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H不同 ,不正確的描述是 A. 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最多 B. 在顯微鏡視野內(nèi)可以觀察到正常細胞和染色體加倍的細胞 C. 在高倍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 染色體加倍的連續(xù)過程 D. 在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方面,低溫與秋水仙素誘導的原理相似 (水分條件相對較好的溝底和水分條件較差的坡面)的中國沙棘雌、雄株進行了研究。測得一天中 6: 00— 18: 00間的凈光合速率(單位時間、單 位 葉 面 積 吸 收 CO2 的 量 ) 變 化 曲 線 如 下 圖 所 示 。 下 列 說 法 正 確 的 是 A. 曲線 Ⅳ 中 18: 00時 ,葉肉細胞產(chǎn)生可用于主動運輸?shù)?ATP的場所有細胞質(zhì)基質(zhì)、線粒體、葉綠體 B. 一般情況下,比較曲線 Ⅰ 中 8: 00 和 12: 00 兩個時刻,暗反應固定的 CO2量不一定相等 C. 溝底條件下, 14: 00— 16: 00之間,雄株單位葉面積有機物積累量小于雌株 D. 8點時處于溝底和坡面的雌株凈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外因是光照強度 , a~ d代表試管, ① ~ ⑦ 代表實驗步驟。對該實驗方案的有關評價,錯誤的是 a b c d ① 淀粉溶液 2 ml 蔗糖溶液 2 ml 唾液淀粉酶溶液 2 ml 唾液淀粉酶溶液 2ml ② 50— 65℃ 溫水中水浴加熱 10min ③ 將 c倒入 a,將 d倒入 b ④ 50— 65℃ 溫水中水浴加熱 10min ⑤ 加入本尼迪特試劑溶液 2 ml ⑥ 37℃ 恒溫水浴 ⑦ 觀察并記錄顏色變化 A. 步驟 ② 、 ④ 和步驟 ⑥ 的溫度設置錯誤 B. 步驟 ② 和步驟 ④ 會影響酶的活性 C. 步驟 ④ 和步驟 ⑤ 的操作順序有誤 D. 本實驗方案中溫度的變化屬于自變量 17. 有一條多肽鏈,分子式為 CxHyOpNqS,將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分 析 推 算 可 知 , 水 解 得 到 的 氨 基 酸 個 數(shù) 為 A. pl B. q+1 C. q1 D. p+1 ,某陽生植物細胞光合作用過程中 C C5的含量變化,若某一天中午天氣由艷陽高照轉(zhuǎn)為陰天, 此時細胞中 C C5 含量的變化分別相當于曲線中的哪一段 ( ) A. d→e 段 (X), d→e 段 (Y) B. c→d 段 (X), b→c 段 (Y) C. d→e 段 (Y), c→d 段 (X) D. b→c 段 (Y), b→c 段 (X) ,只含有 C、 H、 O三種元素的是( ) A. 氨基酸 B. 核苷酸 C. 脫氧核糖 D. 磷脂 ,正確的是 A. 乳酸產(chǎn)生的場所是線粒體 B. 雌 性 激 素 合 成 的 場 所 是 高 爾 基體 C. 血紅蛋白合成的場所是內(nèi)質(zhì)網(wǎng) D. 胰 島 素 基 因 轉(zhuǎn) 錄 的 場 所 是 細 胞核 ,據(jù)圖判斷用作實驗材料的葉片顏色為 A. 紅色 B. 綠色 C. 黃色 D. 紫色 A與 B的化學組成關系,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a的種類約有 20種 b的種類有 8種 B. 藍藻遺傳物質(zhì)是 B,但不存在染色體中 C. A的多樣性決定 B的多樣性 D. A的種類在神經(jīng)細胞與表皮細胞中相同, B則不同 ,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下列屬于圖示細胞間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 膝跳反射時,傳入神經(jīng)元引起傳出神經(jīng)元興奮 B. 受精作用時,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jié)合 C. 甲狀腺細胞對垂體細胞分泌 TSH的反饋調(diào)節(jié) D. 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 ( ) A. 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zhì) B. 組成細胞壁主要成分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 C. 麥芽糖和核糖屬于二糖 D. 膽固醇和植物油屬于脂質(zhì) ,下列各項受影響最小的是( ) A. 漿細胞加工合成抗體 B. 性腺細胞合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