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與作品簡介※朗誦詩歌※詩歌解讀※探究討論※課后思考與練習作者簡介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晚唐杰出詩人,其詩、賦、古文都負盛名,尤以七言絕句著稱,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杜牧其人俊朗飄逸,個性張揚,杜
2024-11-18 22:35
【摘要】朱自清第一課時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誦讀文章,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2學習運用多種手法寫景的方法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揚州人,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拜訪作者朗潤
2024-11-18 22:33
【摘要】知識目標準確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理解主題思想。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能力目標學習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揭示人物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jié)的曲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2024-11-19 08:23
【摘要】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老師每逢假期,他都會到鎮(zhèn)上煤礦下井挖煤。不了解原委的人,立馬都會有個疑問,老師去挖煤干嗎,不務正業(yè)找外快?原來他挖煤掙的錢除了供兒女上大學外,就是給自己班上的貧困生交學費,而自己卻天天吃白開水泡飯和咸菜。劉念友老師一位年過半百的女教師,在
2024-11-26 18:32
【摘要】七言律詩?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陽,葬于洛陽香山,享年75歲。敘事詩中:
【摘要】“老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像蠟燭,照亮了學生前進的道路?!鳖A習檢測?魏?。ǎ┎淌|芝()?黑痣()榆錢()?狡猾(
2024-12-07 13:23
【摘要】師生對話現(xiàn)代生活如此繁雜,人們隨時需要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決定。一個選擇,決定一條道路。一條道路,到達一方土地。一方土地,開始一種生活。一種生活,形成一個命運。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每個人都希望盡量少走彎路。將決定做得完美一些,少一些遺憾,是所有人的期望。那就是——你到底要什么?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著名作家畢淑敏的文章《我的五
2024-11-26 18:33
【摘要】我的五樣畢淑敏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孫志玲教學目標?通過活動,學生能夠正確的評價自己、認識自我,初步擬定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一、與文本對話?1.從內(nèi)容上理清文章思路?2.從表達方式上理清文章思路?3、作者取舍的順序和原因是怎樣的?
2024-11-30 12:00
【摘要】知遇相惜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入學考試成績發(fā)布,一位20多歲的考生數(shù)學零分,作文也只寫了三句帶感慨的新詩:“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按說,這位考生鐵定無法錄取。不過,問題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識才的主考官。這位主考官就是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先生。聞先生從這三句雜感詩中發(fā)現(xiàn)了這位青年身上潛伏的才氣,一錘
【摘要】1、春朱自清你知道描寫“春天”的詩句嗎??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唐·杜甫《春夜喜雨》?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183
2025-06-21 02:43
【摘要】春風——林斤瀾體裁:散文林斤瀾,作家、詩人、評論家。浙江溫州人。1937年在溫州中學初中部畢業(yè),1938年在抗日流動宣傳隊做抗日宣傳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之后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49年后調(diào)到北京文聯(lián)工作專門從事劇本創(chuàng)作。曾任《北京文學》主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北京分會副主席等。作品以
2025-06-16 17:09
2025-06-15 15:52
【摘要】劉禹錫陋室銘《陋室銘》題解《陋室銘》題解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意為簡陋的房屋。據(jù)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有一正房,兩廂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xiàn)在安徽和縣仍保存著。安徽和縣劉禹錫陋室劉禹錫簡介劉禹錫簡介劉禹錫(772~843),字夢得,唐代進
2024-11-16 22:57
【摘要】孫悟空與龍王龍宮“借”寶選自《西游記》作者吳承恩?吳承恩:明代小說家。字汝忠,別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陰人?!段饔斡洝肥俏覈糯拈L篇神話小說,全書共一
2024-11-18 07:06
【摘要】導入新課?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為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的藝術瑰寶,也為我們留下了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美德,這些藝術品,這些傳統(tǒng)美德傳承著中華文化,閃耀著奪目的人文光芒。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絕品》,一起去體會文中的這種人文光芒。絕品學習目標?1、識記字詞、文學常識,?2、引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小說,把握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