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聽課時全面關注教師所聽的是否是一堂好課呢?怎樣作出客觀的評價?最簡單的“標準”是:一堂好課不在于教師教得如何精彩,而在于學生是否學得主動。課前預設。備理論。因此聽課前充分準備是保證聽課有效的前提。主持人陸建華活動時間60分鐘活動地點辦公室參加人員全體英語教師活動備教材。聽課教師在聽課之前了解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客觀地評價所聽的課,更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這一環(huán)節(jié)往往被大部分教師所忽略。這就告訴聽課者聽課時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學。引導的方式很多,有問題啟發(fā)、情境換位、身份換位、故弄玄虛等方法。要求每個聽課者都要認真做好學生的記時器,記錄他們每個環(huán)節(jié)機中獲得的時間及其有效時間。聽課者首先可以記錄上課教師主要的上課環(huán)節(jié)和活動方法,對一些個別的細節(jié)或者操作比較精彩的地方可以進行詳細記錄,然后在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旁邊注明其優(yōu)點以及缺點或者改進的辦法,寫上簡略的文字,以便課后反思及評課。另外,不管哪一種記錄方式都要記錄下上課教師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以及學生有效學習的時間。自己的課前預設和上課教師有哪些環(huán)節(jié)用的是相同方式,哪些環(huán)節(jié)不同?這堂課教與學的高潮是什么,自己在聽課之前想到了嗎?你的設計是否能同樣獲得高潮》從學生的反應聽課教師可以比較清晰地了解哪一種方法更適合學生,哪里還可以更好地突破,從而揚長避短、精益求精,重新設計出優(yōu)化后的教學方案。容宋燿天——倡導“無縫銜接”的語言過渡。存在問題也有,如在“說教材”時不僅要說本單元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更要說本課時在本單元中的地位。新授內容Let’s go to …OK, let’s “去”的意思,那么一定要有動作的體現。無論什么方式呈現單詞,都要體現、借助語言過度。我個人建議葉老師在聽取大家的建議和意見后,再加以整合,可以試著向外投稿。最難得的是,對于課文A部分圖片的呈現,有耳目一新之感。這一單元中Let’s go to …的回答有四種方式,都比較簡單。喻麗娟老師:就像宋老師說的,不管是葉老師的說課,還是大家的評課,我都覺得學到了很多。任君玲老師:對了,說課中沒有體現“課題揭示”這個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上很多地方都不懂,需要學習,所以我很感謝老師們對我提出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