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就可以做成一個雕塑;然后如果再放50年,拉根繩就可以賣票,就成文物了?!瘪T侖這一觀點得到了俞敏洪的認同。西方神話中有一個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被宙斯懲罰,他要把一塊大石頭推到山頂,而每當石頭被推到山頂的時候,石頭又會滾到山腳去,這樣他又不得不重新把石頭推到山頂去??推石頭其實也有很多不同的推法,當他把一塊石頭推到永恒的時候,大家就都知道了他,他成為永恒的故事。如果西西弗斯把推石頭當成一種懲罰,那么他會很難受,每天帶著怨氣,就像很多人工作時帶著怨氣一樣,這樣做工作是做不好的。而如果他一邊推石頭,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感受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象,那么當他在山頂上看到藍天更高更美的時候,生命就得到了升華。當你發(fā)現一件事情,你能把它從小事做大,并且能夠逐漸地做成你自己的事業(yè)的時候,你堅持做下去,你就會由只是一個動作,變成了一尊雕塑,最后人們就會欣賞你,就會贊揚你,就會肯定你,就會承認你。俞敏洪談及他做新東方的心得時,這樣說道:任何一個偉大的東西,你分到日常的每一天去做,都是很小的事情,甚至是很無聊的事情,對吧?但是你得認識到,日復一日地,你跟政府領導吃飯;日復一日地,你背著書包去上課;日復一日地,你處理新東方內部員工瑣碎的事情??這些東西是需要你有強大的現實主義精神才能做成的。隨著新東方的發(fā)展,俞敏洪每年仍堅持在全國各地做二三百場演講,幾乎平均每天一場,一如新東方創(chuàng)辦之初那樣。藝術家千百次地重復著一個個唱段,俞敏洪則重復著單詞、句子和一次次地授課演講。人這一輩子其實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什么事情都想做等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如果我們能把一件小事做到讓自己滿意,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能做到盡善盡美,就更了不起。中國有句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俞敏洪說,他在揚州認識一個修腳匠,你也許會認為,修腳能做成什么事情?但是,行行出狀元,他修腳修成了人大代表,香港最著名的企業(yè)家用飛機把他接去香港修腳。同樣也有一個發(fā)生在美國的故事讓人很感動。有一個服務員,這個人是一個天生的服務員,他的服務質量很好,很受顧客贊賞。后來,他開了一家自己的餐飲公司,由于有很好的服務,他的公司很受歡迎,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和富翁家里只要有餐飲活動,不管多遠都要用飛機接他和他的班子來做飯。美國的政治家和富翁都喜歡開私人party(派對),開party一定會請餐飲公司,這樣的公司在美國有很多,但是他的公司最為有名,美國的富翁們都以請到他為驕傲。而這個人也很有商業(yè)頭腦,他又開了一家餐飲學校,然后帶著自己的弟子,到全世界各個地方去,去承包那些最昂貴的、最有品位的宴會的餐飲服務。最后他買了一架波音737飛機,飛到各地去幫人做飯。很多人都認為,一個服務員變成了一個買波音飛機的億萬富翁,這是一個奇跡,其實,他就是熱愛這一行,把它做到了極致而已。每一個你不滿意的現在,都有一個你不努力的曾經讀高中的時候,曾經你看到別人拿到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收到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那該多好啊,可是自己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大學畢業(yè)后,曾經你看到別人輕輕松松的工作就月收入過萬,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擁有一份這樣輕松高薪的工作那該多好啊,可是自己畢業(yè)后,工資總是那么一丁點??吹絼e人住在豪華高檔的別墅里,如果自己也能擁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別墅,那該是多么爽啊。??可是這些似乎離自己是那么的遙不可及啊,哎,怎么我就過的這樣寒酸呢?可是你有和別人一樣拼命努力嗎?你又配得上北大清華、輕松上萬的工資、高檔的海邊別墅?嗎?讀高中的時候,別人白天都緊繃著神經,不停的進行機械試的做題,而你無所事事;晚上下課,別人還在教室里學習,你已經躺在了宿舍的床上睡覺。你也想拿到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你努力了嗎?讀大學的時候,別人每天都是背著書包奔圖書館,而你每天不是吃飯睡覺,玩電腦,就是和女友/男友膩在一起。結果畢業(yè)出來找工作的時候,別人同一專業(yè)的很快的就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而自己卻在面試的時候到處碰壁,找不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別人廢寢忘食的讀書學習的時候,你有努力嗎???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要再悔恨當初,不努力根本就沒有資格抱怨。努力了,才有可能實現夢想。朋友,你是否愿意用現在的努力,來換取一個不后悔的將來?不管你現在處在什么樣的階段,請珍惜當前,不要抱怨,為夢想的實現而付出努力。要時刻記?。簴|隅已逝,桑榆非晚,任何時候開始努力都不算晚。不要給自己找借口,懶惰就懶惰,沒有做就是沒有做,沒有什么理由可言。你如果長期花時間給自己找理由為自己辯解,懶惰、拖延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那么你永遠都不可能進步。yesterday you said tomorrow,不努力未來永遠只是一個夢,行動吧,少男少女!將“蛋糕”切開吃在印度,小村莊經常會遇到停電,且一停就是好幾個小時。對當地的商店店主來說,擁有一套備用發(fā)電系統(tǒng),成為他們營業(yè)的必要設備。但是,就算售價440美元的小型發(fā)電機也并不是這些店主所能買得起的。一旦停電,他們只好暫停營業(yè),或者眼睜睜看著需要冷凍的商品逐漸壞掉。另一方面,許多經銷發(fā)電設備的企業(yè)產品卻賣不出去。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日本一家公司在印度的一名經銷商,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法,成功把公司的小型發(fā)電機,賣給這些買不起公司產品的店主。這名經銷商召集了20家店主,請他們每家每月都支付22美元到一個共同基金,這樣共同基金每個月都能夠湊齊440美元,可以購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