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六單元24唐詩二首語文要素學習目標1.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及主題,背誦并默寫這兩首詩。2.學習詩歌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了解詩歌運用對比、襯托表現(xiàn)人物的寫作手法。語文要素語文要素【要素1】課文鏈接古體詩,又稱古風。唐代以前的古體詩是
2025-07-05 14:58
【摘要】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稱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稱杜拾遺、杜工部,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有《杜工部集》,與李白并稱“李杜”,又因有別于杜牧,亦稱“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衰之時,其詩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被稱為“詩史”。詩風“沉郁頓挫”,語言精煉傳神,對后世詩人
2025-07-05 21:11
【摘要】24唐詩二首◆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面貌,因此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為“詩圣”。有
2024-12-07 13:14
【摘要】24唐詩二首賣炭翁、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做到熟讀成誦。(重點),分析賣炭翁和宮使兩種人物形象。(難點),體會作者對他的深切同情。(難點),知句讀——劃分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
2024-12-06 21:52
【摘要】24《唐詩》二首賣炭翁白居易(772~846),唐朝著名詩人,字樂天,晚居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是繼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詩人,世稱李杜白為唐代三大詩人。作者簡介白居易出生書香門弟,自幼又絕頂聰明,五六歲便學寫詩,九歲便能辨別聲韻,16歲時已經(jīng)寫出不少傳世的好詩,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詩《賦得
2025-07-06 00:17
【摘要】24《唐詩》二首賣炭翁同學們,自漢代以來收集和整理創(chuàng)作詩歌的官署有一個名字叫樂府,自樂府流傳出來的詩歌叫樂府詩。白居易的詩歌《賣炭翁》就是一首樂府詩。下面,我們就進入本課學習。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
2025-07-06 05:36
【摘要】復習導入賣炭翁白居易有位賣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烤的顏色,兩鬢頭發(fā)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的很黑。賣炭所得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卻擔心炭的價錢被降低,還希望天氣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2025-07-02 16:58
【摘要】復習導入賣炭翁白居易有位賣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烤的顏色,兩鬢頭發(fā)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的很黑。賣炭所得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蓱z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卻擔心炭的價錢被降低,還希望天氣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2025-07-02 17:01
【摘要】一、定向導學賣炭翁一、定向導學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唐著名詩人,自號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因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后改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xiàn)實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留給后人的詩近三千
2025-07-05 20:47
【摘要】12唐詩二首第二課時《賣炭翁》同學們,自漢代以來收集和整理創(chuàng)作詩歌的官署有一個名字叫樂府,自樂府流傳出來的詩歌叫樂府詩。白居易的詩歌《賣炭翁》就是一首樂府詩。下面,我們就進入本課學習。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
【摘要】第六單元24詩詞五首◆走近作者陶淵明(約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著名詩人,田園詩派的鼻祖。其詩自然質(zhì)樸、意味雋永。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有《
2025-07-06 03:36
2025-07-11 22:38
【摘要】24唐詩二首課題壺口瀑布課型新授課課時安排2課時課時分配建議本課依據(jù)學情分課時。第一課時進行自主學習反饋及整體感知、結構梳理。第二課時進行課文具體感知的交流展示及當堂檢測??蛇m當調(diào)節(jié)。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積累名句,增加語言積累,豐富文化積淀。。過程與方法、聯(lián)想想象法:品味詩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培養(yǎng)學生讀詩的情感。
2025-04-21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