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楚,引導學生首先猜測詞性,再根據(jù)語境大概確定含義,最后通過展現(xiàn)圖片明確含義并領讀。隨后在PPT中展現(xiàn)兩幅兩個隊伍在到達極點時拍攝的照片,通過照片鼓勵學生預測競賽的結果并闡述理由。在討論過程中,不設置標準答案,由學生總結兩次競賽的異同,教師在此過程中通過追加問題,引導學生對這些人物的性格進行深入地思考,最后再加以總結。從詞匯的掌握上來看,因為在平時的高考閱讀練習中,除完成相應的練習題,也非常重視對高考中出現(xiàn)的高頻詞的學習和考查,所以本課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詞,例如ambition, run out of, exhausted對于學生來說不算陌生詞匯。文章篇幅雖然較長,但是主題“英雄”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在之前的模塊中曾經(jīng)學過Christopher Reeve的故事,在配套的泛讀材料中也讀過更多英雄的故事,因此對“英雄”也有了自己的認識。課程標準同時提出:高中英語課程關注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發(fā)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yǎng)。根據(jù)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fā)展的特點和學業(yè)發(fā)展的需求,高中英語課程應強調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比較Captain Scott團隊在去南極探險和回程過程中的異同,教師預先沒有給出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比較,為的是給學生探討的空間,通過和組員間的合作討論,積極發(fā)現(xiàn)更多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對于競賽的描述和日記片段凸顯出Captain Scott和他的隊員是名符其實的英雄這一文章主題。學生情況分析:本節(jié)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一平行班的學生,學生水平雖然參差不齊,但是課上表現(xiàn)積極活躍,參與討論、活動的熱情比較高。2. 在閱讀過程中,將文章分割成兩部分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更清楚了解整個探險的過程,設置由淺入深的問題,逐步從對兩次競賽的事實性了解,過渡到對兩次競賽的異同比較,最終達到對Captain Scott以及他的隊員性格品質的清晰認識。在引入部分中,教師通過PPT呈現(xiàn)一幅南極的圖片以及課文題目The Race to the Pole,引導學生說出文章中描述的競賽是在哪個極點進行。之后細讀這一部分文章內容,找出Captain Scott所帶領的隊伍失敗的原因。教師布置兩個閱讀問題:1. Captain Scott和他的隊員在第二場競爭中面對的對手是誰?2. 結果如何?閱讀過后,因為第1個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兩人一起討論各自的答案。在兩部分分析比較過程中,學生以4人為一小組,分析比較兩個競賽的相同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