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 環(huán)出6 N核苷酸插入 7體細胞高頻突變 8 組合(多樣性) 9 有效重排 10 BCR基因的等位排斥 11 BCR基因的同種型排斥 12 Ig類別轉(zhuǎn)換三 問答題: 1 淋巴細胞抗原受體胚系基因重排對物種有何意義。 5 敘述BCR H鏈中CDR3胚系基因構(gòu)成。 10為什么說CDR3在識別抗原肽時起主導作用 11 TCR多樣性達1016的原因何在? 12(A)TCR多樣性101BCR多樣性1014 (B)TCR多樣性101BCR多樣性1016(A)與(B)哪種更有利物種生存?為什么? 13 舉例說明Ig的類別轉(zhuǎn)換。 B DC C T D B 2 與M162。 C 肥大細胞 D 嗜堿細胞 4 與M162。 A C3bR B FcγR C CK受體 D ER 6 與M162。 A 抗原肽MHCⅠ類分子 B CD28 C LFA2 D LFA18 有抗原提呈和分泌CK的細胞( A )。 A 提呈抗原功能最強 B 樹突狀突起 C 活化B細胞 D 表達CD4011 與DC分布無關( A )。 A M162。 A B細胞 B 中粒 C NK細胞 D T細胞18 無殺傷作用細胞( C )。 3 抗原肽MHC復合物 4 吞噬 5 胞吞 6 胞飲 7 襄泡小體8 內(nèi)體 9 內(nèi)體溶酶體 10 終末溶酶體 11 LC 12 DC 13 I DC 14 FDC 15 CLIP 16 MⅡC 17 抗原提呈 18 αβIi 19 抗原結(jié)合槽三 問答題: 1 談談APC。如何提呈抗原? 6 談談DC的分類和分布。 A TCR識別抗原肽 B MHCⅡ類分子識別抗原肽 C TCR識別MHCⅡ類分子 D TCR識別抗原肽 MHCⅡ類分子復合物 2 活化T細胞最重要的笫二信號( B )。 A 補體 B 溶菌酶 C CK D 乙型溶素 6 與細胞免疫應答無關( D )。 。 A 遲發(fā)超敏反應 B GVHR C 調(diào)理作用 D 抗腫瘤8 與特異性細胞免疫無關( C )。 A B7 CD28 B ICAM LFA1 C CD40 CD40L D LFA3CD24 免疫應答細胞都有( D )。 13 談談APC對內(nèi)源性抗原的處理。如何攝取抗原? 4 M162。19 與提呈外源性抗原相關( B )。 A 體液免疫 B 胞飲 C 吞噬 D 胞吞 16 與B細胞無關( B )。 A 表達FCγR B 表達CD80 C 表達MHCⅠ類分子 D 表達MHCⅡ類分子13 與DC有關( D )。 B 中粒 C NK細胞 D T細胞9 與DC無關( C )。 A 囊泡小體 B 周圍內(nèi)體 C 中期內(nèi)體 D 次級溶酶體7 M162。 A 吞噬 B 胞飲 C 巨吞飲 D 胞吞 5 非M162。 A 殺瘤 B 遞呈抗原 C 分泌IL2 D 分泌TNF 3 提呈抗原細胞( B )。 笫十四章 抗原提呈細胞與抗原的處理及提呈一 最佳選擇題: 1 非APC( C )。 7試述高頻突變引發(fā)多樣性與抗體親和力間關系。 3 敘述BCR多樣性的機制。 A VH B DH C JH D Vк 27 最早確立B細胞靠( A )。 A 識別抗原受體 B 不轉(zhuǎn)導活化信號 C MHC限制 D V基因決定特異性 23 與未成熟B細胞無關( B )。 A B細胞 B Pre B細胞 C T細胞 D Pro B細胞 19 BCR識別抗原( B )。 A TCRαβ B BCR C Ab D Ig 15 TCRγδ識別抗原主要靠( D )。 A mIg的HVR B mIg的CDR1 C mIg的CDR2 D mIg的CDR3 11 TCR的識別抗原部位( A )。 A V、D、J基因 B D、J、C基因 C V、D、C基因 D V、C基因 7 與BCR多樣性無關( D )。 A V基因 B D基因 C J基因 D C基因 3 基因數(shù)最多的人BCR胚系基因( A )。17 敘述參與體液免疫的細胞。 13 比較T、B細胞標志物。 9 敘述B1細胞功能。HψL復合物結(jié)構(gòu)。 3 敘述IgαIgβ在B細胞活化中的作用。 A CD79αβ B 181。 A IL12 B TGFβ C IFNγ D IL2 27 B細胞分泌哪種CK與炎癥細胞更新無關( A )。或DC( D )。 A CD3 B CD4 C CD8 D CD2121 與B細胞活化無關( D )。 A MBL B ADCC C 調(diào)理吞噬 D CDC18 與漿細胞有關( B )。 A CD1 B CD3 C CD5 D CD714 與B1細胞無關( C )。 A CD8 B CD40 C CD80 D CD8610 CD80配體( B )。A 膜免疫球蛋白 B 屬IgSFC 特異結(jié)合抗原 D 轉(zhuǎn)導活化信號 6 與mIg無關( C )。 A ψL B 181。 14 + 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10 敘述CD8+ Tc細胞殺傷特點。 6 敘述CD28。 2 敘述TCRCD3復合物。 D 紅細胞 37 成熟T細胞特性( A )。 A 抗癌 B 移植物排斥 C Ⅲ型超敏反應 D Ⅳ型超敏反應 34 與殺傷無關細胞( C )。與瘤細胞 C Th細胞與B細胞 D CTL與瘤細胞 30 與T細胞無關( C )。 A CD4 B CD8 C CD16 D CD19 28 與E花結(jié)有關( A )。 A 穿孔素 B FasL C 顆粒溶解素 D IL2 25 與細胞凋亡機制無關( D )。 A CD4+ Th1細胞 B CD8+ Tc細胞 C CD4+ Th1細胞 D CD8+ Ts細胞 CD8+ Tc細胞 22 Th1細胞釋放哪種CK活化M162。 A Th1細胞 B Th2細胞 C TDTH細胞 D CTL 18 TDTH細胞主要指( B )。 A TCRαβT細胞 B TCRγδT細胞 C + T細胞 D CTL 14 分布腸粘膜細胞( B )。 A CD3 B TCR C ER D FcγR10 非T細胞膜分子( B )。 A B C D >26 非T細胞活化協(xié)同刺激分子( C )。 A TCR B CD4 C TCRCD3 D CD28 2 轉(zhuǎn)導活化T細胞第一信號( B )。笫九章 固有免疫的組成細胞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細胞的免疫應答一 最佳選擇題1.參與非特異性免疫的細胞不包括( )A 皮膚黏膜上皮細胞 B 吞噬細胞 C NK細胞 D αβT細胞 2.參與特異性免疫的細胞不包括( )A αβT細胞 B γδT細胞 C B細胞 D 樹突狀細胞 3.巨噬細胞的功能不包括( )A 吞噬殺傷作用 B 分泌細胞因子介導炎癥反應 C 處理提呈抗原,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 D 激活后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4.上皮細胞及其附屬成分的作用不包括( )A 皮膚黏膜上皮細胞及其附屬成分構(gòu)成的物理屏障B 皮膚黏膜分泌物中的殺菌物質(zhì)構(gòu)成的化學屏障C 皮膚和腔道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構(gòu)成的微生物屏障D 皮膚黏膜中的γδT細胞識別抗原發(fā)揮免疫清除作用5.正常體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質(zhì)有( )A 溶菌酶 B 補體C 抗菌肽 D 細菌素6.巨噬細胞對病原體等抗原的識別不是通過( )A 巖藻糖、甘露醇受體識別病原體的相應糖類B CD13結(jié)合細菌脂多糖 C C3b R結(jié)合C3b包被的病原體 D FcR 結(jié)合IgG抗體特異性結(jié)合的病原體7.活化巨噬細胞產(chǎn)生的細胞因子不包括( )A TNFα B IL2 C IL1 D IL6 8.非巨噬細胞的抗腫瘤功能是( )A 吞噬殺傷 B 分泌TNFα C ADCC D 釋放穿孔素 9.NK細胞的表面標志是( )A CD3 CD56+CD16+ B CD3+CD56+CD16+ C CD3+CD4+CD16+ D CD3CD2+CD16+ 10.非NK細胞的抗腫瘤功能是( )A 直接殺傷 B 表達FasL C ADCC D 分泌TNFα11.γδT細胞不能直接識別的物質(zhì)是( )A HSPB CD1分子復合物C 皰疹病毒糖蛋白D 8~17氨基酸組成的多肽 12.關于B-1B細胞錯誤的描述是( )A 表面標記大多為CD5+、CD11+、CD2mIgM+B 識別Ag譜較窄,主要包括TI-Ag和變性的自身成分C 個體發(fā)育過程中出現(xiàn)較晚D 產(chǎn)生的免疫應答以IgM為主,無Ig類別轉(zhuǎn)換和免疫記憶13.與殺瘤無關的細胞是( )A NK細胞 B Mφ C CTL D 中性粒細胞 14.與病毒非特異性免疫無關的是( )A 干擾素 B 巨噬細胞 C NK細胞 D CTL二、名詞解釋1.nonspecific immunity,非特異性免疫2.specific immunity,特異性免疫3.NK細胞4.δT細胞5.B-1B細胞6.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三、問答題1. 簡述巨噬細胞的抗感染機制。3. 試述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點。 B 152.試述與B細胞識別活化有關的CD分子及功能。 笫六章 細胞因子一 最佳選擇題題1. 非T細胞分泌的CK有( )A IL1 B IL2 C IL4 D IFNr2. 能刺激肝細胞分泌急性期蛋白的細胞因子是( )A IL1 B IL2 C IL4 D I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