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 成立.理由如下: 過點(diǎn) P 作 PD , PM , PN 分別垂直于直線 BA , BC , AC ,垂足分別為點(diǎn) D , M , N ,如圖 ① 所示. 因?yàn)?BP 是 ∠ ABC 的平分線, 所以 ∠ ABP = ∠ CBP . 因?yàn)?PM ⊥ BC , PD ⊥ BA , 所以 ∠ B D P = ∠ B M P = 90176。 ; 第二次折疊后,題圖 ③ 中的 ∠ AEF = 176。 C . 7 2 176。 . 7 .如圖,在 △ A BC 中,點(diǎn) A , B 關(guān)于直線 l 1 對稱且 l 1 交 BC 于點(diǎn) D ,點(diǎn) A , C 關(guān)于直線 l 2 對稱且 l 2 交 BC 于點(diǎn) E , l 1 與 l 2相交于點(diǎn) O , △ A DE 的周長為 6 cm . ( 1) 求 BC 的長; 解: 由軸對稱的性質(zhì)知 AD = BD , AE = CE . 因?yàn)?△ A D E 的周長為 6 cm , 所以 BC = BD + DE + CE = AD + DE + AE = 6 cm . ( 2 ) 分別連接 O A , OB , OC ,若 △ O B C 的周長為 16 cm ,求 O A的長; 解: 由軸對稱的性質(zhì)知 OA = OB , OA = OC , 所以 OA = OB = OC . 因?yàn)?△ O B C 的周長為 16 cm , 所以 OB + OC + BC = 16 cm . 所以 OB = OC = 5 cm . 所以 OA = 5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