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萬元的假幣參與賭博B.銀行工作人員乙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偽造的貨幣換取真幣C.丙在與他人簽訂經(jīng)濟合同時,為顯示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將總面額20萬元的假幣冒充真幣出示給對方看D.丁用總面額10萬元的假幣換取高某的1萬元真幣27.下列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的法律沖突是()。A.沖鋒槍B.麻醉槍C.高壓水槍D.催淚彈29.所長甲指派民警乙對一起毆打他人案件開展調(diào)查,民警乙認為所長甲與被打人員有親屬關系,對所長的命令,()。A.逐頁簽名及捺指印B.末頁簽名或捺指印C.逐頁簽名或捺指印D.末頁簽名及捺指印三、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1.詐騙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shù)額較大”的標準,但在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對其可以()。A.被傳喚人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B.被傳喚人無正當理由逃避傳喚C.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D.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突發(fā)急病、生命垂危而不接受傳喚3.公安機關發(fā)現(xiàn)極端主義活動的,應當()。根據(jù)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酒后駕駛機動車輛B.偷開他人機動車C.因合同的履行發(fā)生民事爭議D.因校園意外傷害行為發(fā)生損害賠償爭議6.公安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治安管理處罰法》B.《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C.《道路交通安全法》 D.《公安機關辦理經(jīng)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8.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實包括()。,10.下列選項中屬于可以設臵主管政治工作的政治委員、教導員、指導員等警官職務的公安機關的是()。A.一般情況下,搜查需要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而檢查則不需要B.搜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進行 C.檢查婦女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醫(yī)師進行D.檢查的對象是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搜查的對象包括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隱藏犯罪證據(jù)的所有人的身體12.()的工作人員與騙購外匯或者逃匯的行為人通謀,為其提供購買外匯的有關憑證或者其他便利的,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和單據(jù)而售匯、付匯的,依照逃匯罪從重處罰。14.下列關于人民警察違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表述,正確的有()。A.甲在盜竊一老人的3000元錢后又于第二天將所盜竊的3000元返還被害人B.乙在入戶盜竊時被主人當場抓獲送交公安機關C.丙總對人說自己會畫外幣能夠以假亂真,但一直也沒有什么具體行動D.丁欲下毒殺死競爭對手戊,在戊中毒后后悔,及時送戊到醫(yī)院,經(jīng)過搶救成功脫離危險16.李某為了對張某實施詐騙而偽造駕駛證,并用偽造的證件詐騙張某錢物2萬余元。A.李某涉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B.李某涉嫌詐騙罪C.對李某應以詐騙罪定罪處罰D.對李某應以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定罪處罰17.甲(17周歲)在一書店內(nèi)偷書時,被店主乙發(fā)現(xiàn)后扭送至當?shù)毓才沙鏊沙鏊窬瘜走M行了詢問。A.在對甲詢問時,辦案民警在筆錄上記明甲的到案經(jīng)過、到案時間和離開時間B.對甲詢問完畢后,甲在筆錄上只簽名不捺指印,辦案民警強制要求其簽名并且捺指印C.對甲詢問完畢后,辦案民警讓甲在筆錄的最后一頁簽名或捺指印D.辦案民警通過電話通知甲的父母到場,但其父母均出差未歸,辦案民警通知甲的教師丙到場,并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18.下列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盤問、檢查的表述正確的是()。A.法具有國家意志性B.法具有國家強制性C.法以權利與義務為其主要內(nèi)容D.法是一種對被統(tǒng)治階級適用的規(guī)范20.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未構成犯罪的,按照毆打特殊對象給予治安管理處罰。乙、丙找到丁,對丁說,你的仇人出錢要你的性命,這事情怪不得我們。乙認出丁,并告訴丙不要殺害丁,讓丁離開。甲害怕,就給二人20萬元。庚分別會見了乙、丙并分別向二人核實了有關證據(jù)。辦案民警告訴戊甲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不符合取保候?qū)彈l件。執(zhí)行逮捕后,公安機關以有礙偵查為由,未通知三人家屬。問題2:本案辦理程序存在哪些錯誤,并說明正確做法。接報后,派出所民警張某、王某遂趕至該集市,當場抓獲擺攤出售淫穢光碟的胡某及購買光碟的李某,并查獲有淫穢嫌疑的光碟10張,民警張某經(jīng)出示工作證件口頭傳喚胡某到公安派出所接受調(diào)查,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派出所領導為防止案情泄密,決定不將傳喚的原因和處所通知胡某的家屬。經(jīng)鑒定,查獲的光碟屬于淫穢物品。經(jīng)調(diào)查,劉某交待了出售淫穢光碟給胡某的違法事實。辦案民警張某遂將作出處罰的事實、證據(jù)和依據(jù)分別告知了胡某、劉某,并告知他們有陳述、申辯的權利,二人表示無異議,不陳述和申辯。因胡某、劉某二人表示服從處罰,派出所即將二人送拘留所執(zhí)行,并將處罰情況通知了家屬,并讓其到派出所繳納罰款后才告知執(zhí)行場所。問題2:請找出辦理此案過程中存在的錯誤并簡要說明理由。2.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有四個方面:(1)前罪與后罪都是故意犯罪;(1分)(2)前罪與后罪應判處的刑罰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罰;(1分)(3)后罪發(fā)生在前罪的刑罰執(zhí)行完畢(1分)或者赦免(1分)以后5年之內(nèi);(4)前后兩次犯罪的都是已滿18周歲的人。答:(1)甲、乙、丙構成故意殺人罪(1分)。(2)乙、丙謊稱已經(jīng)將丁殺死并索要酬金的行為,構成詐騙罪(1分)。(3)乙、丙威脅傷害甲的家人并索要錢財?shù)男袨?,構成敲詐勒索罪(1分)。問題2:本案辦理程序存在哪些錯誤,并說明正確做法。乙、丙同案犯罪嫌疑人,不能委托同一名辯護律師,公安機關應當要求其更換辯護律師(1分)。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辯護律師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實有關證據(jù)。(3)辦案民警認為甲實施嚴重暴力犯罪為不符合取保候?qū)彈l件不正確。(4)經(jīng)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對甲、乙、丙三人向縣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逮捕的做法不正確。(5)執(zhí)行逮捕后,公安機關以有礙偵查為由,未通知三人家屬不正確。有礙偵查不是逮捕不通知家屬的法定事由(1分)(二)問題1:胡某、劉某、李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并說明理由。(1分)胡某、劉某以牟利為目的,銷售淫穢物品,尚不構成犯罪,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構成出售淫穢物品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1分)問題2:請找出辦理此案過程中存在的錯誤并簡要說明理由。()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傳喚的原因和處所通知被傳喚人家屬()。()檢查公民住所應當出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應當制作并當場交付證據(jù)保全決定書。公安機關對個人擬作出2000元以上罰款處罰的,應告知被處罰人有要求舉行聽證 的權利。警告和500元以下罰款可以由派出所決定()。(6)作出拘留處罰未通知被處罰人家屬執(zhí)行場所錯誤()。()(7)派出所通知被處罰人家屬到派出所繳納罰款錯誤。()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時間,與有其職責范圍內(nèi)的緊急情況,應當履行職責。()交通肇事致2人以上死亡,負事故同等責任以上的構成交通肇事罪。(√)地方人員在軍隊營區(qū)作案的,由軍隊保衛(wèi)部門移交公安機關偵查。()不滿16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看押任務,遇有違法犯罪分子可能脫逃、行兇、自殺、自傷或有其他危險行為的,可以使用警棍等制服性警械。(√)1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根本目標。()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和公安局內(nèi)設機構分為綜合管理機構和執(zhí)法勤務機構。()1對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的,執(zhí)行逮捕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1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當代中國法的形式,除法律、法規(guī)外,還包括規(guī)章、特別行政區(qū)法和國際條約等。(√)2擔任人民警察應當具有高中畢業(yè)以上文化程度。(√)2督察機構可以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重大社會活動的秩序維護和重點地區(qū)、場所治安管理的組織實施情況進行現(xiàn)場督察。()2平等對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價值追求。(√)2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審訊、拘傳、強制傳喚任務時,可以使用手銬、腳鐐、警繩等約束性警械。(√)法律本身就是追求社會和諧的產(chǎn)物,法治的功能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具有一致性。()3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屬的公安機關的上一級公安機關決定。()3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guī)和決議。(√)3田某騎摩托車在大街上見婦女張某提著一個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從背后用力拉皮包帶,試圖將皮包搶走。田某的行為構成搶奪罪和故意傷害罪。()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派出機構、內(nèi)設執(zhí)法勤務機構和不設區(qū)的市、縣、自治縣公安局根據(jù)工作需要,可以設置主管政治工作的政治委員、教導員、指導員等警官職務。A 被盤問開始 B 被盤問結(jié)束 C 被關進侯問室 D 帶至公安機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為預防和制止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的區(qū)域和時間,限制人員、車輛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時可以實行(C)。甲為逃跑,強行沖撞乙,將其撞倒后逃跑。A 由于甲沒有達到法定年齡,因此無罪 B 故意傷害罪 C 搶劫罪D 盜竊罪和故意傷害罪李某(男)深夜遇到一單身女子王某,遂起歹意將王某強奸,事后怕王某報案欲殺人滅口,正卡王某脖子時,因有人路過,李某逃離現(xiàn)場,經(jīng)鑒定王某脖子處構成輕傷。A從輕或者減輕 B從輕或者免除 C減輕或者免除 D在法定刑以下胡某到某銀行準備實施搶劫,到達銀行后,發(fā)現(xiàn)周圍停有多輛警車,并有警察在活動,感到無法下手,遂返回。A犯罪預備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沒有犯罪行為在一起浮尸案的現(xiàn)場,偵查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封遺書,根據(jù)遺書記載的內(nèi)容,偵查人員推斷出死者的家庭、出身、身份,同時,又根據(jù)筆跡鑒定,推斷出此遺書確系死者所寫。A被公安機關拘留,犯罪證據(jù)充分,依法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B應當依法逮捕但隨身帶有兒童的婦女 C應當依法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D有嚴重社會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對于人民檢察院決定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在收到《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后,如果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應當立即釋放,發(fā)給《釋放證明》,并將執(zhí)行回執(zhí)在(B)日內(nèi)送達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人民檢察院。A違法所得 B違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財物C賭具D直接用于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工具1下列關于辦理治安案件中檢查的表述錯誤的是(D)。A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 B 初次違反治安管理 C 患嚴重疾病 D 盲人1行政機關應當于舉行聽證的(C)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予以公告。(A)A 大隊長 B 一級警長 C 二級警長 D 三級警長2辦理行政案件中,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請,公安機關應當在(B)內(nèi)作出決定并通知申請人A 1日 B 2日 C 3日 D 5日2對被傳喚的違法嫌疑人,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詢問查證,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案情復雜,違法行為依法可能適用(C)處罰的,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A采取停止執(zhí)行職務、禁閉措施B給予行政處分 C追究法律責任 D降低警銜、取消警銜2行政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B)內(nèi),作出是否賠償?shù)臎Q定。A 3個月 2個月 B 2個月 2個月 C 2個月 3個月 D 3個月 3個月2公安機關在刑事偵查過程中,國家對下列哪種行為應承擔賠償責任?(C)A 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被羈押的 B 因公民偽造有罪證據(jù)被羈押的C 因公民拒不作有罪供述被刑訊逼供造成身體傷害的 D 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fā)生的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能夠行使哪項職權?(D)A 解釋憲法,監(jiān)督憲法的實施 B 解釋法律 C 修改法律 D 制定憲法2國家依照法律規(guī)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chǎn)權和(A)。A違法行為發(fā)生之日 B危害后果發(fā)生之日 C公安機關受理案件之日 D違法行為實施完畢之日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職責的是(D)A.組織、實施消防工作B.管理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特種行業(yè) C.管理集會、游行、示威活動 D.管理勞動教養(yǎng)執(zhí)行場所3人民警察對違法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個人或者組織,依法可以實施。A.沖鋒槍 B.麻醉槍 C.高壓水槍 D.催淚彈3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應當遵循的原則是(B)A.防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B.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盡量減少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 C.警告在前,使用在后 D.使用警械在前,不得已再使用武器3齊某因與胡某有矛盾,欲殺胡某,某夜,趁胡某獨自一人在家之機將其殺死,后又從其家中拿走現(xiàn)金2萬元。朱某的行為屬于(D)。A.從犯 B.累犯 C.主犯 D.脅從犯3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指(D)。A.有爭議或者情況特殊 C.情況特殊 公安機關偵查人員的回避,由(B)決定。 、檢查筆錄 4關于拘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4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應當收繳的有(C)。A.免予 B.從輕C.減輕 D.從輕或者減輕4甲因盜竊被公安機關查獲,決定治安拘留15日,同時查明其還有搶奪行為,決定治安拘留10日,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甲應執(zhí)行治安拘留(C)。A.一切行為讓群眾滿意 B.一切結(jié)果符合法律規(guī)定 C.一切行為讓領導滿意 D.一切行為符合法律規(guī)定4執(zhí)法為民是(D)的憲法原則在政法工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A.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 B.全國人大和國務院 C.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D.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及其各部委50、把法律劃分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據(jù)是(D)。A.繼承權 B.轉(zhuǎn)讓權 C.使用權 D.處置權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B)。A.視聽資料、電子證據(j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