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而推行了新法;臾駢不負信,獲得世人尊敬;季扎掛劍了卻徐國國君的心愿,傳為千古佳話。同時,我們也看到,商紂失誠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楚懷王失信,不但忘了國,還使一代賢臣飲恨汨羅江……故我們不但看過謳歌誠實鞭打無信的故事,我們還傳頌著“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無信”之類的民間諺語。不難理解,誠信是人們立身、修德、處事的根本。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以丟掉誠信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扇缃瘢\信這朵奇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凋零,枯萎,被人們遺忘,丟棄。不守誠信之風逐漸蔓延:曾驚動一時的安徽假奶粉事件,那些廠商為了謀取暴利,而不顧及一個個幼小的生命因此將人生定格在搖籃中,難道他們沒有一點同情心和道德觀嗎?還有2008年發(fā)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那些所謂的中國馳名品牌:三鹿、伊利、蒙牛等,他們怎么忍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黑暗、貪婪的魔爪伸向一直相信他們的父母和孩子?他們怎么忍心看著那一張張稚嫩的笑臉失去生命的光彩?他們的道義去哪兒了?他們的誠信去哪兒了?面對那些層出不窮的騙子,防不勝防的騙術,以假亂真的產(chǎn)品,在善良人們無奈與無助的背后,更可怕的,是整個社會誠實守信的體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沖擊!不要漠然地說這些與我無關,與同學約好時間卻沒有準時出現(xiàn),在考場抄襲作弊,這些難道不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嗎?我們還有什么資格說與我無關?也許你還會說,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作大事的時候,我自然會講誠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修養(yǎng)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誠信嚴格律己,何談大事?一種在小事中養(yǎng)成的慣性只會讓我們在背離誠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誠信,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誠信,是無價之寶,是需要我們用一生去踐行的寶貴品質(zhì)。誠信的人必將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從而享有做人的尊嚴和發(fā)展事業(yè)服務社會的機遇。一個人如果時時、處處、事事講信用,那么他的事業(yè)將會走向成功,人生將會亮麗多姿。反之,一個經(jīng)常食言的人,久而久之定會失去周圍人的支持和信任,最終會抑郁、不得志,其人生必將黯淡無光。恪守誠信是我們每個人應當有的生存和發(fā)展理念之一。我們應當把誠信看成與生命一樣重要,視誠信為自身道德品質(zhì)的生命,注重自身誠信意識的培養(yǎng)。否則,在社會上將難有立足之地,更談不上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宏偉事業(yè)。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作為中華民族接班人的我們,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問過自己;我誠信嗎?我們能夠挺起胸膛,拍著胸脯說:我從沒做過有違誠信的事嗎?可是,有些同學讓我們大失所望:為了玩電腦,他們可以欺騙父母;欺騙老師,為了考試成績好,他們可以作弊,抄襲,不擇手段,這樣既欺騙了老師,欺騙了家長,欺騙了同學,同時也欺騙了自己。失去了誠信,失去了做人的準則,分數(shù)再高,又有什么用呢?一切都是徒然!所以讓我們對自己的言行,做一次深刻的反??!對于一個中學生,其道德就是寬容、誠信、勤勞、創(chuàng)新、奮斗!有人說曾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引起人內(nèi)心深處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誠信準則?!倍?,我們仰望蒼穹,星空依然璀璨清朗,而俯察內(nèi)心,崇高的誠信律令卻需要我們在心中再次溫習和呼喚。朋友們,讓我們每個人像愛惜生命一樣,珍愛自己的誠信,做一個誠實的人。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誠信?!辈灰屨\信只在紙上出現(xiàn),成為我們的口頭嬋。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誠信無所不在,讓我們做誠信的主人。這樣,我們的祖國建設將如日中天,欣欣向榮。最后,讓我們同聲呼喊“讓我們與誠信同行!”第三篇:淺談科研誠信小論文淺談科研誠信摘要:誠信是科學研究的基石。沒有它,科學研究復雜交織的緊密體系將會以一種難以想象的、令人失望的方式土崩瓦解??蒲姓\信問題不僅為學術界所關注,而且也逐漸成為社會焦點問題。近年來,隨著社會環(huán)境和學術環(huán)境的變化,學術不端行為滋生,通過學術不端行為獲取聲望、職位、利益和資源等方面的問題相當突出,一些高校在科研誠信與學術風氣上出現(xiàn)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學術不端行為有所發(fā)生??蒲姓\信和良好的學風是學校健康發(fā)展的保證,是促進學術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xiàn)學術創(chuàng)新的根本保障。高校是新思想、新知識、新理論的搖籃,加強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是高校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領社會風尚和促進先進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關鍵詞:科研誠信,成因,高校,學風建設前言:“誠信”一般指實事求是、誠實、守信、不欺騙、不弄虛作假、言行與思想一致。而科研誠信,是指科研工作者要實事求是、不欺騙、不弄虛作假,還要恪守科學價值準則、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活動的行為規(guī)范。誠信這個在商界常被人提及的明詞,最近這幾年越來越頻繁的出現(xiàn)在學術界。這是因為學術造假,學術腐敗這種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引起了人民群眾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一些學者違背科學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或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或媚于世俗,熱衷于炒作;更有甚者,喪失學術道德,以抄襲剽竊換取一時名利。這些行為和現(xiàn)象若不加以制約,將嚴重污染學術環(huán)境,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進而影響整個學術群體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同時,學風問題很容易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一、國內(nèi)外科研誠信簡介我國科研誠信狀況(一)我國確實發(fā)生了一些我國確實發(fā)生了一些引人注目、對我國科研誠信影響極壞的學術造假案件,如2009年12月,英國的《結晶學報E》的編輯一次性撤消了井岡山大學鐘華的41篇造假論文和劉濤的29篇造假論文。早在2003年Nature雜志就撰文指出,德國資深科學家認為,媒體越來越多有關學術不端的報道在損毀公眾對科學的信任。在2010年4月舉行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年會上,有一個特別舉措:一批院士聚集在一起專門召開半天會議,討論有關中國研究人員在論文中造假的問題。從自然科學基金委查處的學術不端案件中,約有80%的案件都發(fā)生在基金項目申請前和申請階段,某些人為盡快獲得基金項目資助而篡改研究背景和簡歷。而真正的數(shù)據(jù)偽造、%。當然,自然科學基金委查處的學術不端案件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內(nèi)科研誠信的狀況。(二)美國科研誠信狀況美國衛(wèi)生與人類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衛(wèi)生與人類服務部部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S)與公共衛(wèi)生與科學辦公室(Office of Public Health and Science, OPHS)下屬的研究誠信辦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ORI)組織了一項關于美國HHS資助領域連續(xù)3年內(nèi)科研不端行為的問卷調(diào)研,調(diào)研了美國605家科研機構中獲得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院外研究項目經(jīng)費資助的2212名科學家(向4298名科學家寄發(fā)了問卷,回收了51%)。這2212名科學家中有164名(%)回答觀察到了201起疑似不端行為,其中,偽造或篡改數(shù)據(jù)占60%,剽竊占36%,相當于平均每年每百名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3例。據(jù)此,有2325起科研不端行為,%[1]。通過上述基于數(shù)據(jù)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和美國都存在科研誠信問題。二、學術不端行為的成因分析學風浮躁、學術失范、學術不端行為等科學道德諸問題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有著深刻的原因。有體制方面的原因,有科學研究工作者個人方面的原因,有社會環(huán)境方面的原因,還有評價體系方面的原因等等。(一)體制成因 科技評價機制和科學獎勵機制失范。科學評價制度不盡合理。在追求數(shù)量的管理模式下,評價指標的單一性成為我國科學評價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好多評價指標只是為了迎合一時之需,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