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1頁共2頁 修改黨章的深入理解 2024年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修正案)》。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以來,共召開了十九次全國代表 大會。以前代表大會也對黨章進行修訂或...
2024-09-23 00:12
【摘要】單元檢測(二)(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50分)讀“部分2013年全球大地震列表(7級以上)”,回答1~3題。發(fā)生日期國家或地區(qū)震級震源深度4月6日印尼70千米4月20日中國雅安13千米5月24日俄羅斯600千米9月24日巴基斯坦40千米10月15日菲律賓40千
2025-06-22 03:53
【摘要】第一節(jié)自然災害的地域差異(2課時)課程標準:1.比較同一自然災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異。2.運用地圖說明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一、導與學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點,以及形成原因。(2)掌握自然災害危害地理分布特點以及原因。2.能力目標(1)通過讀圖形成能總結地理規(guī)
2024-12-08 20:07
【摘要】第二章從主要災種了解自然災害第三節(jié)生物災害測試【基礎夯實】一、選擇題1.我國第一、二大天然林區(qū)的松毛蟲種類主要是()A.馬尾松毛蟲、油松毛蟲B.落葉松毛蟲、赤松毛蟲C.落葉松毛蟲、云南松毛蟲D.馬尾松毛蟲、云
2024-12-05 05:47
【摘要】第三章防災與減災地理信息技術與防災減災相關素材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地理信息系統(tǒng)(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tǒng)”或“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系統(tǒng)”。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tǒng)。它是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tǒng)支持下,對整
2024-12-08 10:01
【摘要】單元檢測(四)(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50分)1.減災防災的核心是“減”,對此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減災是一種理想化的理念,在目前技術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B.只要科學技術提高了,我們就可以避免、杜絕各種自然災害C.準確預測各種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是減災防災的關鍵D.減災防災有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答案 D解析 只要社會、科技發(fā)
2025-06-15 22:36
【摘要】第二章從主要災種了解自然災害第一節(jié)地質災害同步測試【基礎夯實】一、選擇題1.地球內部巖層破裂,引起震動的地方稱為()A.震中B.震級C.震源D.震波2.泥石流和滑坡發(fā)生的不同條件是()A.地勢起伏大B.具有豐富
2024-11-15 17:13
【摘要】單元檢測(一)(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50分)1.1994年7月,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與木星相撞所引爆的能量,約與幾十億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相當,這充分說明( )A.這次相撞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B.自然界蘊含著巨大的力量C.自然的巨大力量主要存在于廣闊的宇宙中D.宇宙中的天體碰撞對人類無任何影響答案 B解析 從“彗木相撞”這一事例
【摘要】第三章以地理視角分析自然災害第三節(jié)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學案導學【學習目標】,通過實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產生的機制,體會人類不合理活動導致生態(tài)破壞而誘發(fā)的嚴重后果。,了解土壤污染物的遷移及檢測方法,體會土壤污染的嚴重性及其防治的緊迫性。、因果推理的方法繪制水體污染災害鏈。,進一步認識、體會氣候
【摘要】第一節(jié)地質災害知識與能力:、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及其相關概念。、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形成機制和發(fā)生過程。過程與方法: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結合地圖說出世界及我國地震帶的分布。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會災害發(fā)生時的一些求生技能。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fā)生級地震,唐山大地震是20世紀十大自然災害之一2020年5月
2024-11-18 07:45
【摘要】第三章防災與減災地理信息技術與防災減災同步測試1.我國地震臺準確地預報了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而一年后的唐山大地震卻沒能預報出來。這一事實表明A.地震活動無規(guī)律可循,致使地震預報具有很強的偶然性B.地震預防的準確程度與天氣預報水平相當C.預報地震的基礎工作是觀察地震的前兆D.人類對地震的形成、發(fā)展與成災規(guī)律的
2024-11-29 04:27
【摘要】第四章防災與減災我國防災減災的主要成就同步測試1.我國正在建設的兩條“綠色長城”指()①長城沿線的森林帶②“三北”防護林③黃河下游兩岸的護堤林④沿海13000公里濱海防護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大
2024-12-05 01:01
【摘要】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姚潤豐)針對今年以來中國氣候異常多變,災害頻發(fā),中國氣象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3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指出,截至目前,今年中國因各種氣象災害以及森林火災、泥石流等衍生災害造成138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近1000億元。秦大河說,中國每年受各類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高達2020多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
2024-11-17 06:25
【摘要】第四章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態(tài)主要地貌類型學案導學【學習指導】1.能識別河流、海岸、風沙、黃土、冰川、喀斯特等地貌類型;2.能說出河流、海岸、風沙、黃土、冰川、喀斯特等地貌類型的主要特征,明確各個地貌類型的形成原因3.通過對主要地貌類型的學習,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國山河的千姿百態(tài)、雄偉壯麗,激發(fā)愛國熱情?!局?/span>
2024-12-08 13:02
【摘要】第四單元環(huán)境管理與全球行動公眾參與教案[來目標分析理解個人在環(huán)境保護中應具備的態(tài)度、責任和行為準則這條“標準”旨在使學生樹立環(huán)境保護的觀念。其設計落腳點在學生的態(tài)度、責任和行為準則上。在了解了各種環(huán)境問題的產生和危害之后,通過本條“標準”的學習,學生就應該內省自身應該在環(huán)境保護中應持有的態(tài)度,應擔負的責任以及應采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