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囑托齊老師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照顧好我們,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團組織對我們的關心與照顧。這樣既滿足了回族志愿者,也改善了我們的飲食。她同時還要負責我們西寧的9名志愿者的協(xié)調工作,與上面進行溝通。在物質方面,特別是我們的領隊齊老師,她和我們年齡很相近,很能理解我們的想法,在志愿服務當中就是我們強大的后勤保障。這次志愿者服務同時讓我在精神和物質上得到了充實。當今社會比較浮躁,尤其是當代年輕人更需要一顆靜下來的心,這次志愿服務讓我懂得了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走向成功每一級臺階。分散,集中,然后再分散,將這種精神一傳十,十傳百的延續(xù)下去。那是一種精神,是社會發(fā)展,和諧社會,所需要的。更激發(fā)了我內心那種奉獻的精神,所以我也越做越樂意為之服務。這樣一來,即使有怨氣和不滿也不會再向志愿者發(fā)泄,畢竟,大家的地位是平等,是合作關系,他們被我們尊重,他們自己也會尊重自己,并樂于與我們合作。如果換一下位,我是觀眾,就能體會到這句話的溫暖了。但事實上親身體驗后,你會發(fā)現(xiàn)并沒有想像中那么美好,相反,它是一個枯燥、反復并且考驗耐力和毅力的工作,而我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堅持下去,不到最后一刻絕不讓自己松懈下來?!澳?,請出示您的入場券”“您好,109區(qū)請往這邊走”“臺階比較陡,請小心行走”“您好,洗手間在出口處往右拐”這樣的話每天我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但是每次說出后得到觀眾的認可,我就很高興。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11月21日中國與日本的比賽,當時場上基本座無空席,一位日本的中年男士來的有點晚,我用英語跟他溝通后給他找了一個位置,讓他一個人坐在了我服務的109區(qū)域,一會兒發(fā)現(xiàn)他一直在跟遠處的另一女觀眾打手勢,我就主動過去問他需要我?guī)椭?他說那女的是他妻子。主要負責觀眾坐席引導、維持觀眾秩序、帶動觀眾互動等。第一篇:亞運會志愿者總結亞運志愿者是我一生的財富青海大學袁琪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20天的廣州亞運志愿服務就這樣結束了,可是在廣州20天志愿服務的每個場景我都歷歷在目,從出征,服務,最后依依不舍得離開廣州。我服務的場館是中山大學男子排球館,我的職務是觀眾坐席服務員。在短短的20天時間里,我服務了22場的排球比賽,每天基本上都是站立5個半小時。等第一場比賽結束后,我發(fā)現(xiàn)他旁邊的一位觀眾走了,我就立即跑到他妻子面前說,“pleases sit there ”,她就跟著我坐到了她丈夫的旁邊,過了一會兒那女的走到我面前用中文說了句“謝謝”當時我的心情就特別激動,因為畢竟是一位國外人用中文對我說出的謝謝。在很多人眼中,亞運會志愿者是一個令人艷羨的身份,它代表著光環(huán)與榮耀,同時也是一場盛會中的“關鍵人物”。有的時候會遇到觀眾的態(tài)度不好,但是經過多日的實踐,我發(fā)現(xiàn)面對觀眾,多說幾句“謝謝您的配合”,他們就會非常合作,即使前一秒還是火冒三丈,在這一刻他們也會聽從你的安排與指揮。當工作人員說“謝謝您的配合”時,觀眾會覺得自己的地位在提高,他不是被動的聽從指揮,而是以平等的地位與工作人員合作。整個亞運會我學會了和人更好的交流,學會了那種不計得失的心態(tài)。奉獻之火在心中慢慢點燃。志愿者并不是只在亞運會里,通過亞運會這個平臺,更是向社會的一個拓展,一個精神文明建設的平臺。我們的社會整體精神文明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平面上,還需要千千萬萬的學生志愿者在踏入社會之后去影響,去促進這個社會精神文明的發(fā)展。這次志愿者服務取得了圓滿成功