時讓學生用Ilove…來說句子。但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進行交際。swrongwithyou?…醫(yī)生給出診斷:,然后可以讓病人自己挑選醫(yī)院去看病,并且進行醫(yī)生和病人之間的對話訓練。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書育人,為人師表?,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長輩百般呵護,有求必應。中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們教師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德和言行,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和自身的品行素質將對學生的一生產(chǎn)生非常重要的影響。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課中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呢?本文試從以下幾點談談筆者的看法。對初三學生進行社會發(fā)展常識和基本國情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例如:我在上《做誠信的人》這一課內容時,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撒謊、作弊、違紀等不守誠信的現(xiàn)象,開展了一次《誠信在我心中》的主題班會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們熱情高漲,紛紛表示以后要把每月的一些零花錢省下來捐給“愛心助學會”,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同學,還有更多的學生通過捐書,收廢品(將廢書、廢紙、飲料瓶積攢起來)等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一份愛心。理論知識源于生活的需要,是從實踐經(jīng)驗中抽象出來的,是人們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和總結。比如在教學“如何拒絕誘惑”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先讓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然后因勢利導,把好的想法推廣給全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