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其中有《未來戰(zhàn)國志》(1902年)《游俠風云錄》(1903年)、《美國獨立記演義》(1903年)、《多少頭顱》(1904年)和《蘇格蘭獨立記》(1906年)等。紹興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餓死。3. 在西漢,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國”,郡守“常以春行所主縣”,“秋冬遣無害使”審察案情,至于臨時突擊督察,大多發(fā)生于突發(fā)的案情或農民起義的發(fā)生。,甲骨文順利通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題前,考生務必在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Ⅰ卷時,選出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上無效。我們通過甲骨文可以A. 了解商朝的社會歷史B. 研究書法發(fā)展的歷程 C. 確定中華文明的源頭 D. 印證漢字是最早文字2.“周王擁有的最高權力因宗法分封而興,亦因之而衰。如武帝時派繡衣御史去鎮(zhèn)壓農民起義,派遣司隸校尉“補巫蠱,督大奸猾。材料本質上反映了A.民眾生活受氣候的影響大D.農業(yè)種植商品化和專業(yè)化6. 在價值層面上,貴族化是宋明理學的根本特征,理學家否定現實社會中個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價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學者在價值取向上正好與之相反,肯定“財之與勢固英雄之所必資,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稟賦之自然”。據此推斷,維新知識分子翻譯政治小說的主要目的是A. 從文學角度革除國民舊觀念 B. 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論依據C. 宣傳維新變法思想 D. 激發(fā)民族主義意識9. 陳啟源創(chuàng)辦于1873年的繼昌隆繅絲廠,被當地官府和頑固勢力視為異端,1881年南海知縣曾下令封閉。其中共產黨員376人,非黨人士166人。 B. 實踐了新民主主義政治路線C. 標志著人民政治協(xié)商制度確立 D. 體現了鮮明的社會主義原則《快樂的競賽——加油,追上來了》,生動地反映了新中國初期的經濟建設。這反映了A. 規(guī)范公民的行為利于希臘穩(wěn)定 B. 公民的個人權利受到高度重視C. 城邦意識對社會全方位的滲透 D. 所有人都擁有平等的社會地位15.“一般地說,在農業(yè)社會,婦女的狀況日趨惡化,繁榮使很多上層家庭把妻子當作裝飾品;國家強盛則促使對婦女的非正規(guī)政治權力加以限制。神甫說:不許爭辯,只許信仰。從而確立了最高法院有權審查國會立法或總統(tǒng)行政命令是否違憲的司法審查制度。”這表明A.恩格斯主張放棄暴力斗爭的形式 B.議會斗爭得到各國工人政黨贊同C.19世紀末社會主義運動走向低潮 D.資產階級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22.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毛澤東在1957年提出“超英趕美”的口號,發(fā)動了“大躍進”運動;1978年改革開放,鄧小平提出“發(fā)展是硬道理”的主張;進入21世紀后,黨中央提出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者意在說明A. 文化競爭背后所隱藏的政治角逐 B. 美國在國際文化競爭中影響減弱C. 世界在多極化下矛盾趨向于緩和 D. 文化碰撞引發(fā)新的地區(qū)矛盾沖突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有的當鋪資本額高達數萬兩或十幾萬兩。除了民間自辦的各種機構外,清政府也設立了官方的金融機構“官銀錢號”,從事各項金融業(yè)務。光榮革命后英國股份公司不斷涌現,1720年英國股份公司已經多達190家,證券交易異?;钴S,倫敦也成為新的國際金融中心。18世紀中期,英國的近代金融體系初步建立起來。(12分)材料一 日本七種教科書都要求學生進行歷史調查,但是調查內容只是日本的受害情況。婦女們響應政府和軍部的號召,為了確保實行‘總力戰(zhàn)’的人數,努力將人口由7000萬增至1億,為此盡早結婚,并且把生育5個孩子作為目標?!备鲿几戒浟舜罅空掌T如“歡送出征士兵”、“慶祝攻陷南京東京街頭的民眾”等。張居正在維護明朝統(tǒng)治的基礎上推行了“考成法”,內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屬官員應辦之事,規(guī)定出完成期限。這樣,月有考,歲有稽,內閣總其成。第一采用科舉制公開考試、自由競爭,擇優(yōu)錄取原則……還強調了新的考試科度必須和美國國情融合、貫通。德軍參謀總長毛奇認為:“人類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