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從__起開設英語課程。A. 聽和說,讀和寫 B. 聽和讀,說和寫 C. 讀和說,聽合寫 D. 聽,說、讀和寫18.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突出主體,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A. 豐富性 B. 深入性 C. 活潑性D. 廣度和深度 。A. 任務型教學法 B. 聽說法 C. 認知法 D. 交際法、聽英語、說英語、讀英語、寫英語和用英語。 310 英語教學科研的過程是一個不斷__提出問題_又__解決問題_的過程。 ,在課程方案的設置中具有__擇優(yōu)功能___,在課程系統(tǒng)的合理化過程中具有_催化功能__。教無定法,說課也就沒有固定的模式或方法,但有些內容卻是固定要說的: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指導、__說課堂教學過程_和說板書以及__多媒體課件設計__。 299. 在課堂上,當一個錯誤出現時,教師要判斷錯誤的種類、是否糾錯、__何時糾錯___、誰來糾錯和__糾錯技巧___.300. 英語課堂糾錯的形式可以是學生自行糾錯、_同學間相互__糾錯和___教師幫學生__糾錯。各種導入活動的方式和內容都不相同,常見的導入方式有__背景知識(導入)_、以舊帶新、__情境(導入)、設問和__談話____。292. 口語能力的測試一般采用__口試__的方式,但是,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的評價方法還應包括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用__英語(目的語)____表達的表現,尤其是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的態(tài)度和程度。288. 教學過程設計應體現以學生為_主體___、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主要學習對象、以“任務型教學”為___主要途徑___的新時期初中英語教學的特點。 284. 聽說法注重語音和口語訓練,在語言技能訓練的順序安排上主張先__聽說__后__讀寫__,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操練活動或在對話中擔任角色。 279.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活動通常通過任務前、 _任務循環(huán)__和 __語言重點_三個階段來完成。 276.__研討式____策略訓練每次側重一個專題的學習策略,而__講座式___策略訓練側重提高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273.O’Malley amp。紙質教材的編寫只是課程資源開發(fā)的表現形式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活頁文選、_視頻___、 _光盤__等多種形式的課程資源。 266.《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六個基本理念之一是采用__活動___途徑,倡導__體驗__參與。 中學英語教材教法試題題庫 一、填空:(120=20),不僅需要具備比較完整系統(tǒng)的英語專業(yè)知識及語言的 運用能力__,而且還必須掌握教授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_方式方法__。267. 《英語課程標準》按照能力水平將課程目標設計為九個級別,其中_二級_目標為六年級結束時(即小學畢業(yè)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__五級__目標為九年級結束時(即初中畢業(yè)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270. 新課程目標定位是:為了全體學生的發(fā)展,為了學生的_全面發(fā)展,為了學生的_個性發(fā)展___。 Chamot 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三類:元認知策略、_認知策略_和__社會/情感策略___。 277.學習策略既包括總的特征或趨勢(如宏觀調控、計劃),也包括具體的方法、措施、手段和技巧。280.理論和教學方法的關系是:理論是_基礎__,教學方法是__產物__。285. Piaget的理論屬于“__內因__”與“_外因__”相互作用的發(fā)展理論,被稱為相互作用論。289. 初中英語寫作應從基礎的階段開始,從控制性寫作與__指導性寫作__,逐步過渡到命題寫作和__自由寫作__。293. 英語寫作課的教學目標是學會用目的語表述事實、觀點、情感、想象力;學會用目的語__交流___信息;培養(yǎng)規(guī)范的__寫作__習慣。 296. 有效的課堂呈現涉及以下幾種技巧:明晰技巧、_解釋與舉例技巧___和___過渡技巧__。301. 板書是教師呈現教學內容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教師組織教學的有效手段。 “判斷”__、_“價值”_這樣的概念聯系起來。二、選擇題(150=50) 。A. 課堂教學 B. 真實情景 C. 老師講解 D. 聽說讀寫、說、讀、寫綜合訓練的同時,還應當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__ C _。 A. 已經學過的 B. 簡單熟悉的 C. 難度較高的D. 能夠理解又略高于現有能力的 的能力。 A. 教師 B. 教材 C. 課程 D. 學生19. 形成性評價應是A. 由教師對學生的平時學習和考試所做的一種B. 由學生對自己的平時學習以及對所參加的考試結果所做的C. 由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 D. 由學校領導、教師、家長共同參與的20.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_,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A. 小學一年級 B. 小學二年級 C. 小學三年級 D. 初中一年級 24. 《標準》強調語言的實踐性,因此,教師在呈現方式上不以語言知識體系的描述為主線,而是以__ A __為主線 A. 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應用 B. 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C. 跨文化意識的建立 D. 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 25. 《標準》提出在義務教育結束時(五級),學生學會__ D 個單詞和______個習語或搭配。 A. 知識和技能 B. 興趣 C. 自信心 D. 策略30. 情商范疇的因素包括_ 。 A. 定量評價 B. 定性評價 C. 自我評價D. 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34. 學科計劃是_。 A. 話題 B. 技能 C. 語法 D. 詞匯41. 英語教學中所涉及的語言技能包括下列除了C 之外的所有項目。 A. 語言知識的接受和積累 B. 機械性的模仿和操練C. 學生的體驗學習和貫徹“做中學”原則D. 學生的智力開發(fā)45. 合理使用好現行初中英語教材的原則之一是_ B 。 A. 講座式、滲透式、自學式 B. 滲透式、講座式、研討式 C. 自學式、研討式、講座式 D. 自學式、滲透式、研討式 51. Reid提出外語學習者偏愛的四種信息感知渠道不包括_ D _。 A. 學習動機 B. 認知風格 C. 性格 D. 教學方法54. 下列不屬于傳統(tǒng)語言學習策略的是_ A __。 A. 深層動機 B. 綜合性動機 C. 表層動機 D. 成就動機58. _語言形式的細節(jié),如單詞拼寫、發(fā)音、詞形變化、詞語搭配等,比較擅長語法結構練習。A. 排除“意識”在人類行為變化中的作用B. 關注人的自我及人對現實世界的個人感受C. 認為學習是將新信息和認知結構中的相關舊信息相聯系的過程,并強調人在該過程中的加工作用D. 強調人與人的不同62. 20世紀20年代,美國教育受_“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影響,主張教育即生活、即社會,教育內容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展開。A. 提高學習者的策略意識B. 幫助學習者了解自己已經使用的學習觀念和策略C. 幫助學習者了解沒有接觸過的學習觀念和策略D. 幫助教師了解學習者形成某些學習觀念和策略的原因68. 下列哪種描述不適合研討式策略訓練?DA. 可以集中在一個時段進行,也可以分散到學期中每周的某個時段進行。A. 行為主義理論 B. 建構主義理論 C. 交際理論 D. 認知理論79. 交際法又被稱為_。 A. 聽說法 B. 功能意念法 C. 交際法 D. 認知法 86.外語教學中的交際教學法是以_為基礎的一種教學途徑 A.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B. 認知理論C. “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D. 交際理論87.在任務型語言教學課堂的準備階段,即“任務前”階段,教師要做的工作主要是_ A _。A. 語言教學應考慮學生的需求、動機、目的、興趣、差異等因素B. 語言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語言又是受到社會規(guī)范的制約 C. 語言發(fā)展是能力性的D. 語言教學活動應突出語言使用的目的92.在顯性教學模式中,教師呈現新內容時要采用“小步子”的做法,這符合B __。A. 機械的重復 B. 對話的完型填空 C. 根據圖片編故事 D. 句子的重新排序96.Kolb學習模式由四個部分組成,它揭示了人們在學習中需經歷的循環(huán)過程階段,該模式的安排順序是 。A. 所教語言的材料要盡可能真實 B. 任務的設計應注重語言形式和功能的結合C. 系列任務組成學習階梯,相互依存,逐步升高D. 把創(chuàng)建學習過程比作建筑樓房時搭腳手架的過程101.語言的整體性原則是指_ A. 把語言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自然地聯系起來B. 通過互動活動學習語言C. 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語言學習上獲取一定的進步D. 把語言作為一個整體來教學,在重點訓練某一種能力的時,還應兼顧其它技能的訓練102.用演繹法教授語法是__ _。A. 在完成體驗后對已經歷的體驗加以思考B. 對新學內容加以歸納C. 要驗證所得到的概念并加以運用D. 要重新體驗新學內容106.在下列的教學目標表述中,___更能體現學生的“學”。 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 ”這句話說明了不同的教學方式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其中“show me, I may remember”的含義是_ B _。 A. 教師檢查學生運用新學語言材料的情況B. 教師用恰當的方法引出新語言材料C. 教師用學生敢興趣的方式讓學生先感知新語料D.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114.教學反思應該是__。A. 推斷說話者的態(tài)度或意圖B. 練習生詞的發(fā)音并學習發(fā)音技巧C. 對要聽內容的預測 D. 熟悉話題118.在口語課的“操練”階段,最常用的活動形式之一是_ D _。 A. 閱讀范文 B. 收集素材C. 設計文章結構D. 選擇恰當的詞匯和句子結構表達意義123. 英語課程標準對五級規(guī)定的語法能力目標要求包括下列除了C _之外的所有項目。此項考查的目標是_ D _。A. 每一節(jié)課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B. 教學活動具有多種類型或形式 C. 預備一些可選用的活動以應對課上的突發(fā)事件D. 設計的內容和任務是在學生學習能力所能及的范圍內133.在備課中的“能力目標”主要指__。談話的內容B __。A. 教師自問自答B(yǎng). 教師自問自答;教師提問,學生個別作答C. 教師自問自答;教師提問,學生集體作答D. 教師自問自答;教師提問,學生個別或集體作答140. 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每堂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導入技巧。A. 清晰的層次感和邏輯性 B. 明確的針對性和選擇性 C. 清晰的層次感和選擇性 D. 明確的針對性和邏輯性 143. 在課堂呈現過程中,教師檢查學生對課堂呈現內容接受情況的主要方法包括__ D _。 A.應該是大密度的 B.問題涉及面要集中 C.要避免重復問題 D.要填滿課堂互動的時間 147. Yes/No一般疑問句是易于回答的問題,它不需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所以適用于_ B __。 A.“全面性”的錯誤 B.“局部性”的錯誤 C.打斷正常課堂教學的錯誤 D.要及時糾正的錯誤153.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比較自然的糾錯行為是_ D 。A.發(fā)言學生的身后,在必要時小聲地為他提示B.發(fā)言學生的身邊,以便能聽得更清楚C.與發(fā)言學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