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2/2/1 基礎(chǔ)天文學(xué) 1 Our Galaxy in Stars, Gas, and Dust 第二十四章 星際介質(zhì) 167。 星際氣體 167。 星際塵埃 2022/2/1 基礎(chǔ)天文學(xué) 2 167。 星際氣體 (Interstellar Gas) 1. 星際介質(zhì) (Interstellar Medium, ISM) 星系內(nèi)分布在恒星與恒星之間( ~610 ly) 的物質(zhì)。 包括 星際氣體 、 星際塵埃 、宇宙線與星際磁場(chǎng) *。 星際物質(zhì)的質(zhì)量約為銀河系恒星質(zhì)量的 10%。 主要分布在距離銀道面約 1000 ly的范圍內(nèi)。 2022/2/1 基礎(chǔ)天文學(xué) 3 2. 星際氣體 (Interstellar Gas) 星際氣體主要由 氫 (H)構(gòu)成; 星際氣體的空間分布是不均勻的(星云、冕氣),密度分布 ~102- 106 cm3 ; 在不同環(huán)境下 H的存在方式不一樣( HI 區(qū)、 HII 區(qū)、分子云)。 2022/2/1 基礎(chǔ)天文學(xué) 4 氣體區(qū)域的基本類(lèi)型 冷的致密分子氣體 (T = 20 K, n 1000 cm3): these clouds contain most of the mass of the ISM, but occupy a very small relative volume because they39。re so cold and dense. 冷氣體 (T = 100 K, n = 20 cm3): these clouds of primarily neutral atomic gas occupy about 3 times the volume of the colder clouds above. 熱的中性氣體 (T = 6000 K, n = cm3): this gas surrounds the colder clouds and occupies about one fifth of the total ISM volume. 熱的電離氣體 (T = 8000 K, n cm3): this gas surrounds hot stars and consists mainly of ionized hydrogen (. protons). 非常熱的介質(zhì) (T = 106 K, n = cm3): this medium, heated by shock waves from supernovae, occupies most of the volume of the ISM. 溫度上升 2022/2/1 基礎(chǔ)天文學(xué) 5 3. 電離 H云的觀測(cè) — 發(fā)射星云 (Emission Nebulae) 被高溫( O, B02型 ) 恒星的紫外輻射 電離 的星際物質(zhì),也稱(chēng)為 一次電離氫區(qū) (HII區(qū) )。 M8 (礁湖星云 ) 2022/2/1 基礎(chǔ)天文學(xué) 6 獵戶(hù)座大星云 M42 原恒星及其 周?chē)膲m埃盤(pán) 2022/2/1 基礎(chǔ)天文學(xué) 7 (1) 發(fā)射星云的光譜觀測(cè)特征 具有( 容許 和 禁戒 )發(fā)射線,顏色偏 紅 典型溫度 ~ 8000 K( ← 譜線寬度) NGC2346(蝴蝶星云 ) 及其光譜 2022/2/1 基礎(chǔ)天文學(xué) 8 (2) 輻射原理 容許譜線 (Permitted lines) 星云原子中的電子受高溫恒星紫外輻射而激發(fā)或電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