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第八章壓強第一節(jié)壓力的作用效果一二三一、壓力1.定義: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2.壓力的作用效果(1)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垂直越大越小一二三
2025-06-17 21:38
【總結(jié)】第四節(jié)密度知識的應用一二一、常見物質(zhì)的密度1.水的密度:ρ水=。意義:1m3水的質(zhì)量是。2.由密度表可得到下列信息(1)一般情況下,物質(zhì)不同,密度。(2)一般來說,ρ固ρ液ρ氣(選填“”“”或
2025-06-12 01:56
【總結(jié)】復習提問: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1)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2)力可以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一、力的三要素實驗表明:不同大小的力、不同方向的力、不同作用點的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都不一樣。結(jié)論:物理學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二、力的單位1、力
2025-06-12 01:57
【總結(jié)】第八章壓強第四節(jié)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知識清單1.液體和氣體,統(tǒng)稱為________。它們流動時的壓強與靜止時的壓強________,并與它們的________有關。2.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________,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________。流體不同流動速度較小較大
2025-06-19 19:11
【總結(jié)】第三節(jié)彈力與彈簧測力計一二三一、彈力1.定義:因物體發(fā)生而產(chǎn)生的力。2.種類:、等。彈性形變壓力支持力一二三二、彈簧測力計1.作用:。2.構(gòu)造:主要由、掛鉤、和等組成。3.工作
2025-06-12 02:00
【總結(jié)】第三節(jié)力的平衡第七章力與運動1.判斷兩力是否平衡——二力平衡條件2.判斷兩力是否平衡——運動狀態(tài)3.區(qū)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圖示法)4.二力平衡條件的復雜應用14.【中考·三明】靜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西瓜,如圖所示,下列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A.西瓜的重力與西瓜對桌面的壓力B.西
【總結(jié)】第二節(jié)力的合成第七章力與運動1.合力的表示(圖示法)2.合力的分析——豎直方向3.合力的分析——水平方向4.合力的計算——力的方向改變5.合力的計算——力的方向不確定6.探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規(guī)律(等效替代法)4.探究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等效替代法)12.用80N
2025-06-12 04:59
【總結(jié)】第二節(jié)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一二一、學會使用天平1.作用:實驗室測量的常用工具。2.使用(1)放平:將天平放在上,將天平底座調(diào)至水平。(2)調(diào)零:游碼移至稱量標尺左端的上。(3)調(diào)平:用天平測物體質(zhì)量前,調(diào)節(jié)橫梁兩端的,
2025-06-17 21:39
【總結(jié)】第六節(jié)合理利用機械能一二一、動能和勢能1.能量(1)定義:一個物體能夠?qū)e的物體,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2)國際單位:,符號:。(3)一個物體能夠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2.動能(1)定義:物體由于具有的能量。(
2025-06-17 21:21
【總結(jié)】專題三浮力的綜合應用類型一浮力與壓力、壓強的相關計算1.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下面懸掛一個重16N的物體,當把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0N,此時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為m(ρ水=×103kg/m3,g取10N/kg),求:(1)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物體受到的水的浮力。
2025-06-14 14:54
【總結(jié)】專題五杠桿的平衡問題當堂練習1.一個杠桿已經(jīng)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在這個杠桿上再施加一個作用力,則()A.杠桿仍有可能平衡,只要這個力加在動力一邊B.杠桿仍有可能平衡,只要這個力加在阻力一邊C.杠桿仍有可能平衡,只要這個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D.杠桿不可能平衡,因為多了一個力C2.有三個相同的杠桿,桿上每小格為
2025-06-14 14:47
【總結(jié)】專題一受力分析——作圖題類型一平衡力1.(2022·遵義)將一個地球儀放在水平桌面上,請在圖中畫出地球儀所受力的示意圖,O為地球儀的重心。2.如圖所示,甲、乙兩物體均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請在圖中分別畫出另一個力F2。3.在圖中畫出小球A所受重力與拉力的示意圖。4.(2
2025-06-13 14:48
2025-06-17 12:36
【總結(jié)】第四節(jié)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科學探究1.實驗探究(1)進行科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有:、猜想或假設、設計實驗、、分析論證、評估、交流。(2)問題來源:對自然和生活現(xiàn)象的與。(3)設計實驗的目的:一方面地進行研究,另一方面讓他人所得出的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