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1、種子發(fā)芽實驗(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條件。過程與方法:經歷設計種子發(fā)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fā)芽的條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對實驗觀察的興趣【教學重點】學習運用對比實驗中控制某個條件的方法,研究影響種子發(fā)芽的條件?!窘虒W難點】能根據要求設計出自己的實驗計劃
2024-11-19 12:07
【總結】【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2、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角,胸部有3對足。過程與方法1、用圖畫盡可能準確的畫出螞蟻的身體。2、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細心、小心的態(tài)度觀察螞蟻,愛護小
2024-11-19 12:08
【總結】第六課金魚【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魚類有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結構,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征。2、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3、金魚和螞蟻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過程與方法1、用實驗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想。2、繼續(xù)利用維恩圖比較動物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培養(yǎng)用實驗證據證明猜想的態(tài)度。
2024-11-19 00:40
【總結】實驗的分析一、實驗實施方案你們的實驗是如何進行的?匯報自己組的情況。交流匯報1、我做的是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的實驗。2、我的綠豆種子發(fā)芽情況是……整理統計思考:(1)實驗帶給我們的信息有哪些?(2
2024-12-13 16:09
【總結】玩過手影游戲嗎?影子是怎么來的?影子產生需要的條件是光源、遮擋物、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定義:像電燈一樣自己正在發(fā)光的物體注意:月亮不是光源,它不會自己發(fā)光,只是反射太陽的光不是光源一、認識光源自
2024-12-11 05:03
【總結】陽光下的影子??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復習、回顧。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3、下面哪些是光源?白熾燈、點亮的日光燈、太陽光、月光、激光、鏡子、電燈本節(jié)要點:,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
2024-12-12 18:24
【總結】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這是哪位著名的科學家呢?牛頓彈簧測力計觀察彈簧測力計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彈簧測力計彈簧(里面)彈簧測力
2024-12-11 11:40
【總結】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峽谷、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過程與方法:觀察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脈、河流
【總結】運動與摩擦力一、教學目標:1、知道摩擦力是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會做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2、通過自主實驗探究得知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狀況(光滑、粗糙程度),運動狀況(滾動還是滑動),物體的重量(對地面的壓力)有關,與接觸面積無關。3、培養(yǎng)學生樂于交流、樂于合作的態(tài)度。二、教學準備:小車、線、長方形木板、砂皮、墊圈、記錄紙、鉤碼、鐵夾
2024-11-19 03:52
【總結】五年級(上)二單元第四小節(jié)《光的反射》教學設計府谷四小康改霞學校府谷四小任課教師康改霞教材版本教科版課題五年級(上)二單元第四小節(jié)《光的反射》主要內容1、第一部分是“照亮目標”2、第二部分是“運用光的反射”。重點難點認識光的反射及運用教學目的知識體系:1.認識
2024-11-28 02:41
【總結】7.《河流對土地的作用》教學設計旺蒼縣國華小學向長清【教學內容】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河流對土地的作用》?!窘虒W目標】科學概念:1.河流是流水侵蝕土地而形成的。2.河流會侵蝕河床和兩岸,并帶走泥土,在水流比較緩慢的地方,這些泥土又會沉積下來。探究能力:1.通過做河流實驗,探究河流對土地的作用。2.根
2024-11-19 06:34
【總結】中小學課件中小學課件中小學課件中小學課件中小學課件軌道纜車吊纜纜車鋼纜繩的拉力中小學課件我們的小纜車中小學課件需要多大的力,剛好能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安裝圖:實驗完成后,迅速將物品放回原處,并用端正的坐姿告訴老師
2024-12-11 11:41
【總結】土壤里的小動物——蚯蚓今天讓我們以一條蚯蚓的日記,來走近它們的生活,更多的了解他們。大家好,我就是這本日記的主角,希望大家能通過我的日記,對我們蚯蚓有更多的了解。那就從我們的外形開始吧!一、思考蚯蚓的“家”在哪兒?很久很久以前……?今天,我和姐姐在家里聽爺爺講
2024-12-12 18:25
【總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的來源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態(tài)水所覆蓋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下來并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質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硅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fā)生反應、析出水分
【總結】虹橋鎮(zhèn)第一小學“教學規(guī)范達標”專用備課用箋課題天氣日歷授課日期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過程與方法運用多種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溫度計來收集天氣信息和數據,并記錄在“天氣日歷”和“日期-溫度”表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長期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