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的世界糧倉”。 A P C A 巴西的臺地 Brazil’s cerrado ? 葡萄牙語中 cerrado (熱帶高原 ) 可以翻譯成封閉的、難以進入的荒地。 ? 巴西臺地的面積大約有 2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 ? 可以用于種植農作物的面積約為 。 ? 目前只有四分之一的臺地被用于種植和放牧。 A P C A A P C A ( 2)農產品出口競爭力強,但糧食尚需進口 ?政府鼓勵生產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賺取更多的外匯,同時也可減少對咖啡等傳統(tǒng)出口作物的過分依賴。農業(yè)仍是國家賺取外匯的主要部門之一。 ?小麥、大米需要進口 ,主要是氣候條件不太適合種小麥。 A P C A ( 3)大豆生產發(fā)展迅速 ?近幾十年來,巴西農業(yè)發(fā)展的突出特點是迅速發(fā)展了大豆生產。 A P C A ( 4)乙醇產量不斷增加 ?從 70年代中期以來,巴西開始實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計劃,以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因此甘蔗的種植面積大增。與此同時,棉花本來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紛紛轉產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結構也有明顯的調整。 A P C A ( 4)大莊園主農業(yè)和小農并存 ?巴西的土地占有狀況極不均衡。全國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莊園主手里,其規(guī)模大得驚人,最大的可以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公頃。他們經營現代化的商業(yè)性農場,以生產大豆、甘蔗、咖啡等出口農產品為主。另一方面,占農場總數 85%的是自給性小農,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收入都很低。 ?巴西還有無地的農民 1200萬,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多半仍處于赤貧狀態(tài)。 A P C A 巴西農業(yè)的制約因素 —— 交通 ?交通運輸和港口是制約巴西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從巴西中西部到港口的平均距離為 1000公里左右,大宗農產品的運輸基本上靠卡車運輸。巴西大約只有 10%的公路是路面硬化的,而鄰國阿根廷的這一比例約有 30%。 A P C A 巴西農業(yè)的制約因素 —— 土地及收入分配不公平 ?財富分配的不均等依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無地農民運動要求對土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