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10課遼、西夏與北宋并立設計一張遼、北宋、西夏建立簡表政權名稱建立時間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西夏遼北宋了解“澶淵之盟”。如何評價澶淵之盟?如何看待宋夏之間的和議?契丹族、黨項族與漢族融合的表現(xiàn)有哪一些?遼、北宋、西夏建立簡表政權名稱建立時間建
2025-05-13 04:49
【摘要】民族關系的發(fā)展與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遼、宋、西夏、金的并立第七學習主題第1課一、唐朝的滅亡(618-907)與五代十國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國二、遼國建立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機耶律阿保機祖陵耶律阿保機塑像一、唐朝的滅亡(618-907)與五代十國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
2024-11-09 07:36
【摘要】課前測試1、朝時,杰出工匠設計和主持建造了趙州橋。2、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古的。3、明長城西起東到。4、明朝北京城由、、、三大部分構成。5、
2024-11-30 07:27
【摘要】速讀課本內容,查出北宋,遼,西夏“三兄弟檔案”,完成表格。政權名稱建立民族建立者建立時間都城北宋遼西夏漢族契丹黨項趙匡胤耶律阿保機元昊960年10世紀初11世紀前期東京上京興慶
2024-08-24 20:54
【摘要】北師大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白石鎮(zhèn)中學梁美玲大理吐蕃西州回鶻哈拉汗東京上京興慶遼西夏北宋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學習目標】(心中有目標,你就會走向成功?。?、北宋、西夏等政權的建立。
2024-11-12 02:50
【摘要】第5課唐朝的對外文化交流下一頁下一頁玄奘。去西天取經(jīng)。西天指天竺,經(jīng)指佛經(jīng)。《西游記》中有哪些主要人物?到哪里去?去干什么?下一頁玄奘?結合你們看到的影視作品《西游記》,比較一下書中的玄奘與影視作品中的唐僧有何異同?下一頁玄
2024-11-30 07:28
【摘要】第八學習主題:第3課清代疆域日本荷蘭俄沙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抗倭雅克薩反擊戰(zhàn)1、“倭”指哪個國家?“倭寇”又指哪些人?2、戚繼光抗倭時是我國哪個朝代?3、他為什么要抗擊倭寇?明朝廷腐敗,邊防松馳,實行海禁,以致倭患嚴重,使東南沿海社會生產遭到破壞,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
2024-12-08 01:46
【摘要】分組活動:在觀賞《清明上河圖》的過程中,以大組為單位,各有側重地觀察圖中“衣”、“食”、“住”、“行”等四個方面??赐旰笥懻摚幸庖姟?纯茨膫€大組的同學最聰明、最有觀察力。一、衣食住行的變化?(一)衣著多樣1、行業(yè)裝2、婦女裝:樣式變化最多3
2024-11-19 03:57
【摘要】第29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契丹的興起與宋遼和戰(zhàn)?契丹族?1、契丹族原居遼河上游,游牧民族;后學農耕定居?2、國名:契丹(947年改國號為遼)?3、建立者:耶律阿保機(遼太祖)?4、時間:916年?5、定都: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措施:阿保機任用有才學的漢人為官,模仿漢地的制度
2024-12-07 22:21
【摘要】第3課大唐盛世?女皇武則天?開元之治?大都會長安?唐朝的衰落武則天(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為周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女皇武則天(690—705在位)你說我說大家說———“評價”武則天武則天的無字碑肯定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024-11-27 22:53
【摘要】西夏遼北宋北宋的版圖遠不如漢唐時期。當時與北宋并立的政權,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遼,西北有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和黨項族是怎樣發(fā)展起來的?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呢?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shù)乘車。?千里山川天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它們反映了北方契丹民族的由來
2024-12-07 14:37
【摘要】第11課宋金南北對峙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024-12-08 07:38
【摘要】第九課民族政權並重的時代目錄契丹的興起阿保機建國澶淵之盟西夏的建立退出契丹的興起契丹族原為鮮卑族的一支,居住在遼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以游牧為主。下一頁契丹人狩獵歸來下一頁遼代武士復原圖蕭太后猴蓋馬蹬壺返回阿保機建國91
2024-11-11 01:45
【摘要】南京鄭和紀念館云南鄭和墓和紀念亭江蘇太倉瀏河鎮(zhèn)鄭和紀念館江蘇蘇州鄭和紀念館三寶廟(泰國)三寶廟(印尼爪哇島)三寶廟(馬來西亞)第二課明朝的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一、鄭和下西洋二、華僑對南洋的開發(fā)三、西方傳教士的東來鄭和是什么人?“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摘要】第15課印刷術、指南針與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火藥?課堂小結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郵票導入1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shù)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