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保密性僅取決于對密鑰的保密,而算法是公開的。 ? DES 是世界上第一個公認的實用密碼算法標準,它曾對密碼學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 現(xiàn)在已經設計出來搜索 DES 密鑰的專用芯片。 ? 公鑰密碼體制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常規(guī)密鑰密碼體制的密鑰分配問題,另一是由于對數(shù)字簽名的需求。 加密密鑰與解密密鑰 ? 在公鑰密碼體制中,加密密鑰 (即公鑰 ) PK 是公開信息,而解密密鑰 (即私鑰或秘鑰 ) SK 是需要保密的。 ? 雖然秘鑰 SK 是由公鑰 PK 決定的,但卻不能根據(jù) PK 計算出 SK。在這方面,公鑰密碼體制并不具有比傳統(tǒng)加密體制更加優(yōu)越之處。公鑰還需要密鑰分配協(xié)議,具體的分配過程并不比采用傳統(tǒng)加密方法時更簡單。 ? 加密密鑰是公開的 , 但不能用它來解密 , 即 XXEDYD PKSKSK ?? ))(()( BBB(75) XXED PKPK ?))(( BB公鑰算法的特點(續(xù)) ? 加密和解密的運算可以對調,即 ? 在計算機上可容易地產生成對的 PK 和 SK。 ? 加密和解密算法都是公開的。 ? 現(xiàn)在已有多種實現(xiàn)各種數(shù)字簽名的方法。 密文 )(A XDSK數(shù)字簽名的實現(xiàn) D 運算 明文 X 明文 X A B A 的私鑰 SKA 因特網 簽名 核實簽名 E 運算 密文 )(A XDSKA 的公鑰 PKA 數(shù)字簽名的實現(xiàn) ? 因為除 A 外沒有別人能具有 A 的私鑰,所以除 A 外沒有別人能產生這個密文。 ? 若 A 要抵賴曾發(fā)送報文給 B, B 可將明文和對應的密文出示給第三者。 ? 反之,若 B 將 X 偽造成 X‘ ,則 B 不能在第三者前出示對應的密文。 具有保密性的數(shù)字簽名 )(A XDSK)(A XDSK核實簽名 解密 加密 簽名 E 運算 D 運算 明文 X 明文 X A B A 的私鑰 SKA 因特網 E 運算 B 的私鑰 SKB D 運算 加密與解密 簽名與核實簽名 ))(( AB XDE SKPKB 的公鑰 PKB A 的公鑰 PKA 密文 鑒別 ? 在信息的安全領域中,對付被動攻擊的重要措施是加密,而對付主動攻擊中的篡改和偽造則要用 鑒別 (authentication) 。 ? 使用加密就可達到報文鑒別的目的。應當使接收者能用很簡單的方法鑒別報文的真?zhèn)巍? ? 授權涉及到的問題是:所進行的過程是否被允許(如是否可以對某文件進行讀或寫)。 ? 然而對很長的報文進行數(shù)字簽名會使計算機增加很大的負擔(需要進行很長時間的運算。 報文摘要 MD (Message Digest) ? A 將報文 X 經過報文摘要算法運算后得出很短的報文摘要 H。得出已簽名的報文摘要 D(H)后,并將其追加在報文 X 后面發(fā)送給 B。然后再做兩件事。 ? 對報文 X 進行報文摘要運算,看是否能夠得出同樣的報文摘要 H。否則就不是。 ? 但對鑒別報文 X 來說,效果是一樣的。 報文摘要算法 ? 報文摘要算法就是一種 散列函數(shù) 。報文摘要算法是防止報文被人惡意篡改。 ? 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一個長報文 X 的報文摘要 H,但要想從報文摘要 H 反過來找到原始的報文 X,則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報文摘要的實現(xiàn) A 比較 簽名 核實簽名 報文 X ? H D 運算 MAC A 的私鑰 報文 X MAC B 報文摘要 報文 X MAC 發(fā)送 E 運算 H 報文鑒別碼 H 報文摘要 運算 A 的公鑰 報文摘要 運算 報文摘要 報文摘要 因特網 報文鑒別碼 實體鑒別 ? 實體鑒別和報文鑒別不同。 最簡單的實體鑒別過程 ? A 發(fā)送給 B 的報文的被加密,使用的是對稱密鑰 KAB。 A B A, 口令 KAB 明顯的漏洞 ? 入侵者 C 可以從網絡上截獲 A 發(fā)給 B 的報文。然后 B 就向偽裝是 A 的 C 發(fā)送應發(fā)給 A 的報文。 C 甚至還可以截獲 A 的 IP 地址,然后把 A 的 IP 地址冒充為自己的 IP 地址(這叫做 IP 欺騙),使 B 更加容易受騙。不重數(shù)就是一個不重復使用的大隨機數(shù),即“ 一次一數(shù) ”。此報文被“中間人” C 截獲, C 把此報文原封不動地轉發(fā)給 B。 ? 中間人 C 用自己的私鑰 SKC 對 RB 加密后發(fā)回給 B,使 B 誤以為是 A 發(fā)來的。 B 向 A 索取其公鑰,此報文被 C截獲后轉發(fā)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