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Fe2+ =Ce3+ + Fe3+ D. Cr2O72 + 6Fe2+ +14H+ =2Cr3+ +6Fe3+ +7H2O 5. 在 1mol/LH2SO4介質(zhì)中, VV FeFeCeCe , 2334 // ?? ???? ??以 Ce4+滴定 Fe2+時,最適宜的指示劑為() A. 二苯胺碘酸鈉 [?In=] B. 鄰二氮菲 亞鐵 [?In=] C. 硝基鄰二氮菲 亞鐵 [?In=] D. 鄰苯氨基苯甲酸 [?In=] 6. 已知 1mol/LH2SO4介質(zhì)中, VV FeFeMnM nO , 2324 //?? ?? ???? ?? ??在此條件下,用 KMnO4溶液滴定 Fe2+溶液,其化學計量點電勢為() A. B. C. D. 7. 用 Na2C2O4標定 KMnO4溶液濃度時,溶液 的酸度過低,會導致結果() A. 偏高 B. 偏低 C. 無影響 8. 用 + 溶液和用 Fe2+溶液時,兩種情況滴定突躍大小將() A. 相同 B. 濃度大的突躍大 C. 濃度小的突躍大 D. 無法判斷 9. 用 +溶液,兩種情況下滴定突躍的大?。ǎ? A. 相同 B. 濃度大的突躍大 C. 濃度小的突躍大 D. 無法判斷 10. 用 K2Cr2O7法測定 Fe時,若 SnCl2量加入不足,則導致測定結果() A. 偏高 B. 偏低 C. 不變 D. 無法判斷 11. 若兩點對在反應中的電子轉移分別為 1和 2,為使反應完全程度達到 %,則兩點對的條件電極電位差值應為() A. B. C. D. 12. 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堿性介質(zhì)中進行 滴定,若酸度太大將會() A. 反應不定量 B. I2易揮發(fā) C. 終點不明顯 D. I被氧化, Na2S2O3被分解 13. 間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劑的最佳時間是() A. 滴定開始前 B. 接近終點時 C. 碘的顏色完全退去 D. 很難選擇 14. 標定 Na2S2O3的基準物是下述哪一種() A. H2C2O4?2H2O B. K2Cr2O7 C. As2O3 D. Fe 15. 測定維生素 C的分析方法是() A. EDTA法 B. 酸堿滴定法 C. 重鉻酸鉀法 D. 碘量法 16. 已知 VV IIBrB r O , 2//23?? ??? ?? ??? ? ??? ? ???下列反應達到平衡時的 lgK為() BrO3 +6I +6H+ =Br +3I2 + H2O A. ? ? ??? ? ???B. C. D. 17. 根據(jù) VV FeFeCuCu , 232 // ?? ??? ???? ??VV ?? ?VV , ?? ??判斷標準態(tài)下,能將 Cu氧化為 Cu2+,但不能氧化 Fe2+的氧化劑與其還原劑對應的電極電位 ?值應是() A. B. C. D. 18. 碘量法測銅時,加入 KI的目的是() A. 氧化劑 配合劑 掩蔽劑 B. 沉淀劑 指示劑 催化劑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