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碩 士 學(xué) 位 論 文論雨果筆下的宗教世界摘 要維克多雨果是19世紀法國乃至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在近乎一個世紀的一生中,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戲劇、小說、散文、政論等,對世界文學(xué)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雨果創(chuàng)作所涉及的內(nèi)容紛繁復(fù)雜,作品當(dāng)中所表現(xiàn)的宗教典故、原型意象大大豐富了作品的意蘊,他所塑造的神父克洛德弗羅洛,珂賽特更足以位列世界文學(xué)的人物畫廊之中。而這一切宗教元素的存在,都與作者所受的教育、獨特的稟性以及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雨果創(chuàng)作的主觀化傾向非常強烈,筆下多有通靈之物、神秘之境,如果細察其原委,我們有理由相信,強烈的宗教感情是這種詩歌靈感的來源之一。他以戲劇和小說,一次次沖擊法國文壇的陳腐土壤,撫慰全世界人民的心靈。他強調(diào)寬恕,主張仁愛,要把死刑的陰影從人們面前驅(qū)走,使每一個人都不再饑寒,每個地方有公義,這就是關(guān)于雨果的傳說。雨果作為一個富有宗教精神的人,其所行所言,可以說已趨近于《圣經(jīng)》中的先知。他抨擊罪惡,告誡當(dāng)政,呼喚公義,展望未來,傳播福音,成為世界人民所仰望的圣徒行列之中的一員。探討雨果的宗教精神,無疑離不開對作家所處時代背景、雨果與《圣經(jīng)》的接觸、雨果眼中的宗教現(xiàn)狀以及作家對理想宗教的追求等都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在這種對其宗教思想的探索當(dāng)中不難發(fā)現(xiàn),雨果宗教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個發(fā)展過程,這個過程,在他的創(chuàng)作當(dāng)中有著清晰的脈絡(luò)可尋,從無到有,從動搖到堅定乃至后面的超越都一一從作品當(dāng)中呈現(xiàn)出來。雨果作品中對宗教人物的塑造著墨極多,原型意象的運用也是非常之頻繁,這些都有助于我們研究作者筆下的宗教世界。關(guān)鍵詞:雨果;宗教;圣經(jīng);意象AbstractAs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in France or even the whole world in the 19th century, Victor Hugo in his near one century life creates a great deal of works including poetry, dramas, novels, essays, or politics,etc, which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 literature.The writing contents of his works cover wide and plicated, by which the performance of religious allusion or prototype image have greatly enriched connotations of his works. The images of Father Frollo and Cosette he shaped are the most classical figures of world literature. All the relative religions embodied in his works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his education, unique disposition as well as his rich life experiences.He has a very strong subjective tendency, which has fully demonstrated through psychic things and mysterious habitats. We believe that his inspiration must be from his strong religion feelings if we have scrutinized the whole story. His plays and novels again and again wash over the trite French literary soil and soothe the heart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e stressed forgiveness and love,drived away the shadow of death penalty, and hoped no hunger but justice everywhere, which are the legends of Victor Hugo.Hugo seems like prophet in the Bible. What he said and behaved has strong religious spirit as criticizing the crime, warning the ruling, calling for justice, looking to the future, spreading the Gospel, and he has bee a member of Saints respected by th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Analysis of his religious spirit requires the learning about his era, his contact with Bible, religious status in his eyes or his pursuit of ideal religion and so forth. During this exploring process, we believe his religious thought must be formed in a developing process shown clearly in his works:from nothing to something,from wavering to persistence even the surmounting in his works.Key Words: Hugo。 Religion。 Bible。 Image目 錄摘 要 IAbstract II緒 論 1第1章 雨果宗教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4 雨果宗教思想之土壤 4 雨果宗教思想之形成 5 雨果宗教思想之發(fā)展 8第2章 雨果宗教觀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 12 先知雨果 12 為反對死刑而斗爭 18 精心塑造神父形象 21第3章 雨果作品中的《圣經(jīng)》意象 28 羊、牧羊人 28 伊甸園意象 29 天國意象 30 獅子的意象 31 大海意象 32第4章 雨果作品中的原型人物 36 上帝與撒旦 36 冉阿讓與約伯 36 天國兒童最大 38結(jié) 語 40注 釋 41參考文獻 43致 謝 45攻讀碩士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46緒 論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在法國文學(xué)史上成就非凡,正如前蘇聯(lián)作家尼科拉耶夫在《雨果》一書中所言,“沒有雨果,很難想象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學(xué),正像沒有巴爾扎克或佐拉,就根本不能想象它一樣。雨果是法國人民民族天才的典型表現(xiàn)?!保?]雨果在我們所熟悉的小說、戲劇以及正在深入了解的詩歌、散文、隨筆乃至政論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稱羨的成績。雨果以詩歌開始步入文壇,并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一掃陳腐風(fēng)氣,進而開拓了寫作范圍,留下不朽的詩篇。他在詩歌成名后進軍戲劇和小說創(chuàng)作,不斷寫出使整個法國都為之感動的作品。當(dāng)有記者問及對雨果最不服氣的紀德,請他談?wù)勛顐ゴ蟮淖骷沂钦l時,紀德嘆氣道:“哎,還是雨果!”。顯然,無論是否喜歡雨果,人們都不得不承認雨果是法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我國在1985年紀念雨果逝世100周年,又于2002年隆重紀念他誕生200周年,可見中國人民對雨果評價之高、感情之深。然而在中國,雨果更多的是以一個小說家的面貌出現(xiàn)的,事實上,雨果首先是一個詩人。不過慶幸的是,隨著詩歌中譯本的增多,我國讀者對雨果有了更全面的認識。隨著雨果作品在中國傳播,對他的研究也有所進展。然而國內(nè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對法國現(xiàn)實的反映,對民生的關(guān)注和他的人道主義思想。對于他所受的宗教影響,以及這種影響在他作品中的體現(xiàn)則還不多見。1.國外研究現(xiàn)狀英國人對莎士比亞一向尊崇,輕易不拿來與人相比,但早在1836年以前就有人把莎士比亞與雨果相比,英國小說家F?特羅洛普還對此表示憤慨。但是在雨果逝世之后的1886年,英國詩人斯溫伯爾尼就在他的《雨果研究》稱雨果為“莎士比亞第二”,從而確立了雨果的崇高地位,對雨果的研究也進一步專題化和系統(tǒng)化。前者如布呂納介的《法國19世紀抒情詩的演變》對雨果詩歌的研究,后者如英國斯溫伯爾尼的《雨果研究》以及法國格雷格的《雨果研究》。從宗教思想方面研究雨果的專著較少,但有許多雨果研究專著對此有所涉及。如朗松的《法國文學(xué)史》,皮埃爾阿爾布伊的《雨果的神話創(chuàng)造》,讓貝特朗巴里埃爾的《維克多?雨果》、《雨果的想象力》,讓戈多的《靜觀的時代》,夏爾貝磯的《雨果是異教徒嗎?》,保爾克洛代爾的《被恐懼折磨的幻視詩人》,勒努維埃的《哲學(xué)家雨果》,厄熱爾的《論維克多雨果的哲學(xué)》等。巴黎索邦大學(xué)文學(xué)教授皮埃爾布呂奈爾,在他主編的《法國文學(xué)史》“十九世紀文學(xué)部分”中,對雨果在《歷代傳說》中的宗教哲學(xué)觀進行了分析與解讀。巴黎拉魯斯出版社2001年版的《雨果與東方》叢書的第六卷《雨果與圣經(jīng)》,對雨果作品的《圣經(jīng)》元素作了探討,該書第一部分《雨果延續(xù)了圣經(jīng)》尤為重要。而讓貝特朗?巴雷爾的《雨果傳》,則對雨果的先知與使徒角色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此外還有格利耶的《維克多雨果作品中的圣經(jīng)》、《通靈者維克多雨果》,索拉的《維克多雨果的宗教》,西蒙的《澤西島的靈桌》,維阿特的《維克多雨果和他同時代的幻覺者》,勒瓦揚的《維克多雨果的神秘危機(18431856)》,宗托爾《撒旦的詩人維克多雨果》,勒克爾的《維克多雨果的宗教思想》,旺扎克的《維克多雨果的宗教起源》,戈東的《靈桌說了什么?》等。吉榮的《維克多雨果的詩歌稟賦》對《頌歌集》與《東方集》中的宗教意義進行了研究,阿爾布伊的《維克多雨果作品中的神話創(chuàng)造》也是介于思想研究和藝術(shù)探索之間的重要論著。國外特別是法國對雨果宗教思想都有所研究,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至今絕大多數(shù)還沒有中譯本。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建國前的研究。我國早期關(guān)于雨果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關(guān)于作者本身及其創(chuàng)作的評介上,這類評介或是翻譯者的序言或后記,或是散見于當(dāng)時各種報刊雜志上的文章。其中有的是我國研究者寫的,有的則是翻譯外國的評介文章。這些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李玄伯的《囂俄的童年》,許躋青的《紀念雨果》,李辰冬譯的《雨果的生平》,徐仲年的《雨果論》,郎魯遜的《雨果研究》,陳瘦竹的《法國浪漫運動與雨果》等等。此外,穆木天和吳達元還分別編寫過一本《法國文學(xué)史》,書中均用相當(dāng)?shù)钠榻B雨果其人及其創(chuàng)作。此時,我國對雨果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者對于第一手資料的掌握尚不豐富,所寫文章大多是一般性的介紹或隨感式的評論。我國解放以后,關(guān)于雨果及其創(chuàng)作的研究,雖然在文革時期停頓了十年有余,但總的來講還是取得了不少成績。 1951年,在維也納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和平大會上,我國著名作家茅盾建議隆重紀念雨果誕生150周年。1952年,世界上舉辦過幾次紀念雨果的活動,我國許多報刊發(fā)表了大量的紀念和評論文章,主要有羅大岡的《法國的大詩人維克多雨果——紀念他的誕生150周年》,聞家駟的《雨果,偉大的和平戰(zhàn)士》,郭沫若的《為保衛(wèi)人類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而斗爭》,茅盾的《為什么我們喜愛雨果的作品》,愛倫堡的《法蘭西偉大作家》等。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國內(nèi)陸續(xù)發(fā)表過一些關(guān)于雨果的文章,如趙恒昌的《雨果的〈悲慘世界〉》,自佳的《雨果談中國的一封信》,程曾厚的《維克多雨果》。這一時期的研究由于受當(dāng)時政治氣氛的影響,主要涉及雨果作品的思想性及雨果作為民主斗士所表現(xiàn)出來的戰(zhàn)斗精神,并將雨果劃入積極浪漫主義作家的行列。 在出版雨果作品的同時,國外名家如巴爾扎克、拉法格、羅曼羅蘭、阿拉貢、愛倫堡等論雨果的文章,一些研究成果及有關(guān)雨果的資料也都相繼譯介過來,如蘇聯(lián)作家尼科拉耶夫著《雨果》,鮑文蔚譯的《雨果夫人回憶錄》,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的《雨果傳》。 在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之后,我國對于雨果及其創(chuàng)作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短短幾年發(fā)表了不少論文,出版了一些著述和資料匯編,為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1981年5月,在長沙召開了雨果學(xué)術(shù)討論會,有來自全國的200多位外國文學(xué)工作者參加。會議提交的近九十篇論文,被編輯成《雨果創(chuàng)作評論集》。 1985年5月,為紀念雨果逝世100周年,武漢大學(xué)法國研究所舉辦了雨果創(chuàng)作研討會,《法國研究》雜志1985年第2期為此開辟了專欄。 80年代以來,國內(nèi)報刊上不時可見雨果研究方面的論文。柳鳴九在《法國文學(xué)史》中對雨果的文藝理論、戲劇、小說、詩歌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論述。程曾厚編選了《雨果評論匯編》,收入了歐洲近現(xiàn)代許多作家和研究者對雨果創(chuàng)作的評論,大多是過去從未介紹過的材料。還有張英倫撰寫的《雨果傳》,陸樓法撰寫的《雨果傳》,沈大力編著的《雨果和東方》和柳鳴九的《走近雨果》等。2002年,北京多個單位聯(lián)合舉辦了紀念雨果誕生200周年的活動,會后出版了《北京2002年紀念維克多雨果誕辰200周年文集》。然而這些研究資料大多是對雨果人道主義精神的探討,很少涉及雨果的宗教思想,即使有也是零星片語,缺少對雨果宗教思想的系統(tǒng)研究。僅有的研究雨果宗教觀的論文,只有文琪的《悲慘世界中的宗教情感》(收錄于《北京2002年紀念維克多雨果誕辰200周年文集》當(dāng)中),朱維的《雨果宗教觀的發(fā)展歷程及其特點》(發(fā)表于《山東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2006第1期上)。因而筆者有意對雨果的宗教思想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以全面了解雨果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