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洛陽牡丹記》教案《洛陽牡丹記》教案一、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知識與技能⑴、了解作者歐陽修、了解積累素有“國花”之譽的牡丹及與之相關的文化知識。⑵、認識文言說明性文字的寫作特點。⑶、引導學生梳理文本中文言詞語的知識。方法與過程⑴、通過誦讀、疏通文意使學生對內容有初步了解。⑵、精讀文本主體部分,進而感悟中滲透著的深刻理趣、情趣。⑶、品讀簡明流暢的說明性文字,鑒賞文本涉筆成趣、折光現(xiàn)實的獨具一格的大家手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⑴、領悟作者對生活中各類事物是何等關注,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考生活的意識。⑵、了解作者對待知識性問題是何等嚴謹,從而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教學重點:精讀文本主體部分,感悟、鑒賞作者對洛陽牡丹知識多方面的翔實記述。、教學難點:在總體感受文本基礎上,啟發(fā)學生對文本深刻的理趣、生活情趣的思考。二、教學過程、預習階段⑴、讀文,借助注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有不能獨立解決的疑點(如:意思無法疏通的地方),可在小組內研討。如還不能解決,可以把問題匯總,留待上解決。在閱讀中,如有所感,可加注旁批。⑵、布置學生準備一份23分鐘的發(fā)言。題目:《我眼中的歐陽修》、《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醉翁亭與歐陽修》⑶、分組收集整理有關牡丹的資料。利用報刊雜志、網(wǎng)絡,收集圖片、(包括詩詞等)。此項工作可分組進行。堂活動⑴、學生展示預習成果①學生介紹歐陽修及相關材料,并梳理整合。使學生對歐陽修生平及思想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②用PPT形式展示收集整理的有關牡丹的資料。⑵、逐段誦讀文,質疑段內無法理解之處,由學生做出旁批。⑶、老師和學生一道解決疑難問題,疏通整合中應重點掌握的實詞、虛詞。以下這些可作為重點。實詞:備、第、見、齒、名、乖、有常、假、旌、斫、鬻、直虛詞:者、而、其、以、乃⑷、研讀、討論文一共有11個自然段,這11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設置問題:①為什么洛陽牡丹是牡丹之王?②洛陽牡丹被譽為牡丹之王是緣于個性,你認為它的個性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③“魏紫”、“姚黃”在洛陽牡丹中的地位以及它們的特點?④歷代詠贊牡丹的詩很多,何以歐陽修言“未聞有以名著者”?⑤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說明洛陽牡丹給洛陽人帶來的特殊生活內容?參考答案:—3段,主要寫牡丹的品種,突出洛陽牡丹是牡丹之王,并進一步說明在洛陽牡丹是花中之王。第4—7段,主要寫牡丹的名稱,突出“魏紫”、“姚黃”,說明其“王中之王”與“王后”的特殊地位。第8段,說明洛陽牡丹從什么時候開始興盛——始盛于唐,然未有若今之盛?;卮鹆寺尻柲档ず螘r取得特殊地位的問題。9—11段,從習俗等方面說明洛陽牡丹給洛陽人帶來的特殊生活內容。從插牡丹、賞牡丹、進貢牡丹,到接種牡丹,牡丹花牽動著洛陽各個階層人士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故事不一而足,但全都點到而止——善鋪陳者,大約據(jù)此演繹出厚厚的一部“牡丹傳奇”也不太費事了。⑸、整合研讀成果1個段落彼此有什么聯(lián)系?對11段內容作過以上一番揣摩、討論后,對什么是洛陽牡丹?大概不會簡單地認為“洛陽牡丹就是洛陽那個地方的牡丹花”吧。誠然,這篇說明對象十分明確,但作者并不是著眼于事物的表面特征和一般的分類說明,而是用被說明事物最為鮮明的特征——即“洛陽牡丹”的特殊性,作為立意之本。作者在對事物本身及與其相關的方方面面材料充分把握的基礎上,緊扣洛陽牡丹特殊性這個中心,融匯宏觀與微觀、歷史與現(xiàn)實、形象與抽象、花卉與文學、花卉與生活、種花與賞花、此花與彼花等豐富素材于一爐,寫成了這篇絕妙的說明文字。因此,雖短小,但在時間與空間上開拓出的想象空間極為廣闊,在研究學問與寫作上給人的啟發(fā)也極為豐富。這就是所謂的言有盡而意無窮。(6)品讀4段,并討論設置問題:①“說者”認為洛陽牡丹之美緣于什么?歐陽修怎么看待“說者”的觀點?參考答案:說者認為“草木之華得中氣之和者多,故獨與它方異?!倍鴼W陽修甚以為不然。歐陽修以為,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惡,即元氣之病也,美惡鬲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極美與極惡者,皆得于氣之偏也。意思是說,洛陽牡丹的特別好不是因為洛陽這個地方特別,而是由洛陽牡丹內在原因決定的,正如旁批所說的,絕世之美緣于其個性,得到非同尋常的表現(xiàn)。②你同意誰的觀點?參考答案:強調物種內在原因是對的。限于當時科技水平,對內在原因是什么,作者當然不可能做出生物學上的說明。旁批認為這里喻指對個性發(fā)展的肯定,對于文學家的作品做這樣的解釋,是合理的,符合“接受美學”原理。就歐陽修這篇而言,可能對“得于氣之偏也”還會有進一步闡發(fā)。③作為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與洛陽牡丹絕世之美的氣質有哪些相合之處?答案略④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這種氣質的折光?答案略⑺拓展①討論“思考練習”二:以“至牡丹則不名,直曰花”為引子,說說你對“名氣”的看法。思路提示:這個引子,就是要求在“名氣”與“人們的喜愛、推崇”的關系上,在怎樣看待一個人(或自己)的名氣,名氣屬于個人的還是大家的,大家一旦討厭了、名氣還存在不存在等一系列問題上,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②現(xiàn)實生活中你認為的“極品”個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下作業(yè)。⑴以“中正平和”與“個性”為題,寫一篇心得體會。⑵喜歡詩詞的同學,可以積累關于牡丹的詩詞,編輯起來,并附上自己的鑒賞文字,并配以相關的圖片。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有沒有自己喜歡的花卉,它的哪些個性吸引了你,模仿本文的第三個段落,寫一篇,傳到班級論壇上,以供交流。第二篇:洛陽牡丹文化節(jié)漢譯英洛陽牡丹花會,全國四大名會之一,始于1983年,已經(jīng)成功舉辦29屆。2010年11月,經(jīng)文化部正式批準,洛陽牡丹花會升格為國家級節(jié)會,更名為“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jié)”,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在洛陽中國國花園,牡丹綿延數(shù)公里,或怒放、或含苞,喜迎四方賓朋,節(jié)會持續(xù)一個多月。2011年第29屆洛陽牡丹文化節(jié)在北京市和上海市同時設分會場,舉辦豐富多彩的節(jié)會活動。1982年9月21日,洛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牡丹花作為洛陽市“市花”,每年根據(jù)牡丹開放情況于4月某日至5月某日舉辦洛陽牡丹花會。從1983年至今(2011年),洛陽已連續(xù)成功地舉辦了29屆牡丹花會。二十多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貫徹“以花為媒,廣交朋友,宣傳洛陽,擴大開放”的指導思想,“洛陽搭臺,全省唱戲”,將牡丹花會辦成一個融賞花觀燈,旅游觀光,經(jīng)貿合作與交流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經(jīng)濟文化活動。洛陽牡丹花會已經(jīng)成為全市人民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經(jīng)成為洛陽人民不可或缺的盛大節(jié)日,已經(jīng)成為洛陽發(fā)展經(jīng)濟的平臺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陽走向世界的橋梁和世界了解洛陽的名片。同時,也已成為企業(yè)展示實力、樹立形象、宣傳揚名的極佳平臺和舞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牡丹雍容華貴,端莊富麗而引發(fā)人們諸多聯(lián)想,派生出與之相關聯(lián)的文化象征意義,并形成牡丹文化的基本內涵。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純潔與愛情的象征。國尊繁榮昌盛,家重富貴平安,人喜幸福吉祥,這些特點和寓意,牡丹兼而有之。Luoyang Peony Fair, one of chi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