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夫人 /之力不及此 C. 君知其 /難也 微夫人之力 /不及此 D. 君 /知其難也 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 .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 8— 14 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 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8. 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 夜 縋 (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下來)而出 B. 越國以 鄙 (邊邑)遠(yuǎn) C. 行李 (出使的人)之往來,共其乏困 D. 闕 (使??缺,損害)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9. “以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 A. 若舍鄭 以為 東道主?君亦無所害 B. 或 以為 死,或 以為 亡 C. 老臣竊 以為 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 D. 以為 得之矣 10. 翻譯正確的一組句子是( ) ①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 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 既東 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A. ① 您曾經(jīng)對晉君有恩,把焦、瑕兩座城池給了他,可晉君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這些您是知道的啊。 ② 等到他在東邊疆土擴(kuò)大到鄭國,就會再向西邊擴(kuò)展疆土。 B. ① 您曾經(jīng) 對晉君 有恩,他答應(yīng)以焦、瑕兩城作為酬謝,可是他早晨剛渡河回國,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備您,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經(jīng)在東邊把鄭國作為了它的邊邑,勢必會繼續(xù)向西邊擴(kuò)展疆土。 C. ① 您曾經(jīng)對晉君有恩,把焦、瑕兩座城池給了他,可晉君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 就修筑工事防備您,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經(jīng)在東邊把鄭國作為了它的邊邑,勢必會繼續(xù)向西邊擴(kuò)展疆土。 D. ① 您曾經(jīng)對晉君有恩,他答應(yīng)以焦、瑕作為酬勞,可是他早晨剛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備您,這些您是知道的。 ② 等到他在東邊把疆土擴(kuò)大到鄭國,就會再向西邊擴(kuò)展疆土。 11. 對“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 越過晉國而把遠(yuǎn)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國君知道那是很困難 B. 越過晉國而把遠(yuǎn)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難的 C. 越過秦國而把遠(yuǎn)方的鄭國作為晉國的東部邊境,國君知道那是很困難 D. 越過秦國而把 遠(yuǎn)方的鄭國作為晉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難的 12. 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 燭之武“夜縋而出”,說明當(dāng)時鄭國的情況十分危急。 B. 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力與秦國不相上下。 C. 晉侯為了報答秦伯,曾經(jīng)答應(yīng)過給秦國兩座城池。 D. 燭之武說秦國退兵的理由一共有兩條。 13. 下面是對燭之武這個人物性格的分析評價,其中正確的幾項是( ) A. 懷才不遇,牢騷滿腹 B. 能言善辯,智能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