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韓愈馬說1、說說作者韓愈2、識記“說”這種文體的特點(重點)3、熟讀課文,讀出語感,能說出文句意思,識記文言實詞、虛詞。(重點)4、初步感知文章大意(重點、難點)學習目標課時1識記識記聽讀課文,把握節(jié)奏35分鐘
2025-06-12 12:23
【總結】23馬說◆走近作者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故世稱“韓昌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唐朝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積極倡導古文運動,反對駢體文,推動了唐代文學的發(fā)展,對當時和后來的文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
2024-11-17 07:58
【總結】23馬說,疏通文意,準確把握主旨并背誦全文。(重點),領會課文的行文邏輯。(重點),體會作者懷才不遇的怨憤之情。(難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1)無伯樂賞識的千里馬,它的處境是怎樣的?
2024-11-16 21:52
【總結】馬說韓愈一、復習導入二、合作探究?????,千里馬命運如何呢??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分別比喻什么??,難道只是說“馬”嗎?作者通過這篇文章想要表達什么?二、合作探究1、第一段表達了作者
2025-06-17 16:50
【總結】伯樂相馬的故事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并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于
2025-06-20 18:08
2025-06-20 18:07
2025-06-17 17:00
【總結】寫作學寫故事第六單元【思路點撥】故事側重于對事件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用于口頭講述。寫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虛構的人和事。故事應該著重于筆下的人物在怎么說和怎么做,而不是怎么想。作者始終要注意推進故事情節(jié)的流動,發(fā)展。語言富于生動性,不需著意刻畫,其中的人物就會鮮活起來。寫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
2025-06-20 01:01
【總結】一、積累運用(28分)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1)怒.而飛()(2)執(zhí)策而臨.之()(3)不知其旨.也()(4)男有分.(
2025-06-20 17:03
【總結】21《莊子》二則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6分)北冥.()摶.()濠.梁()鰷魚()鯤.鵬()遷xǐ()mínɡtuánh
2025-06-21 01:35
【總結】22《禮記》二則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7分)嘉肴.()兌.命()學.學半()與.能()矜.寡()男有分.()講信修mù(
2025-06-21 01:36
【總結】課外古詩詞誦讀(一)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痹嚪治鲞@首詩的頷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妙處。這兩句詩不僅寫出了景物的層次美,表現出環(huán)
2025-06-15 00:33
2025-06-12 21:01
【總結】22《禮記》二則課文助讀《禮記》,儒家經典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由西漢戴圣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除有關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jié)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作品介紹《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義道德教科書。是孔子以后戰(zhàn)國至秦漢之間儒家的作品,全書保存了先秦
2025-06-20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