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直沒有在情感上將自己和母校綁定在一起。(香港大學也很浮躁,不一樣的浮躁法,回頭有空再細說。我人生中實在有太多出自清華的鐵哥們兒,不可以掃大家的興。借高考狀元比例來調撥關系,小爺我最憤恨大學之間較勁(同樣反敢StanfordBerkeley死磕, 更反敢常青藤聯(lián)校內部死磕)一是因為如此目光短淺,像井底之蛙一般;二是參與者多有利用母校抬高自己的嫌疑。: 香港大學與清華既是同年誕生,想畢當年定有一番淵源。我確實覺得香港大學的輿論對商人和官員也太過敏感了,當年溫總來演講,有人跳出來痛斥學校諂媚。唯獨一個算是政商界人士的研討會是―對話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印象就五個字:真他媽學術。在頁面左下我查到了校慶系列活動(儀式): 七彩校園‖嘉年華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lián)盟2011校長年會圖書館北樓奠基儀式李兆基科技大樓開工儀式清華—羅姆電子工程館竣工儀式百年校慶紀念郵票發(fā)行儀式產學互動與中日經(jīng)濟論壇研究生骨干百年校慶返校座談會(給人的第三印象是,清華有好多的大樓要蓋)然后我在香港大學百年校慶的網(wǎng)站上,醒目的提醒著以下活動: : Becker(2003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題目:Causes of the Worldwide Boom in Higher Education, Especailly of Women建校百年系列獎座2: Barr233。在清華的百年校慶網(wǎng)站上: ,然后下面有吳邦國委員長來校視察的視頻新聞。相比之下,香港大學的百年校慶卻低調得讓人不可思議。(如北大老校長蔡元培死在香港大學)這卻成就了早期的香港大學,一時成了學界泰斗們的集結地。(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白重恩,李稻葵,汪丁丁。清華只在三項上明顯落后:―國際教師素質‖,―國際學生素質‖和―學術期刊發(fā)表質量‖。我的高中動輒就說自己二百八十多年校慶,笑我蛋疼。香港大學(英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 HKU),香港第一所大學,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醫(yī)學院」及「香港官立技術??茖W校」合并而成,大學于1911年在香港島正式創(chuàng)立,孫中山為港大醫(yī)學院首屆畢業(yè)生。第一篇: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和香港大學百年校慶有哪些不同之處1911年,幾乎同時,清政府創(chuàng)辦了清華大學,港英政府創(chuàng)辦了香港大學。創(chuàng)建于1911年,最初為清政府利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所建立留美預科學校―遊美學務處‖及附設―肄業(yè)館‖,自1925年始設大學部。(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差異不足為怪,學校都流行把歷史算的悠久些。其實我認為大學排名是件很愚蠢的事情,細究一下排名的算法,發(fā)現(xiàn)兩校很多方面都不相伯仲。這使得很多留美優(yōu)秀的年輕教授不敢直接回國任教,往往他們選擇以香港為歸國跳板,在香港的大學拼到功成名就后,再回國自己搖身變成學霸或官僚,這樣一來,這些人學術活力最盛,產出最高的那些年都貢獻給了香港大學。追溯回1911年,當時的中國何等的饑寒貧弱,后又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使得近代中國很多學術泰斗都選擇安身香港。這些日子清華百年之慶祝輿論沸沸揚揚,―人人網(wǎng)好友新鮮事‖每天都被我那幾百個表忠心的清華兄弟們刷屏。反之,清華的百年校慶有明確具體的日期,4月23號(今天),我不清楚這個校慶日是如何確立的。頁面右中是清華收到的各類社會捐贈(給我的第二印象是,香港大學的某幾位校友們原來很喜歡向清華捐贈以表忠心)。外加將近三百個學科內部的研討會,在此不一一贅述。膚淺….香港哪里是個做學問的地方?那個地方太浮躁….‖ 現(xiàn)在想想,我笑了。我哥們兒陳子堅(主席)應陳云林邀請赴京參加國慶活動又被人指獻媚。我懷揣好奇,想在網(wǎng)上查找早年港大與清華間的趣聞軼事。―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學問本來就是自己在做,學校給的只是環(huán)境。其實我只是拿香港大學和清華為例子諷刺一下內地學界的浮躁。): 今天寫的多有贊美母校之意,也算一表忠心了。那時的我,頗有些生當港大男,死當北大鬼的意思。一百年前,她們的誕生都出于一個目的:師夷長技以自強,that’s all that matters….第二篇:2011清華大學百年校慶2011清華大學百年校慶2011清華大學百年校慶(20110310 16:24:45)轉載▼標簽: 大學 美麗校園 文化 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