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 滴管 D. 另一支試管 16.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簡要分為以下幾步: ① 裝藥品 ②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 排水法收集氣體 ④ 固定裝置 ⑤ 加熱 ⑥ 把導管從水槽中取 出 ⑦ 停止加熱。 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A. ②①③④⑤⑥⑦ B. ③①②⑤④⑥⑦ C. ②①④⑤③⑥⑦ D. ①④②③⑤⑦⑥ 17. NO是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少量 NO在人體內(nèi)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 NO密度比空氣大,難溶于水,通常條件下極易與氧氣反應。實驗室收集 NO的裝置是 A. 只能用排水法 B. 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法 C. 只能用 向 上排空法 D. 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法 18. 以下對空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B. 空氣的成分一般是比較固定的 C. 空氣是幾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 D. 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 19. 下列各組物質(zhì)顏色相同的是 A. 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鐵 B. 木炭、硫粉 C. 高錳酸鉀、二氧化錳 D. 氧氣、二氧化碳氣體 20. 下列物質(zhì)分別放入一密閉的充滿氧氣的集氣瓶里,充分燃燒后,冷卻至室溫,由于瓶內(nèi)壓強的明顯減小,使瓶塞難以啟開的是 A. 木炭 B. 紅磷 C. 蠟燭 D. 硫 21. 下列科學家中通過實驗研究空氣組成的是 A. 道爾頓 B. 門捷列夫 C. 拉瓦錫 D. 阿伏加德羅 2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加入二氧化錳可使氯酸鉀產(chǎn)生更多的氧氣 B. 液態(tài)空氣可以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氮氣和氧氣 C. 為了便于運輸,把氧氣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貯存于藍色鋼瓶中 D. 二氧化錳可使過氧化氫溶液在不需要加熱的條件下迅速產(chǎn)生氧氣 23. 在 “ 高錳酸鉀 ?? ?? 加熱 錳酸鉀 +二氧化錳 +氧氣 ” 反應中 , 二氧化錳是 A. 氧化劑 B. 催化劑 C. 反應物 D. 生成物 24. 下列物質(zhì)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A. 食鹽 B. 蔗糖 C. 鐵絲 D. 石蠟 25. 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氧氣可以支持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B. 氧氣在氧化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 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一定是化 合 反應 D. 魚、蝦可在水中生存,因為氧氣易溶于水 26. 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A. 為了 節(jié)約藥品,用剩的藥品應放回原試劑瓶 B. 為了獲得感性認識,可觸摸藥品或嘗藥品 C. 為了能看到標簽,傾倒試液時,標簽不能向著手心 D. 為了安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不能朝著有人的方向 27. 用分子的觀點對下列常見現(xiàn)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A. 熱脹冷縮 —— 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B. 花香四溢 —— 分子不停的運動 C. 食物腐敗 —— 分子發(fā)生變化 D. 酒精揮發(fā) —— 分子間間隔變大 28. 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 不正確 . . . 的是 A. 熄滅酒精燈 B. 檢查裝置氣密性 C. 傾倒液體 D. 加熱液體 29. 實驗桌上因酒精燈打翻而著火時,最便捷的撲滅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