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三節(jié)元素周期表的應用1.已知同周期的X、Y、Z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對應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陰離子的還原性按X、Y、Z順序減弱B.單質的氧化性按X、Y、Z順序增強C.元素的原子半徑按X、Y、Z的順序增大D.氣態(tài)氫化物的
2024-12-05 01:28
【總結】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1.下列關于鈉的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后剩余的鈉粒可放回原試劑瓶中B.用一般的化學還原法不能制取金屬鈉C.自然界中無游離態(tài)的鈉存在D.鈉在自然界中燃燒生成氧化鈉2.下列各組中的兩種物質作用時,反應條件改變,不會
2024-12-05 05:29
【總結】第2節(jié)石油和煤重要的烴第三章重要的有機化合物(第1課時石油的煉制乙烯)1.有機物:2.烴:3.烷烴:絕大多數(shù)含碳化合物僅含碳和氫兩種元素的有機物碳原子之間以碳碳單鍵結合成鏈狀,碳原子剩余價鍵全部與氫原子結合的烴,也叫飽和烴。復習回顧——工業(yè)的血液
2025-05-01 22:22
【總結】第二節(jié)鋁、金屬材料、復合材料1.(2021·北京理綜,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將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飽和,無沉淀產生;再通入SO2,產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銅粉,銅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體,銅粉仍不溶解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總結】第二章元素與物質世界(章末測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相對分子質量:H1C12N14O16Na23S32ClZn65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3分)()A.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本質區(qū)別,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否電離
2024-12-05 05:30
【總結】第4章元素與材料世界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每小題4分,共40分)。1.1998年長江洪水泛濫,在受災地區(qū)為了保證飲水質量,醫(yī)務人員在政府好防病減災工作的同時,還向災民發(fā)放了飲水清潔劑。你認為下列物質中適宜做飲水清潔劑的是()ANaClO、KAl(SO4)2·12H2O
2024-12-06 00:19
【總結】2021-2021學年魯教版化學必修1同步練習第2章第3節(jié)氧化劑和還原劑一.教學內容:第2章第3節(jié)氧化劑和還原劑二.教學目的1.認識并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和本質2.認識并掌握氧化劑、還原劑的概念,并能根據(jù)元素的化合價推斷物質的性質3.認識鐵
【總結】烴脂鏈烴飽和鏈烴(烷烴)不飽和鏈烴烯烴炔烴脂環(huán)烴脂肪烴飽和脂環(huán)烴(環(huán)烷烴)不飽和脂環(huán)烴環(huán)烯烴環(huán)炔烴芳香烴有機物烴的衍生物——苯及苯的同系物2022/2/3灤平一中高二化學組
2025-01-06 16:07
【總結】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典例導悟】【典例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酒精等有機溶劑的物質一定是有機化合物【規(guī)范解答】選C。A項,有機化合物大多數(shù)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但有些無機物如單質溴、單質碘等也易溶于有機溶劑,故A項錯誤;B項,有機化合物大部分是非電解質,但也有的屬于電解質如乙酸等,故B項錯誤;C項,有機
2024-12-06 00:18
【總結】預測同主族元素的性質【知能創(chuàng)新導學】【典例導悟】【典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H4穩(wěn)定F-的小Cs屬于第ⅠA族元素,Cs失電子能力比Na的強和As屬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規(guī)范解答】選C【變式訓練】(2021·宜賓高一檢測)堿性介于KOH和
2024-12-05 05:28
【總結】第四節(jié)海水中的元素1.鑒別NaCl、NaBr、NaI可以選用的試劑是()A.碘水、淀粉溶液B.氯水、CCl4溶液C.溴水、苯D.硝酸、AgNO3溶液解析:可溶性鹵化物可用下列兩種方法鑒別:(1)在3種試樣中各取少許,分別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后振蕩、靜置。液體分層,下層為紫紅色
2025-11-06 17:06
【總結】1.煤是我國的一種主要能源,在使用煤資源時,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燃煤時應將塊煤粉碎或磨成粉末B.燃煤時應通入足量的空氣,且越多越好C.將煤制成水煤氣D.將煤經過處理制成甲醇等解析:選B。將塊煤粉碎或磨成粉末,固體顆粒變小,反應更加充分,A選項正確;燃煤時,通入的空氣能使煤完全燃
2024-12-06 00:27
【總結】2020-2020學年魯教版化學必修1同步練習第1章第3節(jié)化學中的常用量——物質的量一.教學內容:第1章第3節(jié)化學中的常用量——物質的量二.教學目的1、了解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及物質的量濃度等概念的意義。2、掌握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化學量之間
2025-11-06 11:24
2025-10-05 16:56
【總結】化學:魯科版必修1《走進化學科學》同步練習(2)一、選擇題(單選題)。年,我國化學家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為我國蛋白質的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出現(xiàn)了各種分析和測試物質結構、跟蹤化學反應過程的技術。下列不屬于現(xiàn)代化學研究重要手段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