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D.自然選擇2)達爾文進化學說的中心內容是()A.適者生存 B.過度繁殖 C.生存斗爭 D.自然選擇學說3)生物進化的內因是()A.過度繁殖 B.生存斗爭 C.遺傳和變異 D.適者生存4)最先提出生物進化學說的科學家是()A.達爾文 B.孟德爾 C.拉馬克 D.摩爾根5)對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正確理解是()①環(huán)境改變使生物產生適應性的變異 ②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③變異是不定向的 ④變異是定向的⑤變異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遺傳積累可能產生出生物的新類型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6)下列屬于種群的是()A. 一塊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B .一塊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無翅的成蚜C .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一個池塘中全部魚7)下列關于種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其中基因型AA為4條,Aa為16條,aa為20條。下表為該地區(qū)不同時期的兩個變種尺蛾數量比。A 14h光照,隨后10h夜長 B 10h光照,隨后14h夜長C 12h光照,隨后12h夜長,并在第18h給一次紅光閃光D 10h光照,隨后14h夜長,并在第18h給一次紅光閃光E 12h光照,隨后12h夜長,并在第18h順序給一次紅光閃光和紅光閃光8.下列植物激素中參與氣孔調節(jié)的是()A 生長素 B 赤霉素 C 脫落酸 D 乙烯9. 下列器官和組織中,細胞分裂素的合成主要在()。3. 影響花誘導的主要外界條件是()和()。7. 根吸收水的方式有主動吸收和被動吸收,兩者的動力分別是() A 根壓B 根壓和蒸騰拉力 C 蒸騰拉力D 蒸騰拉力和根壓8. 從根毛區(qū)來看,水分從土壤進入根毛細胞后以滲透的形式通過組織最后進入導管或管胞水分以()順序通過組織。4. 植物缺鉀的典型癥狀主要是()和()等。2年后這棵樹長到5m高,這時標記距地面應是() A 4m B 3m C 2m D 5m21. 以下植物具有儲藏養(yǎng)料功能的變態(tài)根是() A 馬鈴薯 B 水仙 C 荸薺 D 紅薯22. 在根尖生長過程中,各段的細胞群出現細胞體積增大和細胞分化最明顯的是( ) A 根冠 B 生長點 C 伸長區(qū) D 成熟區(qū)23. 植物形態(tài)學上端長芽,下端長根,這種現象稱為()現象A 再生 B 脫分化 C 再分化 D 極性24. 某種植物(例如芒果)在陽光光照不充分的地方生長,其葉片面積和厚度比在陽關充足地方生長時的變化是()A 葉面積減小,葉肉增厚 B 葉面積增大,葉肉增厚C 葉面積減小,葉肉減薄 D 葉面積增大,葉肉減薄十八章 植物的營養(yǎng)1. 當保衛(wèi)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便();相反,當保衛(wèi)細胞失水時,氣孔()。 A 與酶的底物結合,使底物不能與酶結合 B 與酶的活性位點結合,使底物不能與酶結合 C 與酶的特殊部位結合,破壞酶的活性 D 同時和酶與底物結合,使酶無法和底物直接結合3. 糖酵解的最終產物是() A ATP B葡萄糖 C 丙酮酸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4. 能夠產生環(huán)路光合磷酸化的是() A 光系統I B 光系統II C 兩個光系統都可以D 兩個光系統都不可以() A 糖酵解B 丙酮酸氧化C 三羧酸循環(huán) D 卡爾文循環(huán)E 氧化磷酸化 F光合磷酸化G 底物水平磷酸化6. 下列對酶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所有酶都是蛋白質B酶可以改變反應的方向 C 酶的變構位點經常和反饋抑制有關 D 酶的催化專一性通常比化學催化劑的專一性差7. 下列對呼吸鏈描述不正確的是() A 電子傳遞鏈是典型的多酶體系 B 電子傳遞鏈的主要成分是線粒體內膜的蛋白質復合物 C 電子傳遞鏈的最終電子受體是氧 D 電子傳遞鏈反應中ATP的形成與氧化磷酸化密切相關8. 光合作用屬于() A 氧化還原反應B 取代反應 C 裂解反應 D 水解反應9. 生物體屬于() A 開放系統B 閉合系統C 隔離系統D 都不是10. 不直接消耗ATP的物質跨膜主動運輸方式是() A Na+K+泵 B 質子泵 C 簡單擴散 D 協同運輸11. 下列對物質跨膜運輸描述不正確的有() A 單純擴散只能從高濃度向低濃度 B 異化擴散和主動運輸都需要載體和消耗大量的能量,只是作用方式不同 C 胞吞和胞吐有利于大顆粒的運輸 D 胞吞和胞吐是完全一致的可逆過程12. 對Na+K+泵描述正確的是() A 幫助在膜兩側建立起電化學梯度 B 使K+在膜外面富集 C 需要載體和能量 D 需要載體不需要能量13. 在Calvin循環(huán)中,()直接參與了葡萄糖的合成A 甘油酸1,3二磷酸 B 甘油醛3磷酸C 甘油酸3磷酸 D 核酮糖1,5二磷酸14. 人體主要的ATP代謝來源是() A 發(fā)酵和糖酵解 B 三羧酸循環(huán)和電子傳遞鏈 C 卡爾文循環(huán)和電子傳遞鏈 D 底物磷酸化15. 決定酶專一性的是() A 底物 B 酶蛋白 C 催化基團 D 輔基第五章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1. 細胞增殖的方式有()、()和()3種2. 根據細胞內部變化可將有絲分裂的M期分為6個階段:3. 正常細胞周期的G1期有一個特殊的調節(jié)點稱為(),通過此調節(jié)點后才能啟動(),繼而細胞繼續(xù)進入G2期。11. 光合系統I和()的還原有關,光合系統II與()的光解、()的釋放有關。7. 酶是細胞產生的可調節(jié)化學反應速度的催化劑,酶對化學反應具有催化作用的原因在于酶可以()。3. 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能源主要由()產生的()提供。25. 將下列描述和相應的細胞內結構或物質匹配合成細胞分泌蛋白的核糖體附著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