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雇農的剝削帶有濃厚的半封建性 9. 1921 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革命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中國革命從此煥然一新。從此中國革命有了( 2022 考 研)( BCD ) A. 正確的革命道路 B. 科學的指導思想 C. 堅強的領導力量 D. 嶄新的奮斗目標 10. 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內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不同的觀點和主張,其中錯誤的有( 2022 考研)( ABC ) A.“ 畢其功于一役 ” B. 二次革命論 C.“ 無間斷革命 ” D. 中國革命分 “ 兩步走 ” 第四章 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主要條件是( ABCD ) A、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及現(xiàn)代工業(yè)初步發(fā)展 B、社會主義國營經(jīng)濟的壯大 C、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 D、有力的國際因素 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是( BCD ) A、消滅資本家和富農分子 B、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C、健全社會主義上層建筑 D、繼續(xù)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 ACD ) A、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 B、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C、中國進入了 新民主主義社會 D、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結束 中國共產黨對農業(yè)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則是( ACD ) A、自愿互利 B、穩(wěn)步前進 C、典型示范 D、國家?guī)椭?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兩面性表現(xiàn)為( CD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 C、剝削工人取得利潤 D、擁護憲法,愿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 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所采取的政策是( ABD ) A、利用 B、限制 C、教育 D、改造 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建設道路過程中的理論成就有( ABC ) A、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的發(fā)表 B、中共 “ 八大 ” 制定的路線 C、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 D、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制定 對于工人階級和社會主義革命來說,民族資產階級是( ABCD ) A、剝削階級 B、被消滅對象 C、團結對象 D、改造對象 歷史證明,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十分成功的,因為( ABCD ) A、我國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xiàn)了如此復雜、困難 和深刻的社會變革 B、我國在這一變革中不僅沒有造成生產力的破壞,反而促進了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 C、我國在這一變革中增強了人民的團結,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擁護 D、我國在這一變革中沒有引起巨大的社會動蕩 10.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 2022 考研)( ABD ) A. 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jīng)確立 B. 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 我國步入了社會主義改革時期 D. 我國實現(xiàn)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第五章 1.為什么說 “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 ,是鄧小平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ABCD ) ; ,必須是符合當代中國實際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A. 奮斗目標 B. 基本途徑和根本保證 C. 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 D. 實現(xiàn)這 一目標的基本方針 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就是( ABCD )。 9.中共十三大報告( ABC )。 B.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和特點。 A. 改革是動力 B. 發(fā)展是手段 C. 發(fā)展是目的 D. 穩(wěn)定是前提 8.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三者關系的基本原則是( ABC )。 A. 從階級結構看,人民范圍具有更大的廣泛性 B. 從政黨關系看,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C. 從政權組織形式看,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 從要概念表述看,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適 合于我國的國情 4.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主要表現(xiàn)在 ( ABCD ) A. 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 B. 是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的國家政權 C. 取得全國政權后,擔負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 D. 以馬克思主義作為國家的指導思想 5.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是( ABC )。 A. 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據(jù)憲法和法律管理國家和經(jīng)濟社會文化 B. 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C. 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與法律不因領導人而改變 D. 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與法律享有最高權威 16.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 義( 2022 年)( ABCD ) A .依法治國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要求 B .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證 C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D .依法治國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7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點有( 2022) ( ACD ) A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行依法治國 B .形成一套比較完備的法律制度 C .對國家事務、經(jīng)濟文化事業(yè)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進行 D .依法治國的最重要依據(jù)是憲法和法律 18.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有( ABCD )。 C 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3. (1994 文 )1945 年 12 月,來中國“調處”國共關系的美國總統(tǒng)特使是 (D)。”毛澤東提出這一警告是在 (B)。 C《聯(lián)合國家共同宣言》的 簽署 9. (1996 理 )1979 年 3 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工作務實會上講話的中心內容是(D)。 C 混淆了民主革 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 12. (1998 理文 )1927 年武漢國民政府時期,在農民土地問題上同共產黨人主張相近的國民黨左派領袖是 (A)。 D 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題 16. (1999 文 )1929 年 4 月,毛澤東主持制定的《興國土地法》對《井岡山土地法》的一個原則性糾正是 (B)。 A 抹煞農 民階級的革命性 B 夸大資產階級的作用 C 放棄無產階級的領導權 D 忽視武裝斗爭的重要性 19. (2022 理 )1942 年延安整風運動的中心任務是 (A)。 A 古田會議 B 遵義會議 C 榜羅鎮(zhèn)會議 D 瓦窯堡會議 23. (2022 文 )中國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當前階段的中心任務是 (B)。 A 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問題 B 將落后的農業(yè)國建設成為先進的工業(yè)國的問題 C 重工業(yè)、輕工業(yè)和農業(yè)的發(fā)展關系問題 D 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問題 27. (2022 理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國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是 (B)。 A 論證了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jù)地建設三者的關系 B 孕育了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方面的思想 C 提出了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 D 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 31. (2022 理 )中國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在利潤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D)。 A 享樂主義 B 教條主義 C 經(jīng)驗主義 D 官僚 主義 35. (2022,從該年開始不分文理科試卷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D)。 A 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B 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以及如何建設社會主義 C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D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 39. (202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內容是 (C)。 A 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為執(zhí)政黨 B 黨的工作方式發(fā)生了變化 C 全國大陸即將解放 D 中國將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yōu)樯鐣髁x社會 42. (2022)在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中建立的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屬于 (c)。 44. (202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它要求必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利益,從而不斷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奔t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 (A)?!边@段話所反映的思想觀點是 (A)。 A 主觀主義的學風 B 宗派主義的黨風 C 黨八股的文風 D 官僚主義的作風 50. (2022)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包含著兩個聯(lián)盟 。 A 黨的二大 B 遵義會議 C 黨的六屆六中全會 D 黨的七大 53. (2022)國民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的著名論斷是 (A)。 A 根本任務 B 根本原則 C 本質屬性 D 基本要 求 56. (2022)胡錦濤在學習《江澤民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學習《江澤民文選》必須牢牢把握的主題是 (A)。 A 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 B 相當力量的紅軍存在 C 共產黨組織的堅強有力和政策的正確 D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影響 E 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xù)發(fā)展 3. (1994 文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共在反對國民黨頑固派的斗爭中,爭取中間派和實行“三三制”政權的理論根據(jù)是 (BD)。 A 封建性 B 壟斷性 C 腐朽性 D 買辦性 E 反動性 7. (1996 理 )解放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提出的土地改革必須注意的基本原則是 (BD)。 A《南京條約》 B《虎門條約》 C《天津條約》 D《北京條約》 E《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11. (1997 理 )1927 年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不同于南昌起義的特點有 (BD)。 A 協(xié)定關稅 B 投資設廠 C 設置租界 D 駐扎軍隊 1( 1998 理文)促成 1922 年 7 月中共二 大提出民主革命綱領的主客觀因素有 (ABDE)。 A 突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 B 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 C 確立了“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兩大原則 D 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 綱領完全相同 E 與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相聯(lián)系 20. (1999 文 )“五四”前的新文化運動的意義在于 (ABCDE)。 A 八路軍 B 新四軍 C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 D 抗日義勇軍 E 東江縱隊 24(200l 理 )毛澤東指出,無產階級要實現(xiàn)對同盟者的領導必須具備的條件有 (AC)。 A 革命轉變問題 B 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 C 武裝斗爭問題 D 國家政權問題 E 黨的建設問題 27. (2022 理 )在中共八大上,陳云提出了關于我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的設想,其主要點包括 (13CE)。 A 有利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 有利于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而不是不利于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 C 有利于鞏固人民民主專政,而不是破壞或者削弱這個專 政 D 有利于鞏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壞或者削弱這個制度 E 有利于鞏固共產黨的領導,而不是擺脫或者削弱這種領導 31. (2022)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它們都 ( ADE)。 A 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可以“畢其功于一役” B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相同 C 兩個革命之間需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