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誦讀關(guān)于孔孟的名篇《〈論語〉十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論語十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024-08-23 10:48
【摘要】7C中小學課件《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7C中小學課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C中小學課件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現(xiàn)在山東鄒縣)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
2024-12-20 11:44
【摘要】我所認識的孔子黃德初被誤讀的孔子孔子從他誕生乊日起,尤其是從其思想流傳開始,就一直被人誤讀。我們甚至可以說中國思想史就是一部對孔子的誤讀史。1、“學而優(yōu)則仕”的誤讀2、“三綱五?!钡恼`讀3、“以德報怨”的誤讀
2024-11-26 21:18
【摘要】綜合性學習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一、填空題(1)孔子名丘,字仲尼,時期魯國人。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和。(2)孟子,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被尊奉為“”。(3)《論語》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的書。南宋理
2024-12-23 11:26
【摘要】第一篇:孔子孟子哲理名言 孔子孟子哲理名言(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綜合性學習) 孔子哲理名言(1)人生態(tài)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蓖卟豢芍G,來者猶可追。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
2024-10-17 15:33
【摘要】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
【摘要】孔子日夜兼程風塵仆仆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納悶孔丘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我們快到課文里找一找吧!?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
2024-12-02 17:27
【摘要】想和做——胡繩長沙市第43中學——李永志教學目的1.理解本文中心論點的提出。2.理解本文的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3.用比喻和事例證
2024-08-24 20:24
【摘要】教案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孟子》 內(nèi)容預(yù)覽: 18《孟子》兩章 教學目的 知識目的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 2.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2025-01-25 04:40
【摘要】想和做——胡繩長沙市第43中學——李永志教學目的1.理解本文中心論點的提出。2.理解
2024-11-26 13:42
【摘要】?孔子走近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魯國。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史上是一個極重要的人物。儒家孔子他在魯國做過官,又曾游說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動是聚眾講學,由此建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私家學派——儒家?!墩撜Z》
2024-12-31 06:29
【摘要】第一篇:九年級語文下冊《孟子兩章》知識點整理 九年級語文下冊《孟子兩章》知識點整 理 一、重點字詞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畎畝 膠鬲 拂士 。 委而去之 委:放棄。去:離開。 寡...
2024-10-14 02:41
【摘要】18《孟子》兩章字詞盤點米粟.(sù)舜.(shùn)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空乏.(fá)行拂.(fú)曾.益(zēng)拂.士(b
2025-07-04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