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包責任制。(2分)(4)祖國統(tǒng)一。(2分)(2)1997年7月1日。)題號1—13答案 D D B A C D B B C B C B D14—25答案C A D B B C A A B D C D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15分)(1)西藏和平解放,(2分)祖國大陸獲得統(tǒng)一,各民族實現(xiàn)了大團結。(2分)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2分)農業(yè)合作化,農業(yè)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變?yōu)榱斯兄疲龠M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1分)原因: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再加上自然災害。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3)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2分)求同存異的方針。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ㄈ未?點得4分)措施:合理規(guī)劃城市,使城市化進程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提高城市綠化程度;分散大城市職能等。(1分)(2)(5分)多陰雨天氣,日照少,(1分)玻璃溫室可以使太陽光照得以充分利用;(1分)氣候溫涼,(1分)玻璃溫室提高了溫室內的溫度,(1分)滿足花卉、蔬菜生長所需的熱量條件;(1分)同時玻璃溫室有利于保持、調節(jié)溫室內空氣和土壤的水分。工業(yè)集聚可以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jié)約生產建設投資。(1分)缺點:位于河流下游地帶,(1分)水質較差;(1分)位于盛行風上風地帶,(1分)易受工業(yè)區(qū)污染影響,空氣質量較差。(1分)第三篇:鄭州市2013—2014學年下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高二語文參考答案2013—2014學年下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高中二年級語文參考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以偏概全,原文是“新詩誕生和發(fā)展的四十年,??”)(指代理解錯誤,原文的“它”是指“新詩潮”而非“關于‘朦朧詩’的論戰(zhàn)”)(偷換概念,“居于主流地位”的是“新詩潮”而非“朦朧詩”)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遇:遇合。(2)如今才過了幾天而已,那股英氣勃勃的神情,依然在眉宇間顯現(xiàn),怎么會是山中的隱士呢?譯出大意給2分;“耳”(而已,罷了)、“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而豈山中之人哉?”(譯出反問句)三處,譯對一處給1分。(1....分;答出“歸隱之志”或冒號后面的內容均可給1分)后三聯(lián)寫歸隱后的生活:或自得其樂......地欣賞美景,或率性忘情地與林叟談笑,盡顯恬淡灑脫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本聯(lián)寫詩人在山間信步閑走,至無路處索性坐看風起云涌,照應了上聯(lián)中的“興....來每獨往”,且所寫即是“勝事”,其中透露出的無往而不適的恬淡情懷也與上聯(lián)中的“自知”遙相呼應。本聯(lián)通過對詩人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動作描寫,突出其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大自然的美好,使一位悠閑自在、無往不適的隱者形象自然而然地凸顯出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小說開篇描寫了老李轉動輪椅艱難移到窗口眺望、等待的情景,引起讀者的好奇與期待。前三段通過描寫老李的動作,如艱難地轉動輪椅,不等氣喘勻就抬頭朝對面頂樓的窗口望去等,表現(xiàn)了老李等待老劉的急切心情,突出了他對友情的珍視。③善良,為他人著想。(6分;答出一點給2分,其中作用概括1分,結合文本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點、意思對即可。④啟示人們要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自己的晚年生活。(A項,對夢想起因的概括抓次放主,忽略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這一主要原因;D項對夢想的理解失之表面化,作者夢想的實質是弘揚、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間書齋式的國學講壇”只是實現(xiàn)這一理想的虛擬的象征物,并非實指;E項“反感”有誤。③“‘不忍不’說”是因為當前的社會實在太需要,也太應該有這樣一個夢想了,出于保護、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神圣的責任感,作者“不忍不”說。這兩段以詩意的文字暢想了研習傳統(tǒng)文化所需要的自然、美妙的環(huán)境,使作者的國學夢想更豐富具體,更具有感染力。這兩段描寫夢想中的國學講壇,美妙動人,堪稱“奢華”,和下文的“退而求其次”形成一個跌宕,更顯出作者國學講壇夢的熱切。②可以在講臺或矮柜上安放文房四寶一套。學生所添加的“物品”只要是文中作者夢想的國學講壇里所沒有的,且富有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