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崇,以為“高處不減唐人”,這首詞是( B )A 《望海潮》 D《滿江紅》60、古龍小說《圓月彎刀》中的青青的那柄魔刀上刻著一句詩“小樓一夜聽春雨”,請問這是哪個(gè)詩人的哪首詩?( C B 蘇軾《新城道中》 C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A 林逋 C蘇舜欽 D王安石6“和諧”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 D D 管子6我們通常所說的“韓孟詩派”中的孟是指:( A )A 孟郊 C 孟光 )A《滿江紅》 C《蝶戀花》 B《人間詞話》 C《白雨齋詞話》 B 楊廣《春江花月夜》 C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D 李白《蜀道難》6我們通常將男女新婚之夜說成“春宵一刻值千金”,其實(shí)這句詩是勸人們及時(shí)學(xué)習(xí)的。 B秦觀 C 陸游 B關(guān)學(xué) D閩學(xué)6北宋五子是指(B A )A天人合一 D存天理、滅人欲70、“倉廩實(shí)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出自( A B《孟子》 D《大學(xué)》 7黃老學(xué)派集大成著作:《淮南子》是以誰為首的一批黃老學(xué)派作者集體撰著的( A D老子 7“四書”中不包括(BA.《大學(xué)》A.《老子》 B.《周易》 C.《莊子》 D.《抱樸子》7“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 《蘭亭序》 D. 顏真卿《祭侄文稿》7下列四個(gè)朝代中,時(shí)間最靠前的是( )。 )。 B 7中國古代哲學(xué)中,有“陰陽八卦”的理論,這一理論出自(CA.《尚書》 B.《論語》 C.《周易》 D A. 書法 B. 圍棋 8戰(zhàn)國思想家荀子是( A )學(xué)派的集大成者。 ( CA.《論語》 B.《莊子》 D.《大學(xué)》8《詩經(jīng)》中的詩歌,共分為“風(fēng)”、“雅”、“頌”三類,其中屬于民間歌謠的是( B )。 8蘇軾的名作《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shí)有》與下列哪個(gè)節(jié)日有關(guān)? ( A ) 8成都某著名古跡門口有這樣一副名聯(lián),“三顧頻煩天下計(jì),一番晤對古今情”,它說的是( C )。 (A )。 )。 ( C ) 9下列文學(xué)家中,不屬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C. 柳宗元 9佛經(jīng)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jí)浮屠” ,浮屠指的是( B )A酒的代稱 B佛塔 9在中國現(xiàn)代文壇上,以詩歌為主的作家是: ( B ) A郭沫若 B艾 青 C郁達(dá)夫 D朱自清9下面詩句中的哪一句,選自曾被稱為唐絕句“壓卷之作”的詩中: ( B )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C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B )A沉郁、雄渾 B豪邁、奔放 C通俗、易懂 D狂傲,不訓(xùn)9下列詩句不是李白所作 ( D )A蘇軾 B王安石 C范中淹 D歐陽修 9田園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是A謝靈運(yùn) B陶淵明 C王維A《左傳》 B《史記》 C《國語》 D《漢書》100、《史記》屬于什么體史書 B司馬光 C歐陽修 D蘇 軾 10“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中嬋娟指的是什么? )A月亮 B姻緣 C壽命 D太陽10王先生的簽名檔最近改成了“慶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來的喜事是: ( C ) A新婚 10“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這里的“屠蘇”指的是: ( C )A蘇州 C酒 10“拱手而立”表示對長者的尊敬,一般來說,男子行拱手禮時(shí)應(yīng)該: ( 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D左手在上10我國的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紅色一般表示忠勇俠義,白色一般表示陰險(xiǎn)奸詐,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 A )A忠耿正直 C奸詐陰險(xiǎn) 10“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 C )A窗戶 D門101932年,清華大學(xué)招生試題中有一道對對子題,上聯(lián)“孫行者”,下面下聯(lián)中最合適的是: ( A )A胡適之 B周作人 110“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描寫的是哪個(gè)傳統(tǒng)節(jié)日?( B )A中秋節(jié) C端午節(jié) 11 我國古代有很多計(jì)量單位,比如詩句“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中的“仞”,一仞約相當(dāng)于: ( A )A一個(gè)成年人的高度 B 成年人一臂的長度 D 30米11下列哪一句詩描寫的場景最適合采用水墨畫來表現(xiàn)?( C )A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C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D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B暗度陳倉 D破釜沉舟 C肖 11“生旦凈末丑”是京劇的行當(dāng),其中“凈”是: ( A )A男角 C 兒童 D男女均可11我們常說的“十八般武藝”最初指的是什么? ( A )A使用十八種兵器的技能 C十八種武器 B 100元 C戌 )A “白馬非馬” C“任人唯親” ( C )A早上 B中午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D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12 在古代人們尊稱對方的妻子: ( B)A令愛 ( B )A諸葛亮 D關(guān)羽12我國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稱,請問我們常說的“潤筆”指的是什么? B替人研磨墨汁 ( B )A教育界 C 文藝界 B孟子 D孔子 B三人成虎 C馬馬虎虎 D談笑風(fēng)生12“頃刻間千秋事業(yè),方寸地萬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描寫的是:( C )A下棋 C戲臺(tái) ( D )A長度 C體積 1元太祖鐵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們尊稱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的意思是:( B B大海 D高山 )A《徐霞客游記》 B《說文解字》 C《天工開物》 D《夢溪筆談》13 在宮殿大門外一般都有一對石獅或銅獅,請問按建筑方位,古代宮殿大門前成對的石獅一般都是:( A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C雌雄同體 D都是雌的13我們常把結(jié)了婚的夫婦稱為“結(jié)發(fā)夫妻”,“結(jié)發(fā)”在古時(shí)是指結(jié)婚時(shí): ( C )A丈夫把頭發(fā)束起來 D把頭發(fā)都剪掉13古人創(chuàng)作講究精益求精,唐代詩人賈島就曾有過辛苦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他“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兩句詩是: B“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D“昔我往矣,楊柳依依”13 現(xiàn)在我們常用“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藝作品。 D軍人13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yuǎn),請問歷史中的哪一時(shí)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A )A文景之治 C貞觀之治 13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悠久歷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它在不同朝代也有著不同的稱謂,下面哪個(gè)不是北京的別稱? B中都 D南京 B天人合一 D順其自然139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愛”,他所反對的“愛有差等”這一觀點(diǎn)是哪家學(xué)派的?(A )A儒家 1 俗話說“化干戈為玉帛”,干、戈都是武器,其中哪個(gè)指的是防御武器?他們是:( A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莊子 ( B )A鼓 B仲夏 D初冬14 篆刻分為陰文印和陽文印,剛剛視頻畫面中播放的北京奧運(yùn)會(huì)會(huì)徽“中國印”是:( A )A陰文印 B陽文印 B不能 ( B )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D堂弟、弟妹14 下列哪個(gè)成語與秦始皇有關(guān)? ( C )A指鹿為馬 C圖窮匕見 D三顧茅廬14下列哪項(xiàng)不是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 ( C ) A掛香包 C登高采菊 14唱念做打是中國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shù)手段,也是戲曲表演的四項(xiàng)基本功。 C器械表演 D雜技150、“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是寶玉對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靨”是指:( B眼睛 D腮幫 C C鄉(xiāng)里無不稱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 B )A《醉翁亭記》 B《岳陽樓記》 C《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B )A老子 D四黃巾起義15下面哪位詩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A王維 B王勃 D孟浩然15“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說的是哪位歷史上的哪位才女? B秦良玉 C李清照 B書法 D音樂160、河姆渡遺址位于:( B?。〢黃河流域 B長江流域 D三百一十五首16《孫子兵法》的作者是:( A C孫權(quán) D白起16漢代“四家詩”屬古文經(jīng)學(xué)的是( D )A齊 B魯 C韓 D毛16“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時(shí)”是誰的名句? ( B )A王勃 B張九齡 C張若虛 ( A )A 時(shí)不再來 D失不在來16“熄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古代書信通過郵驛傳遞。)A尚書省 B中書省 C門下省 B武則天 C李世民 B 李白 ( C D道德準(zhǔn)則170、“一琴一鶴”所形容的是: D與世長辭17“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 ( A )A 李商隱 B 駱賓王 D楊炯17《紅樓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它的別名是: C《西廂記》 ( B )A黃河 D海河17“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是誰寫的? B柳永 C 晏殊 D李清照17中國歷史上被譽(yù)為“藥王“的是: ( C B華佗 C孫思邈 D李時(shí)珍17下面哪句話是孔子說的? ( A ) A 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7在古代,人們將樂器分為“絲”、“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